根据应用场景智能调控LED路灯色温和亮度的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7187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根据应用场景智能调控LED路灯色温和亮度的照明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电源电路、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的稳压电路、分别与所述稳压电路连接的第一亮度调节电路和第二亮度调节电路以及分别与所述稳压电路、第一亮度调节电路和第二亮度调节电路连接的单片机;所述第一亮度调节电路与黄白色LED灯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亮度调节电路与红色LED灯组的输入端连接;该系统通过第一亮度调节电路和第二亮度调节电路可分别对黄白色LED灯组和红色LED灯组的亮度进行调节,通过黄白色LED灯组和红色LED灯组亮度的调节进一步实现了对路灯能够实现对路灯亮度的色温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根据应用场景智能调控LED路灯色温和亮度的照明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根据应用场景智能调控LED路灯色温和亮度的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谱质量最通用的指标,是按绝对黑体来定义的,光源的辐射在可见区和绝对黑体的辐射完全相同时,此时黑体的温度就称此光源的色温。低色温光源的特征是能量分布中,红辐射相对说要多一些,给人以稳重、温暖的感觉,通常称为“暖光”;色温提高后,能量分布中,蓝辐射的比例增加,给人以清冷的感觉,通常称为“冷光”。LED灯由于其发光效率高、节能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然后,现有的LED灯具光源唯一,一盏灯具通常只能出射一种色温的光束,而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灯具色温提出了更进一步的需求,如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环境温度不同需要不同的灯具色温以满足多样化需求。现有的LED灯具显然常规单色温灯具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根据应用场景智能调控LED路灯色温和亮度的照明系统,该电路通过第一亮度调节电路和第二亮度调节电路可分别对黄白色LED灯组和红色LED灯组的亮度进行调节,使路灯能够实现对路灯亮度的色温的调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根据应用场景智能调控LED路灯色温和亮度的照明系统,包括电源电路、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的稳压电路、分别与所述稳压电路连接的第一亮度调节电路和第二亮度调节电路以及分别与所述稳压电路、第一亮度调节电路和第二亮度调节电路连接的单片机;所述第一亮度调节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第一比较器A1、第二比较器A2、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和光敏电阻Rg;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R3与供电电源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R4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发射极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集电极接地,第三晶体管T3的基极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至第一晶体管T1的发射极和第二晶体管T2的发射极之间,第三晶体管T3的发射极通过第六电阻R6与供电电源连接,所述黄白色LED灯组的正极性端与第三晶体管T3的集电极连接,黄白色LED灯组的负极性端接地;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六电阻R6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的一端,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比较器A2的同向输入端通过第十三电阻R13连接至所述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二电阻R12之间的节点,第二比较器A2的反向输入端连接至第一基准电压V1,第二比较器A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T4的发射极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至第三晶体管T3的发射极与第六电阻R6之间,第四晶体管T4的集电极接地,第四晶体管T4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R8与所述第一比较器A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比较器A1的同向输入端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至参考电压V2,第一比较器A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电阻R10连接至第二基准电压V3;所述光敏电阻Rg用于感应应用场景的自然光强度,其电阻值随应用场景的自然光强度增加而减小所述第二亮度调节电路包括第五晶体管T5、第六晶体管T6、第七晶体管T7、第八晶体管T8、第三比较器A3、第四比较器A4、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和第二热敏电阻RT2;所述第五晶体管T5的基极通过第十四电阻R14与供电电源连接,第五晶体管T5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五电阻R15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T5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六晶体管T6的发射极连接,第六晶体管T6的集电极接地,第七晶体管T7的基极通过第十六电阻R16连接至第五晶体管T5的发射极和第六晶体管T6的发射极之间,第七晶体管T7的发射极通过第十七电阻R17与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红色LED灯组的正极性端与第七晶体管T7的集电极连接,红色LED灯组的负极性端接地;所述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十七电阻R17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的一端,第二十二电阻R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三电阻R2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比较器A4的同向输入端通过第二十四电阻R24连接至所述第二十二电阻R22和第二十三电阻R23之间的节点,第四比较器A4的反向输入端连接至第三基准电压V4,第四比较器A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六晶体管T6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T8的发射极通过第十八电阻R18连接至第七晶体管T7的发射极与第十七电阻R17之间,第八晶体管T8的集电极接地,第八晶体管T8的基极通过第十九电阻R19与所述第三比较器A3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比较器A3的同向输入端通过第二十电阻R20连接至参考电压V5,第三比较器A3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二十一电阻R21连接至第四基准电压V6;所述第二热敏电阻RT2用于感应应用场景的温度,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防雷电路、第一滤波电路、整流电路和第二滤波电路;所述防雷电路的输入端接交流输入电,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防雷电路包括第一熔断器F1、第二熔断器F2、第三熔断器F3、第一压敏电阻MOV1、第二压敏电阻MOV2、第三压敏电阻MOV3和放电管FDG;所述第一熔断器F1的一端接交流输入电火线连接,第一熔断器F1的另一端接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熔断器F2、第一压敏电阻MOV1、第三熔断器F3、第二压敏电阻MOV2、第三压敏电阻MOV3依次串接在所述第一熔断器F1的所述一端和零线之间,所述第一压敏电阻MOV1和第三熔断器F3之间通过放电管FDG接地;所述第三压敏电阻MOV3的第一端接第一熔断器F1的所述另一端,第三压敏电阻MOV3的另一端接零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一电感L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电阻R1、第二电感L2和第一热敏电阻RT1;所述第一电容C1、第一电感L1、第四电容C4和依次并联连接在所述防雷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串接后并联在第一电感L1和第四电容C4之间;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二电感L2与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一热敏电阻RT1与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之间的节点接地。进一步地,所述整流电路采用全桥整流电路D,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并联连接在所述全桥整流电路D两端的第六电容C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电路通过第一亮度调节电路和第二亮度调节电路可分别对黄白色LED灯组和红色LED灯组的亮度进行调节,通过黄白色LED灯组和红色LED灯组亮度的调节进一步实现了对路灯能够实现对路灯亮度的色温的调节。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根据应用场景智能调控LED路灯色温和亮度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的稳压电路、分别与所述稳压电路连接的第一亮度调节电路和第二亮度调节电路以及分别与所述稳压电路、第一亮度调节电路和第二亮度调节电路连接的单片机;/n所述第一亮度调节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第一比较器A1、第二比较器A2、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和光敏电阻Rg;/n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R3与供电电源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R4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发射极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集电极接地,第三晶体管T3的基极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至第一晶体管T1的发射极和第二晶体管T2的发射极之间,第三晶体管T3的发射极通过第六电阻R6与供电电源连接,黄白色LED灯组的正极性端与第三晶体管T3的集电极连接,黄白色LED灯组的负极性端接地;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六电阻R6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的一端,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比较器A2的同向输入端通过第十三电阻R13连接至所述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二电阻R12之间的节点,第二比较器A2的反向输入端连接至第一基准电压V1,第二比较器A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T4的发射极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至第三晶体管T3的发射极与第六电阻R6之间,第四晶体管T4的集电极接地,第四晶体管T4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R8与所述第一比较器A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比较器A1的同向输入端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至参考电压V2,第一比较器A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电阻R10连接至第二基准电压V3;所述光敏电阻Rg用于感应应用场景的自然光强度,其电阻值随应用场景的自然光强度增加而减小;/n所述第二亮度调节电路包括第五晶体管T5、第六晶体管T6、第七晶体管T7、第八晶体管T8、第三比较器A3、第四比较器A4、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和第二热敏电阻RT2;/n所述第五晶体管T5的基极通过第十四电阻R14与供电电源连接,第五晶体管T5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五电阻R15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T5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六晶体管T6的发射极连接,第六晶体管T6的集电极接地,第七晶体管T7的基极通过第十六电阻R16连接至第五晶体管T5的发射极和第六晶体管T6的发射极之间,第七晶体管T7的发射极通过第十七电阻R17与供电电源连接,红色LED灯组的正极性端与第七晶体管T7的集电极连接,红色LED灯组的负极性端接地;所述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十七电阻R17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的一端,第二十二电阻R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三电阻R2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比较器A4的同向输入端通过第二十四电阻R24连接至所述第二十二电阻R22和第二十三电阻R23之间的节点,第四比较器A4的反向输入端连接至第三基准电压V4,第四比较器A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六晶体管T6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T8的发射极通过第十八电阻R18连接至第七晶体管T7的发射极与第十七电阻R17之间,第八晶体管T8的集电极接地,第八晶体管T8的基极通过第十九电阻R19与所述第三比较器A3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比较器A3的同向输入端通过第二十电阻R20连接至参考电压V5,第三比较器A3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二十一电阻R21连接至第四基准电压V6;所述第二热敏电阻RT2用于感应应用场景的温度,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根据应用场景智能调控LED路灯色温和亮度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的稳压电路、分别与所述稳压电路连接的第一亮度调节电路和第二亮度调节电路以及分别与所述稳压电路、第一亮度调节电路和第二亮度调节电路连接的单片机;
所述第一亮度调节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第一比较器A1、第二比较器A2、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和光敏电阻Rg;
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R3与供电电源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R4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发射极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集电极接地,第三晶体管T3的基极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至第一晶体管T1的发射极和第二晶体管T2的发射极之间,第三晶体管T3的发射极通过第六电阻R6与供电电源连接,黄白色LED灯组的正极性端与第三晶体管T3的集电极连接,黄白色LED灯组的负极性端接地;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六电阻R6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的一端,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比较器A2的同向输入端通过第十三电阻R13连接至所述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二电阻R12之间的节点,第二比较器A2的反向输入端连接至第一基准电压V1,第二比较器A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T4的发射极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至第三晶体管T3的发射极与第六电阻R6之间,第四晶体管T4的集电极接地,第四晶体管T4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R8与所述第一比较器A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比较器A1的同向输入端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至参考电压V2,第一比较器A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电阻R10连接至第二基准电压V3;所述光敏电阻Rg用于感应应用场景的自然光强度,其电阻值随应用场景的自然光强度增加而减小;
所述第二亮度调节电路包括第五晶体管T5、第六晶体管T6、第七晶体管T7、第八晶体管T8、第三比较器A3、第四比较器A4、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和第二热敏电阻RT2;
所述第五晶体管T5的基极通过第十四电阻R14与供电电源连接,第五晶体管T5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五电阻R15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T5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六晶体管T6的发射极连接,第六晶体管T6的集电极接地,第七晶体管T7的基极通过第十六电阻R16连接至第五晶体管T5的发射极和第六晶体管T6的发射极之间,第七晶体管T7的发射极通过第十七电阻R17与供电电源连接,红色LED灯组的正极性端与第七晶体管T7的集电极连接,红色LED灯组的负极性端接地;所述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十七电阻R17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的一端,第二十二电阻R22的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明鉴苏承勇曾凡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绿色科技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重庆绿色科技智慧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