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透明显示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187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11
一种LED透明显示屏,包括:透明基板,用于提供载体;透明光学压合胶层,设置于透明基板的上表面;焊盘,设置于透明光学压合胶层的上表面,其上固定有LED器件;驱动控制电极,设置于透明光学压合胶层的上表面,其输出端连接焊盘,输入端用于连接柔性线路板;驱动电源网格,设置于透明光学压合胶层的上表面,用于连接焊盘和柔性线路板;焊盘、驱动控制电极、驱动电源网格由同一金属箔蚀刻而成;透明前保护板,设置于LED器件上,并通过透明非导电光学胶与透明基板粘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金属箔蚀刻焊盘、驱动控制电极和驱动电源网格的结构,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并且有效的降低了电阻,提高了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透明显示屏
本技术属于透明显示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透明显示屏。
技术介绍
近年,LED显示应用行业稳步发展,总体规模逐年提升,目前已经为LED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LED显示屏为代表的LED显示应用产品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应用市场的驱动,LED透明显示屏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它能在不遮挡视线的同时又能丰富视觉内容,在地铁、机场、玻璃栈道、广告传媒、连锁卖场、大型商场、企业展厅、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有大量应用。目前LED透明显示屏的制造方式主要通过涂覆透明导电涂层的方式进行。但采用上述方式制造的透明显示屏成本高、方阻较大(例如:LED透明显示屏采用的ITO玻璃,方阻大约为3Ω至5Ω)、形成的驱动控制电极和电源电极的电阻大,因此容易出现LED器件发光不均匀,且消耗在电源电极上的功率远远大于发光的功率,整体的发光效率<50%,并且LED器件的密度小、间距难以做到30mm,单个LED透明显示屏宽度<1.2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LED透明显示屏,所述LED透明显示屏的结构简单,解决了生产成本高、电阻大的问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LED透明显示屏,包括:透明基板,用于提供载体;透明光学压合胶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的上表面;焊盘,设置于所述透明光学压合胶层的上表面,其上固定有LED器件;驱动控制电极,设置于所述透明光学压合胶层的上表面,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焊盘,输入端用于连接柔性线路板;驱动电源网格,设置于所述透明光学压合胶层的上表面,用于连接所述焊盘和柔性线路板;所述焊盘、驱动控制电极、驱动电源网格由同一金属箔蚀刻而成;透明前保护板,设置于所述LED器件上,并通过透明非导电光学胶与所述透明基板粘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LED透明显示屏,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采用金属箔一次性形成焊盘、驱动控制电极、驱动电源网格的结构,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降低了成本约30%。并且采用金属箔作为驱动控制电极和驱动电源网格的材料有效的降低了电阻,提高了发光效率,发光效率可达80%以上。此外,因为电阻的减小可以使LED器件的密度提高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透明显示屏的尺寸,LED器件之间的间距可降低至15mm左右,透明显示屏在使用单边出线的方式时,透明显示屏的尺寸宽度可以达到1.8米,使用双边出线方式时,可达到3.6米。最后,因为采用金属箔结构,因此成型的焊盘会非常平整,可以保证后续涂覆锡膏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焊盘、驱动控制电极、LED器件皆有N个;N个所述驱动控制电极的输出端与N个所述焊盘一一对应连接;N个所述驱动控制电极的输入端皆与所述柔性线路板连接;每个所述焊盘上皆固定有一个LED器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驱动控制电极的线宽为0.03mm至0.1mm。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驱动电源网格的线宽为0.03mm至0.15mm;所述驱动电源网格的线宽与网格口径之间的比值为1:10至1:2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柔性线路板有多个且分布在所述透明基板的两侧;N个所述驱动控制电极皆与距离最近的所述柔性线路板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透明基板采用柔性基材。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LED器件采用RGB三色LED。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局部位置A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局部位置A的放大图(去除透明前保护板和LED器件);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简图。附图标记:透明基板100、透明光学压合胶层200、焊盘310、驱动控制电极320、驱动电源网格330、LED器件340、透明前保护板400、透明非导电光学胶5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LED透明显示屏。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LED透明显示屏,包括:透明基板100、透明光学压合胶层200、焊盘310、驱动控制电极320、驱动电源网格330、透明前保护板400。透明基板100,用于提供载体;透明光学压合胶层200,设置于透明基板100的上表面;焊盘310,设置于透明光学压合胶层200的上表面,其上固定有LED器件340;驱动控制电极320,设置于透明光学压合胶层200的上表面,其输出端连接焊盘310,输入端用于连接柔性线路板;驱动电源网格330,设置于透明光学压合胶层200的上表面,用于连接焊盘310和柔性线路板;焊盘310、驱动控制电极320、驱动电源网格330由同一金属箔蚀刻而成;透明前保护板400,设置于LED器件340上,并通过透明非导电光学胶500与透明基板100粘接。参考图1至图4,透明基板100上设置了透明光学压合胶层200,可以用来固定金属箔。焊盘310、驱动控制电极320、驱动电源网格330都通过统一金属箔蚀刻成型。驱动控制电极320、驱动电源网格330将焊盘310与柔性线路板压接到一起。焊盘310上固定了LED器件340,LED器件340通过焊盘310、驱动控制电极320、驱动电源网格330最终与柔性线路板连接,柔性线路板再连接驱动控制板,最终实现对LED器件340的控制。在LED器件340上还设置了透明前保护板400,透明前保护板400与透明基板100通过透明非导电光学胶500粘接到一起,实现最终的保护。同时,焊盘310由金属箔蚀刻而成的,其平整度会很高,在焊盘310数量较少时,平整度的优势也许不会很大,但是在焊盘310数量较多时,如果平整度高,则可以采用印刷的方式涂覆锡膏,然后将LED器件340放置在焊盘310上后,可以直接批量进行加温固化。而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因无法批量形成焊盘310,则需要逐个进行点胶,生产速度会较慢。此外,电源供给采用驱动电源网格330的形式相较于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透明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n透明基板(100),用于提供载体;/n透明光学压合胶层(200),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100)的上表面;/n焊盘(310),设置于所述透明光学压合胶层(200)的上表面,其上固定有LED器件(340);/n驱动控制电极(320),设置于所述透明光学压合胶层(200)的上表面,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焊盘(310),输入端用于连接柔性线路板;/n驱动电源网格(330),设置于所述透明光学压合胶层(200)的上表面,用于连接所述焊盘(310)和柔性线路板;所述焊盘(310)、驱动控制电极(320)、驱动电源网格(330)由同一金属箔蚀刻而成;/n透明前保护板(400),设置于所述LED器件(340)上,并通过透明非导电光学胶(500)与所述透明基板(100)粘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透明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基板(100),用于提供载体;
透明光学压合胶层(200),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100)的上表面;
焊盘(310),设置于所述透明光学压合胶层(200)的上表面,其上固定有LED器件(340);
驱动控制电极(320),设置于所述透明光学压合胶层(200)的上表面,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焊盘(310),输入端用于连接柔性线路板;
驱动电源网格(330),设置于所述透明光学压合胶层(200)的上表面,用于连接所述焊盘(310)和柔性线路板;所述焊盘(310)、驱动控制电极(320)、驱动电源网格(330)由同一金属箔蚀刻而成;
透明前保护板(400),设置于所述LED器件(340)上,并通过透明非导电光学胶(500)与所述透明基板(100)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透明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盘(310)、驱动控制电极(320)、LED器件(340)皆有N个;N个所述驱动控制电极(320)的输出端与N个所述焊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卿周佩先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创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