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高速摄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715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体式高速摄像装置,属于高速摄像设备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电池模组;第一降压模块,一端与电池模组电连接;IO模块,第一端与第一降压模块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二降压模块,一端与电池模组电连接;光纤收发模块,一端与第二降压模块的另一端电连接;分线器模块,一端与光纤收发模块的另一端电连接;触发按钮,与分线器模块电连接,IO模块的第二端与触发按钮和分线器模块之间的节点电连接;第三降压模块,一端与电池模组电连接;AV转HDMI模块,第一端与第三降压模块电连接,第二端与节点电连接;工业平板电脑,与AV转HDMI模块电连接;ASIC模块,一端与IO模块电连接;CMOS模块,一端与ASIC模块的另一端电连接;以及光学镜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高速摄像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速摄像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一体式高速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高速相机在现场进行拍摄通常需要电力假设或是需要柴油机进行发电已提供相机以及其他附属设备的电源。在野外远距离不能电力假设的情况下,单人无法开展高速拍摄任务。如若携带相机及其附属设备,进行跨地域的拍摄,不便于单人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式高速摄像装置。该编写一体式高速摄像装置能够克服传统高速相机没有自带电源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一体式高速摄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电池模组,用于向所述装置供电;第一降压模块,一端与所述电池模组电连接;IO模块,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二降压模块,一端与所述电池模组电连接;光纤收发模块,一端与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另一端电连接;分线器模块,一端与所述光纤收发模块的另一端电连接;触发按钮,与所述分线器模块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IO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触发按钮和所述分线器模块之间的节点电连接;第三降压模块,一端与所述电池模组电连接;AV转HDMI模块,第一端与所述第三降压模块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节点电连接;工业平板电脑,与所述AV转HDMI模块的第三端电连接;ASIC模块,一端与所述IO模块的第三端电连接;CMOS模块,一端与所述ASIC模块的另一端电连接;以及光学镜头,与所述CMOS模块的另一端电连接。可选地,所述装置包括前板、后板、左侧板、右侧板、顶板以及底板,所述前板、后板、左侧板、右侧板、顶板以及底板构成用于容纳各个模块的空腔。可选地,所述装置包括:转接环,所述光学镜头与所述转接环连接;以及转接环连接器,所述转接环通过所述转接环连接器与所述前板连接,所述转接环连接器上设置有多个活动的螺钉,用于在所述转接环连接器卡入所述前板的孔洞的情况下,固定所述转接环连接器;以及导热铜板,设置于所述前板的背面,所述IO模块与所述导热铜板连接,所述ASIC模块和CMOS模块设置于所述IO模块附近。可选地,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器,用于将所述工业平板电脑连接至所述顶板;以及功能选择器及触发按钮,设置于所述顶板上。可选地,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电池扣板,用于将所述电池模组固定至所述后板;第一开关按钮和第二开关按钮,设置于所述后板的顶端;RJ45接口,设置于所述后板的侧面;HDMI接口,设置于所述后板的侧面;以及同步触发接口和光纤接口,设置于所述后板的正面。可选地,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肩托,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底部;O型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部,用于固定所述底板上的各个模块;所述分线器模块、第一降压模块、第二降压模块以及所述第三降压模块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部。可选地,所述AV转HDMI接口设置于所述左侧板上。可选地,所述光纤收发模块设置于所述右侧板上。可选地,所述前板、后板、左侧板、右侧板、顶板以及底板通过螺钉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便携一体式高速摄像装置通过在传统的高速摄像机上增加移动电源,并结合传统的高速摄像机的结构进行堆叠式设计,克服了传统高速相机没有自带电源的缺陷,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效率。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实施方式,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体式高速摄像装置的结构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体式高速摄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另外,若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体式高速摄像装置的结构框图。在图1中,该装置可以包括电池模组14、第一降压模块18、IO模块34、第二降压模块35、第三降压模块36、光纤收发模块24、分线器模块17、触发按钮6、AV转HDMI模块9、工业平板电脑3、ASIC模块31、CMOS模块33以及光学镜头1。其中,电池模组14可以用于向该装置供电。第一降压模块18的一端可以与电池模组14电连接。IO模块34的第一端可以与第一降压模块18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二降压模块35的一端可以与电池模组14电连接。光纤收发模块24一端可以与第二降压模块35的另一端电连接。分线器模块17的一端可以与光纤收发模块24的另一端电连接。触发按钮6可以与分线器模块17的另一端电连接。IO模块34的第二端可以与触发按钮6和分线器模块17之间的节点电连接。第三降压模块36的一端可以与电池模14组电连接。AV转HDMI模块9的第一端可以与第三降压模块36电连接,第二端可以与触发按钮6和分线器模块17之间的节点电连接。工业平板电脑3可以与AV转HDMI模块9的第三端电连接。ASIC模块31的一端可以与IO模块34的第三端电连接。CMOS模块33的一端可以与ASIC模块31的另一端电连接。光学镜头1可以与CMOS模块33的另一端电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对于该第一降压模块18、第二降压模块35以及第三降压模块36,可以分别用于将电池模组14的电压调整至对应连接的模块的工作电压。如图1所示出的是该一体式高速摄像装置的各个模块的电连接关系图。对于该每个模块之间的位置关系,则可以是如图2所示。在图2中,该装置可以包括前板28、后板10、左侧板5、右侧板22、顶板8以及底板25。该前板28、后板10、左侧板5、右侧板22、顶板8以及底板25构成用于容纳各个模块的空腔。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转接环2和转接环连接器29以及导热铜板27。光学镜头1可以与该转接环2连接。转接环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式高速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n电池模组,用于向所述装置供电;/n第一降压模块,一端与所述电池模组电连接;/nIO模块,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另一端电连接;/n第二降压模块,一端与所述电池模组电连接;/n光纤收发模块,一端与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另一端电连接;/n分线器模块,一端与所述光纤收发模块的另一端电连接;/n触发按钮,与所述分线器模块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IO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触发按钮和所述分线器模块之间的节点电连接;/n第三降压模块,一端与所述电池模组电连接;/nAV转HDMI模块,第一端与所述第三降压模块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节点电连接;/n工业平板电脑,与所述AV转HDMI模块的第三端电连接;/nASIC模块,一端与所述IO模块的第三端电连接;/nCMOS模块,一端与所述ASIC模块的另一端电连接;以及/n光学镜头,与所述CMOS模块的另一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式高速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电池模组,用于向所述装置供电;
第一降压模块,一端与所述电池模组电连接;
IO模块,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另一端电连接;
第二降压模块,一端与所述电池模组电连接;
光纤收发模块,一端与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另一端电连接;
分线器模块,一端与所述光纤收发模块的另一端电连接;
触发按钮,与所述分线器模块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IO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触发按钮和所述分线器模块之间的节点电连接;
第三降压模块,一端与所述电池模组电连接;
AV转HDMI模块,第一端与所述第三降压模块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节点电连接;
工业平板电脑,与所述AV转HDMI模块的第三端电连接;
ASIC模块,一端与所述IO模块的第三端电连接;
CMOS模块,一端与所述ASIC模块的另一端电连接;以及
光学镜头,与所述CMOS模块的另一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前板、后板、左侧板、右侧板、顶板以及底板,所述前板、后板、左侧板、右侧板、顶板以及底板构成用于容纳各个模块的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转接环,所述光学镜头与所述转接环连接;以及
转接环连接器,所述转接环通过所述转接环连接器与所述前板连接,所述转接环连接器上设置有多个活动的螺钉,用于在所述转接环连接器卡入所述前板的孔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泳彬雷秀军许剑王晓飞刘天廷肖庆鸿金睿吕盼稂严德斌金一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富煌君达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