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158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显示模组,具有对外展示显示信息的前表面,以及与前表面相背设置的后表面,后表面开设有容纳孔;摄像模组,具有第一镜片和感光芯片;第一镜片的入光面为摄像模组的入光面,第一镜片设置在容纳孔内;感光芯片与第一镜片相对,用于接收从第一镜片投射出的光线以进行成像;遮光层,设置在容纳孔的侧壁上,并填充第一镜片和容纳孔侧壁之间的空隙。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容纳孔的侧壁设置遮光层以后即可起到现有摄像模组的镜筒的作用,故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摄像模组可以不设置镜筒,可以使开设容纳孔具有较小的直径,从而可以降低容纳孔对显示模组的触控功能、显示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摄像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目前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10a一侧通常设有摄像模组20a,为了提高屏占比,一些厂商采用了挖孔屏设计。挖孔屏设计是指显示模组10a上设置有容纳孔1a,前置摄像模组20a从容纳孔1a处采集光线。其中,现有摄像模组20a通常包括镜头组件2a和感光组件3a,电子设备组装后镜头组件2a设置在容纳孔1a内。现有摄像模组20a的镜头组件2a通常包括镜筒21a以及设置在镜筒21a中的镜片22a,其中,镜筒21a用于提供一个遮光环境使得光线只有穿过镜片22a才能向摄像模组20a的感光组件3a处传播。容纳孔1a的设置会对显示模组10a性能产生一定不良影响,比如在容纳孔1a处的显示效果差、触控不灵敏等。为了尽量减弱这些不良影响,生产时通常会尽可能的减小容纳孔1a的孔径,但是,受限于镜头组件2a自身结构的影响,使得容纳孔1a的孔径不能小于镜筒21a的直径。而且,在实际生产时压缩镜筒的尺寸,会增大生产设计的难度增大镜头组件2a的成本。因此如何进一步降低容纳孔1a对显示模组10a的性能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并避免增大生产成本,成了相关人员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在不增大成本的前提下,降低显示模组上用于容纳摄像模组的容纳孔对显示模组的性能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模组,具有对外展示显示信息的前表面,以及与所述前表面相背设置的后表面,所述后表面开设有容纳孔,光线可以从所述前表面一侧射入所述容纳孔内;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具有第一镜片和感光芯片;其中,所述第一镜片的入光面为所述摄像模组的入光面,所述第一镜片设置在所述容纳孔内且所述第一镜片的入光面靠近所述前表面,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容纳孔的侧壁相接;所述感光芯片与所述第一镜片相对,用于接收从所述第一镜片投射出的光线以进行成像;遮光层,设置在所述容纳孔的侧壁上,并填充所述第一镜片和所述容纳孔侧壁之间的空隙,以免感光芯片接收从所述第一镜片之外的区域投射的光线。在本技术中,容纳孔的侧壁设置遮光层以后即可起到现有摄像模组的镜筒的作用,故采用本技术的设置方式,摄像模组可以不设置镜筒,这样开设容纳孔时,无需考虑镜筒对容纳孔直径的影响,使得容纳孔可以具有较小的直径,从而可以降低容纳孔对显示模组的触控功能、显示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进一步的,所述遮光层的厚度为6um-8um;及/或所述遮光层为涂层或镀层。进一步的,所述容纳孔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靠近所述前表面具有第一阶梯面,所述第一镜片安装在所述第一阶梯面上,这样更方便第一镜片的安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镜片包括光学部和安装部,其中,所述入光面为所述光学部的表面,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光学部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一阶梯面抵接。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上设有挡光层,以免光线从所述安装部穿过所述第一镜片。进一步的,所述容纳孔为盲孔,这样在电子设备组装以后可以避免第一镜片受到外物刮碰。进一步的,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盲孔内,并抵接在所述盲孔的底面,所述第一镜片设置在所述第一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前表面的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二镜片,设置在所述容纳孔内,并位于所述第一镜片和所述感光芯片之间,用于对从所述第一镜片投射出的光线进行变焦。进一步的,所述容纳孔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具有第二阶梯面,所述第二镜片设置在所述第二阶梯面上,这样可以方便第二镜片的安装;及/或所述第二镜片的外径与所述容纳孔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镜片的区域的孔径相同,以使所述第二镜片的侧面与所述容纳孔的侧壁贴合;及/或所述第二镜片的个数大于1,各所述第二镜片在所述容纳孔的轴的方向上依次叠置。进一步的,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三镜片,设置在所述容纳孔外侧并位于所述第一镜片和所述感光芯片之间,用于对所述第一镜片投射的光线进行变焦,这样即可以降低容纳孔对显示模组的不良影响,又可以提高摄像模组的焦距。进一步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组件;触控组件,设置在所述显示组件的显示面上;保护盖板,设置在所述触控组件远离所述显示组件的表面,其中,所述保护盖板远离所述显示组件的表面为所述前表面,所述显示组件远离所述保护盖板的表面为所述后表面。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电子设备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高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高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高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包括用于对外展示信息的显示模组10和用于拍照的摄像模组20。其中,电子设备1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0具有相背设置的前表面101和后表面102,其中,前表面101位于电子设备100的外侧,后表面102位于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用户可以从前表面101处查看显示模组10所显示的信息。后表面102上开设有容纳孔103,光线可以从前表面101一侧射入容纳孔103,即光线可以从电子设备100的外部射入容纳孔103内。如图3所示,容纳孔103的侧壁上设有遮光层30,这样可以避免光线穿过容纳孔103的侧壁106,使得光线只能从前表面101与容纳孔103相对的区域射入容纳孔103内,其厚度可以是6um-8um,其中,遮光层30的厚度是指遮光层30在容纳孔103的径向上的尺寸。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遮光层30可以是涂层、镀层等,比如遮光层30可以是涂设在容纳孔103的侧壁106上的油墨层等,或者是通过溅射镀膜等方式设置在容纳孔103的侧壁106上的金属镀层等。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0包括:显示组件1、触控组件2,以及保护盖板3。其中,触控组件2设置在显示组件1的显示面上,保护盖板3设置在触控组件2远离显示组件1的表面上。此时,保护盖板3远离显示组件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显示模组,具有对外展示显示信息的前表面,以及与所述前表面相背设置的后表面,所述后表面开设有容纳孔,光线可以从所述前表面一侧射入所述容纳孔内;/n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具有第一镜片和感光芯片;其中,所述第一镜片的入光面为所述摄像模组的入光面,所述第一镜片设置在所述容纳孔内且所述第一镜片的入光面靠近所述前表面,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容纳孔的侧壁相接;所述感光芯片与所述第一镜片相对,用于接收从所述第一镜片投射出的光线以进行成像;/n遮光层,设置在所述容纳孔的侧壁上,并填充所述第一镜片和所述容纳孔侧壁之间的空隙,以免感光芯片接收从所述第一镜片之外的区域投射的光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模组,具有对外展示显示信息的前表面,以及与所述前表面相背设置的后表面,所述后表面开设有容纳孔,光线可以从所述前表面一侧射入所述容纳孔内;
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具有第一镜片和感光芯片;其中,所述第一镜片的入光面为所述摄像模组的入光面,所述第一镜片设置在所述容纳孔内且所述第一镜片的入光面靠近所述前表面,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容纳孔的侧壁相接;所述感光芯片与所述第一镜片相对,用于接收从所述第一镜片投射出的光线以进行成像;
遮光层,设置在所述容纳孔的侧壁上,并填充所述第一镜片和所述容纳孔侧壁之间的空隙,以免感光芯片接收从所述第一镜片之外的区域投射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的厚度为6um-8um;及/或
所述遮光层为涂层或镀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孔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靠近所述前表面具有第一阶梯面,所述第一镜片安装在所述第一阶梯面上;及/或
所述容纳孔为盲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包括光学部和安装部,其中,所述入光面为所述光学部的表面,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光学部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一阶梯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上设有挡光层,以免光线从所述安装部穿过所述第一镜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细超熊昌发李宗政
申请(专利权)人:欧菲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