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东旭专利>正文

一种干式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93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式变压器,其结构包括接电箱、顶块、盖板、散热块、底座、机体、连接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干式变压器,通过将接线连接接电箱与机体,在通过接电箱连接通电设备来进行使用,在使用变压器的时候,机体上的散热块的外壳上设有防潮块,防潮块上设有吸附海绵能够对进入到通口中的水分进行吸附,而吸附海绵的上方设有衔接杆在施压弹簧的推动下,始终对吸附海绵施加压力,在海绵中水分较多的时候,将其内的水分挤压成滴滴落至排水槽上排放出去,从而保持吸附海绵对水分的吸附性能,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设备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在散热块上的吸附海绵吸附满水分之后,对其上的水分进行挤压滴落,使吸附海绵能够持续吸水防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式变压器
本技术是一种干式变压器,属于变压器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但是现有技术的仍存在以下缺陷:变压器在进行使用的时候,为了水分经由散热口来到变压器内使其受潮,其散热口上往往设有吸水海绵对经由散热口进入的水分进行吸附防潮,该方法在空气潮湿水汽较多的时候,易出现吸水海绵快速吸满,防潮性能降低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干式变压器,以解决的现有技术变压器在进行使用的时候,为了水分经由散热口来到变压器内使其受潮,其散热口上往往设有吸水海绵对经由散热口进入的水分进行吸附防潮,该方法在空气潮湿水汽较多的时候,易出现吸水海绵快速吸满,防潮性能降低的现象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干式变压器,其结构包括接电箱、顶块、盖板、散热块、底座、机体、连接线,所述接电箱的底端与顶块的顶端相焊接,所述顶块嵌入安装在盖板的顶端,所述散热块的右端与机体的左端相焊接,所述底座的顶端与机体的底端相焊接,所述连接线嵌入安装在接电箱上,所述散热块包括外壳、防潮块、排水槽、通口、挡板、连接板,所述防潮块的右端与连接板的左端相焊接,所述防潮块位于排水槽的上方,所述排水槽与挡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挡板位于连接板的下方,所述防潮块包括衔接杆、卡板、重力块、防护壳、卡块、导向板、施压弹簧、隔块、吸附海绵,所述衔接杆的顶端与卡板的底端相焊接,所述重力块嵌入安装在卡板的顶端上,所述卡块嵌入安装在防护壳内的左右两端上,所述导向板上垂直嵌入有衔接杆,所述施压弹簧环绕安装于衔接杆上,所述隔块嵌入安装于吸附海绵的底端上,所述吸附海绵的顶端与衔接杆的底端相焊接,所述外壳的右端与机体的左端相焊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线嵌入安装在机体的顶端上。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位于散热块的正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吸附海绵采用泡发树脂制成,其上设有多个细小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板与吸附海绵相平行。进一步地,所述吸附海绵与衔接杆相互垂直。进一步地,所述重力块为长方体板块结构。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干式变压器,通过将接线连接接电箱与机体,在通过接电箱连接通电设备来进行使用,在使用变压器的时候,机体上的散热块的外壳上设有防潮块,防潮块上设有吸附海绵能够对进入到通口中的水分进行吸附,而吸附海绵的上方设有衔接杆在施压弹簧的推动下,始终对吸附海绵施加压力,在海绵中水分较多的时候,将其内的水分挤压成滴滴落至排水槽上排放出去,从而保持吸附海绵对水分的吸附性能,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设备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在散热块上的吸附海绵吸附满水分之后,对其上的水分进行挤压滴落,使吸附海绵能够持续吸水防潮。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干式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散热块正视图的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防潮块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图中:接电箱-1、顶块-2、盖板-3、散热块-4、底座-5、机体-6、连接线-7、外壳-41、防潮块-42、排水槽-43、通口-44、挡板-45、连接板-46、衔接杆-A、卡板-B、重力块-C、防护壳-D、卡块-E、导向板-F、施压弹簧-G、隔块-H、吸附海绵-I。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干式变压器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接电箱1、顶块2、盖板3、散热块4、底座5、机体6、连接线7,所述接电箱1的底端与顶块2的顶端相焊接,所述顶块2嵌入安装在盖板3的顶端,所述散热块4的右端与机体6的左端相焊接,所述底座5的顶端与机体6的底端相焊接,所述连接线7嵌入安装在接电箱1上,所述散热块4包括外壳41、防潮块42、排水槽43、通口44、挡板45、连接板46,所述防潮块42的右端与连接板46的左端相焊接,所述防潮块42位于排水槽43的上方,所述排水槽43与挡板4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挡板45位于连接板46的下方,所述防潮块42包括衔接杆A、卡板B、重力块C、防护壳D、卡块E、导向板F、施压弹簧G、隔块H、吸附海绵I,所述衔接杆A的顶端与卡板B的底端相焊接,所述重力块C嵌入安装在卡板B的顶端上,所述卡块E嵌入安装在防护壳D内的左右两端上,所述导向板F上垂直嵌入有衔接杆A,所述施压弹簧G环绕安装于衔接杆A上,所述隔块H嵌入安装于吸附海绵I的底端上,所述吸附海绵I的顶端与衔接杆A的底端相焊接,所述外壳41的右端与机体6的左端相焊接,所述连接线7嵌入安装在机体6的顶端上,所述底座5位于散热块4的正下方,所述吸附海绵I采用泡发树脂制成,其上设有多个细小通孔,所述导向板F与吸附海绵I相平行,所述吸附海绵I与衔接杆A相互垂直,所述重力块C为长方体板块结构。例如:电力施工人员金师傅在使用变压器的时候,通过将接线7连接接电箱1与机体6,在通过接电箱1连接通电设备来进行使用,在使用变压器的时候,机体6上的散热块4的外壳41上设有防潮块42,防潮块42上设有吸附海绵I能够对进入到通口44中的水分进行吸附,而吸附海绵I的上方设有衔接杆A在施压弹簧G的推动下,始终对吸附海绵I施加压力,在海绵中水分较多的时候,将其内的水分挤压成滴滴落至排水槽43上排放出去,从而保持吸附海绵I对水分的吸附性能。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变压器在进行使用的时候,为了水分经由散热口来到变压器内使其受潮,其散热口上往往设有吸水海绵对经由散热口进入的水分进行吸附防潮,该方法在空气潮湿水汽较多的时候,易出现吸水海绵快速吸满,防潮性能降低的现象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将接线7连接接电箱1与机体6,在通过接电箱1连接通电设备来进行使用,在使用变压器的时候,机体6上的散热块4的外壳41上设有防潮块42,防潮块42上设有吸附海绵I能够对进入到通口44中的水分进行吸附,而吸附海绵I的上方设有衔接杆A在施压弹簧G的推动下,始终对吸附海绵I施加压力,在海绵中水分较多的时候,将其内的水分挤压成滴滴落至排水槽43上排放出去,从而保持吸附海绵I对水分的吸附性能,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设备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在散热块上的吸附海绵吸附满水分之后,对其上的水分进行挤压滴落,使吸附海绵能够持续吸水防潮。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式变压器,其结构包括接电箱(1)、顶块(2)、盖板(3)、散热块(4)、底座(5)、机体(6)、连接线(7),其特征在于:/n所述接电箱(1)的底端与顶块(2)的顶端相焊接,所述顶块(2)嵌入安装在盖板(3)的顶端,所述散热块(4)的右端与机体(6)的左端相焊接,所述底座(5)的顶端与机体(6)的底端相焊接,所述连接线(7)嵌入安装在接电箱(1)上,所述散热块(4)包括外壳(41)、防潮块(42)、排水槽(43)、通口(44)、挡板(45)、连接板(46),所述防潮块(42)的右端与连接板(46)的左端相焊接,所述防潮块(42)位于排水槽(43)的上方,所述排水槽(43)与挡板(4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挡板(45)位于连接板(46)的下方,所述防潮块(42)包括衔接杆(A)、卡板(B)、重力块(C)、防护壳(D)、卡块(E)、导向板(F)、施压弹簧(G)、隔块(H)、吸附海绵(I),所述衔接杆(A)的顶端与卡板(B)的底端相焊接,所述重力块(C)嵌入安装在卡板(B)的顶端上,所述卡块(E)嵌入安装在防护壳(D)内的左右两端上,所述导向板(F)上垂直嵌入有衔接杆(A),所述施压弹簧(G)环绕安装于衔接杆(A)上,所述隔块(H)嵌入安装于吸附海绵(I)的底端上,所述吸附海绵(I)的顶端与衔接杆(A)的底端相焊接,所述外壳(41)的右端与机体(6)的左端相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式变压器,其结构包括接电箱(1)、顶块(2)、盖板(3)、散热块(4)、底座(5)、机体(6)、连接线(7),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电箱(1)的底端与顶块(2)的顶端相焊接,所述顶块(2)嵌入安装在盖板(3)的顶端,所述散热块(4)的右端与机体(6)的左端相焊接,所述底座(5)的顶端与机体(6)的底端相焊接,所述连接线(7)嵌入安装在接电箱(1)上,所述散热块(4)包括外壳(41)、防潮块(42)、排水槽(43)、通口(44)、挡板(45)、连接板(46),所述防潮块(42)的右端与连接板(46)的左端相焊接,所述防潮块(42)位于排水槽(43)的上方,所述排水槽(43)与挡板(4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挡板(45)位于连接板(46)的下方,所述防潮块(42)包括衔接杆(A)、卡板(B)、重力块(C)、防护壳(D)、卡块(E)、导向板(F)、施压弹簧(G)、隔块(H)、吸附海绵(I),所述衔接杆(A)的顶端与卡板(B)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东旭
申请(专利权)人:丁东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