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转动机构及智能手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803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尼转动机构及智能手表,包括转轴、第一折弯件以及第二折弯件,转轴包括第一轴体、中间轴体以及第二轴体,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分别连接于中间轴体的两端,第一折弯件为中空管状,第一折弯件转动套设于第一轴体,并与第一轴体过盈配合,第一折弯件的外周面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轴向槽,第一轴向槽的开口与第一折弯件的中空部连通,第二折弯件为中空管状,第二折弯件转动套设于第二轴体,并与第二轴体过盈配合,第二折弯件的外周面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轴向槽,第二轴向槽的开口与第二折弯件的中空部连通。该阻尼转动机构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应用于智能手表时,可实现手表主体相对底部支架转动任意角度后自行保持悬停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尼转动机构及智能手表
本技术涉及智能手表
,尤其涉及一种阻尼转动机构及智能手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市面上出现了拍摄角度可调的智能手表。这一类智能手表通常将手表主体转动连接于底部支架的一端,在拍摄时通过转动手表主体使得手表主体与底部支架之间形成角度,从而改变固定于手表主体的摄像头的拍摄角度。然而,这一类智能手表在调整拍摄角度后,需要用户手动保持手表主体转动后的位置,或者,通过额外设置的转动限位机构或支撑支架保持手表主体转动后的位置,使用起来不够便捷,且额外设置的限位机构或支撑支架会导致智能手表的体积和重量变大,用户使用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阻尼转动机构及智能手表,该阻尼转动机构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应用于智能手表时,可实现手表主体相对底部支架转动任意角度后自行保持悬停的状态。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阻尼转动机构,包括转轴、第一折弯件以及第二折弯件,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轴体、中间轴体以及第二轴体,所述第一轴体和所述第二轴体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轴体的两端,所述第一折弯件为中空管状,所述第一折弯件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一轴体,并与所述第一轴体过盈配合,所述第一折弯件的外周面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轴向槽,所述第一轴向槽的开口与所述第一折弯件的中空部连通,所述第二折弯件为中空管状,所述第二折弯件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二轴体,并与所述第二轴体过盈配合,所述第二折弯件的外周面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轴向槽,所述第二轴向槽的开口与所述第二折弯件的中空部连通。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转轴、所述第一折弯件和所述第二折弯件的材质为金属材质。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向槽贯通所述第一折弯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第二轴向槽贯通所述第二折弯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体与所述第二轴体为圆柱状,所述第一折弯件的展开长度为D1,所述第一轴体的圆周长度为C1,0.85C1≤D1≤0.96C1;所述第二折弯件的展开长度为D2,所述第二轴体的圆周长度为C2,0.85C2≤D2≤0.96C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轴体为圆柱状轴体或方柱状轴体。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轴体为方柱状轴体时,所述中间轴体周向的四个角为圆角。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体、所述中间轴体和所述第二轴体的轴线共线。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体和所述第二轴体的横截面面积相等,且小于所述中间轴体的横截面面积。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弯件包括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一轴体,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轴体远离所述中间轴体的一端齐平,所述第二部分自与所述第一部分的连接处向外延伸;所述第二折弯件包括第三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三部分连接的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二轴体,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四部分的连接处于所述第二轴体远离所述中间轴体的一端齐平,所述第四部分自与所述第三部分的连接处向外延伸。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端面连接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为半径相等的扇环面,所述第一端面的外环弧长为L1,所述第二端面的外环弧长为l1,0.2L1≤l1≤0.3L1;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三端面连接于所述第四部分的第四端面,所述第三端面和所述第四端面为半径相等的扇环面,所述第三端面的外环弧长为L2,所述第四端面的外环弧长为l2,0.2L2≤l2≤0.3L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弯件展开式,所述第一折弯件呈凸字形板状,且所述第二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折弯件展开时,所述第二折弯件呈凸字形板状,且所述第四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三部分。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手表,包括手表主体、底部支架以及第一方面的阻尼转动机构,所述手表主体设有两间隔设置的凸耳,所述转轴固接于所述底部支架的一端,所述第一折弯件和所述第二折弯件分别固接于所述手表主体的两所述凸耳。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支架的所述一端向上凸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有贯穿其两端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中间轴体的外形相匹配,所述转轴固接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折弯件包括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一轴体,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轴体远离所述中间轴体的一端齐平,所述第二部分自与所述第一部分的连接处向所述安装槽外延伸并固接于所述手表主体的其中一所述凸耳;所述第二折弯件包括第三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三部分连接的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二轴体,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四部分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二轴体远离所述中间轴体的一端齐平,所述第四部分自与所述第三部分的连接处向所述安装槽外延伸并固接于所述手表主体的另一所述凸耳。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手表还包括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以及第三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自所述底部支架的底面向上贯穿所述中间轴体并锁紧于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二紧固件贯穿所述第一折弯件的所述第二部分并锁紧于所述手表主体的其中一所述凸耳,所述第三紧固件贯穿所述第二折弯件的所述第四部分并锁紧于所述手表主体的另一所述凸耳。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端面连接,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为半径相等的扇环面,所述第三端面的外环弧长为L1,所述第二端面的外环弧长为l1,0.2L1≤l1≤0.3L1;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三端面连接于所述第四部分的第四端面,所述第三端面和所述第四端面为半径相等的扇环面,所述第三端面的外环弧长为L2,所述第四端面的外环弧长为l2,0.2L2≤l2≤0.3L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弯件展开时,所述第一折弯件呈凸字形板状,且所述第二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折弯件展开时,所述第二折弯件呈凸字形板状,且所述第四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三部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阻尼转动机构及智能手表,通过第一折弯件和第二折弯件构造成中空的管状结构,第一折弯件和第二折弯件分别转动套设于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且分别与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过盈配合,利用第一折弯件和第二折弯件本身具有的韧性,分别在与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配合时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阻尼效果,结构简单且体积较小,分别在第一折弯件和第二折弯件的外周面沿轴向延伸设置第一轴向槽和第二轴向槽,第一轴向槽和第二轴向槽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尼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转轴,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轴体、中间轴体以及第二轴体,所述第一轴体和所述第二轴体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轴体的两端;/n第一折弯件,所述第一折弯件为中空管状,所述第一折弯件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一轴体,并与所述第一轴体过盈配合,所述第一折弯件的外周面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轴向槽,所述第一轴向槽的开口与所述第一折弯件的中空部连通;以及/n第二折弯件,所述第二折弯件为中空管状,所述第二折弯件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二轴体,并与所述第二轴体过盈配合,所述第二折弯件的外周面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轴向槽,所述第二轴向槽的开口与所述第二折弯件的中空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轴,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轴体、中间轴体以及第二轴体,所述第一轴体和所述第二轴体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轴体的两端;
第一折弯件,所述第一折弯件为中空管状,所述第一折弯件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一轴体,并与所述第一轴体过盈配合,所述第一折弯件的外周面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轴向槽,所述第一轴向槽的开口与所述第一折弯件的中空部连通;以及
第二折弯件,所述第二折弯件为中空管状,所述第二折弯件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二轴体,并与所述第二轴体过盈配合,所述第二折弯件的外周面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轴向槽,所述第二轴向槽的开口与所述第二折弯件的中空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所述第一折弯件和所述第二折弯件的材质为金属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向槽贯通所述第一折弯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第二轴向槽贯通所述第二折弯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阻尼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体与所述第二轴体为圆柱状,所述第一折弯件的展开长度为D1,所述第一轴体的圆周长度为C1,0.85C1≤D1≤0.95C1;
所述第二折弯件的展开长度为D2,所述第二轴体的圆周长度为C2,0.85C2≤D2≤0.95C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阻尼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体为圆柱状轴体或方柱状轴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尼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体为方柱状轴体时,所述中间轴体周向的四个角为圆角。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阻尼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体、所述中间轴体和所述第二轴体的轴线共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尼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体和所述第二轴体的横截面面积相等,且小于所述中间轴体的横截面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阻尼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件包括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一轴体,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轴体远离所述中间轴体的一端齐平,所述第二部分自与所述第一部分的连接处向外延伸;
所述第二折弯件包括第三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三部分连接的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二轴体,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四部分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二轴体远离所述中间轴体的一端齐平,所述第四部分自与所述第三部分的连接处向外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阻尼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端面连接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为半径相等的扇环面,所述第一端面的外环弧长为L1,所述第二端面的外环弧长为l1,0.2L1≤l1≤0.3L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