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778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良好地修正各像差的小型的摄像镜头。摄像镜头从物体侧向像面侧依次配置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L1)、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L2)、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L3)、第4透镜(L4)、第5透镜(L5)、第6透镜(L6)、第7透镜(L7)和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8透镜(L8)。其中,第8透镜(L8)的像面侧的面形成为具有拐点的非球面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镜头
本技术涉及在CCD传感器、CMOS传感器等摄像元件上形成被摄体图像的摄像镜头,涉及适合于装入在便携电话机、便携信息终端等便携设备中内置的摄像机、数码静物相机、安防摄像机、车载摄像机、网络摄像机等比较小型的摄像机的摄像镜头。
技术介绍
能够利用语音通话功能和各种功能的多功能便携电话机、所谓的智能手机(smartphone)得到了普及。摄像机功能是其中利用最多的功能之一。为了实现这样的摄像机功能,在智能手机上搭载有一个以上的摄像机。近年来,随着图像处理能力的提高、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存在搭载于智能手机的摄像机的数量增加的趋势。在搭载有分辨率、视场角等不同的2个以上的摄像机的智能手机中,通过各摄像机的摄像镜头拍摄的图像通过软件合成,实现图像的高分辨率化、变焦功能。今后也可预期到搭载于智能手机的摄像机的需求增加。为了精细地拍摄被摄体,或关于被摄体取得更多的信息,需要高像素的摄像元件和高分辨率的摄像镜头。作为用于实现摄像镜头的高分辨率化的方法之一,有与各像差的修正的难易度对应地增加构成摄像镜头的透镜的枚数的方法。但是,轻易地增加透镜枚数容易造成摄像镜头的大型化。在摄像镜头的开发中,需要在抑制光学全长(TotalTrackLength)的伸长的同时提高分辨率。在由8枚透镜构成的镜头结构中,由于构成摄像镜头的透镜的枚数多,因此设计上的自由度高,能够良好地修正各像差。作为8枚结构的摄像镜头,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摄像镜头。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摄像镜头具有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状的负的第1透镜、双凸形状的第2透镜、双凹形状的第3透镜、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状的正的第4透镜、双凸形状的第5透镜、双凹形状的第6透镜、将凸面朝向像面侧的弯月形状的负的第7透镜和双凸形状的第8透镜。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摄像镜头,在广角端视场角大到64°,并且能够比较良好地修正各像差。但是,该摄像镜头,相对于整个镜头系统的焦距,光学全长长,因此不适合于安装到内置于智能手机等薄型设备内的小型的摄像机中。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摄像镜头,难以在实现小型化、薄型化的同时实现良好的像差修正。此外,这样的问题并不是装入到智能手机中的摄像镜头所特有的问题,而是装入到便携电话机、便携信息终端、数码静物相机、安防摄像机、车载摄像机、网络摄像机等比较小型的摄像机的摄像镜头中共通的问题。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544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广角且能够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和良好的像差修正的兼顾的摄像镜头。本技术的摄像镜头是在摄像元件上形成被摄体图像的摄像镜头,从物体侧向像面侧依次具备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第4透镜、第5透镜、第6透镜、第7透镜和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8透镜。第8透镜具有设有拐点的非球面形状的像面侧的面。在本技术的摄像镜头中,配置于最靠物体侧的第1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因此能够在适当地实现摄像镜头的广角化的同时确保后焦距。另一方面,配置于第1透镜的像面侧的第2透镜和第3透镜均具有正的光焦度。随着摄像镜头的小型化,这些第2透镜和第3透镜的光焦度具有变强的趋势,但通过2枚透镜分担正的光焦度,因此抑制第2透镜和第3透镜的透镜中心部的厚度和透镜周边部的厚度的从均匀性的偏离程度、所谓的厚度不均比的增大。因此,能够适当地抑制在摄像镜头的低F值化中成为问题的情况较多的第2透镜与第3透镜的厚度比的增大。通过将最靠近像面侧的第8透镜的像面侧的面形成为具有拐点的非球面形状,能够在确保后焦距的同时良好地修正图像周边部的像面弯曲以及畸变。此外,根据第8透镜的这样的形状,能够将从摄像镜头出射的光线向摄像元件的像面的入射角度抑制在主光线角度(CRA:ChiefRayAngle)的范围内,并且能够良好地修正近轴以及周边的各像差。另外,在本技术中,“透镜”是指具有光焦度的光学元件。因此,改变光的行进方向的棱镜、平板的滤光片等光学元件并不包含在本技术的“透镜”中,这些光学元件可以适当配置在摄像镜头的前后、各透镜之间。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将第1透镜的像面侧的面形成为设有拐点的非球面形状。通过在第1透镜的像面侧的面设有拐点,能够良好地修正随着摄像镜头的低F值化容易产生的中心光束在光瞳外周的像差成分。此外,能够适当地减少由配置于第1透镜的像面侧的透镜中产生的全反射光导致的光晕(flare)。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将第2透镜的像面侧的面形成为设有拐点的非球面形状。通过在第2透镜的像面侧的面设有拐点,能够良好地修正随着摄像镜头的低F值化容易产生的中心光束在光瞳外周的像差成分。此外,能够适当地减少由配置于第2透镜的像面侧的透镜中产生的全反射光导致的光晕。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在将第1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1f,将第1透镜的像面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1r时,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0.7<R1f/R1r<1.6(1)通过满足条件式(1),能够在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的同时实现广角化。此外,能够确保后焦距。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还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a)。1.0<R1f/R1r<1.6(1a)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将第1透镜形成为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形状。通过将第1透镜形成为这样的形状,能够更适当地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在将第1透镜的焦距设为f1,将第2透镜的焦距设为f2时,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10.0<f1/f2<﹣0.8(2)通过满足条件式(2),能够在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的同时,良好地修正球面像差以及色像差。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还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a)。﹣8.0<f1/f2<﹣0.8(2a)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还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b)。﹣6.0<f1/f2<﹣1.0(2b)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在将整个镜头系统的焦距设为f,将第1透镜与第2透镜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设为D12时,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0.05<D12/f<0.20(3)通过满足条件式(3),能够在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的同时,良好地修正色像差。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在将第2透镜的焦距设为f2,将第3透镜的焦距设为f3时,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1.0<f2/f3<6.5(4)通过满足条件式(4),能够在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的同时,平衡良好地修正彗差、像面弯曲以及畸变。此外,能够适当地确保后焦距。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还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a)。1.2<f2/f3<5.5(4a)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还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b)。1.4<f2/f3<4.5(4b)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在将整个镜头系统的焦距设为f,将第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镜头,其在摄像元件上形成被摄体图像,其特征在于,/n从物体侧向像面侧依次具备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第4透镜、第5透镜、第6透镜、第7透镜和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8透镜,/n上述第8透镜具有设有拐点的非球面形状的像面侧的面。/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0 JP 2019-1146671.一种摄像镜头,其在摄像元件上形成被摄体图像,其特征在于,
从物体侧向像面侧依次具备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第4透镜、第5透镜、第6透镜、第7透镜和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8透镜,
上述第8透镜具有设有拐点的非球面形状的像面侧的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第1透镜的焦距设为f1,将上述第2透镜的焦距设为f2时,满足:
﹣10.0<f1/f2<﹣0.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在将整个镜头系统的焦距设为f,将上述第1透镜与上述第2透镜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设为D12时,满足:
0.05<D12/f<0.2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第2透镜的焦距设为f2,将上述第3透镜的焦距设为f3时,满足:
1.0<f2/f3<6.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在将整个镜头系统的焦距设为f,将上述第3透镜的焦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野整
申请(专利权)人:康达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