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热硅脂油离率测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6700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热硅脂油离率测定装置,包括第一耐热玻璃、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耐热玻璃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二耐热玻璃,所述第二耐热玻璃的正上方设置有连杆,所述第一耐热玻璃与第二耐热玻璃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导热硅脂油离率测定装置,设有第一耐热玻璃、第二耐热玻璃、塑型圈、第一刻度与第二刻度,能够使导热硅脂展开成规整的圆形,利于后期测量,第一耐热玻璃与第二耐热玻璃具有耐高温特性,并且透明度高,不会影响测量数据,同时,第一耐热玻璃与第二耐热玻璃分别印有第一刻度与第二刻度,测量更为简单,无需使用测量尺等工具,利于人们使用,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热硅脂油离率测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导热硅脂油离率测定
,特别涉及一种导热硅脂油离率测定装置。
技术介绍
导热硅脂俗称散热膏,导热硅脂以有机硅酮为主要原料,添加耐热、导热性能优异的材料,制成的导热型有机硅脂状复合物,导热硅脂具有高导热率,极佳的导热性,良好的电绝缘性(只针对绝缘导热硅脂),较宽的使用温度,很好的使用稳定性,较低的稠度和良好的施工性能,用于功率放大器、晶体管、电子管、CPU等电子元器件的导热及散热,从而保证电子仪器、仪表等的电气性能的稳定。导热硅脂的油离率可以用来表征导热硅脂的性能,在投入使用前,还需对样本进行油离率测定,公开号为CN205749359U的中国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测定导热硅脂油离率的装置,测定流程为,首先在一片毛玻璃上涂上1g的导热硅脂,并在毛玻璃片的四个角落各放置一个厚度为0.1mm的耐高温垫片,用以控制导热硅脂的厚度,然后盖上另一片毛玻璃片,并用力挤压两片毛玻璃片,使导热硅脂完全展开在两片毛玻璃片之间,接着将毛玻璃片放入导热硅脂试验槽中,合上四周的夹具;最后将整套装置放入150℃的烘箱中,静置8h后取出;然后透过毛玻璃片用直尺分别测量出导热硅脂和油面的直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计算出两圆面直径差与导热硅脂圆面直径的比值。在实际操作中,导热硅脂在两组毛玻璃片之间难以展开为规整的圆形,导致后续测量时较为麻烦,此外,在测量时,毛玻璃的透明度低,透过毛玻璃进行测量时,精准度低,对导热硅脂的油离率测定工作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导热硅脂油离率测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热硅脂油离率测定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导热硅脂油离率测定装置,包括第一耐热玻璃、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耐热玻璃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二耐热玻璃,所述第二耐热玻璃的正上方设置有连杆,所述第一耐热玻璃与第二耐热玻璃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第二通孔与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栓穿过第一通孔与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栓的中部螺纹安装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二螺栓的中部螺纹安装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均位于第二耐热玻璃的上方,所述第一耐热玻璃的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底垫。优选的,所述连杆的中部设置有热绝缘套,所述连杆与热绝缘套之间设置有第一耐高温粘合剂,所述连杆的中部通过第一耐高温粘合剂与热绝缘套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栓上活动套装有两组第一硅胶垫圈,且两组第一硅胶垫圈分别贴合第一耐热玻璃的底部外表面与第二耐热玻璃的顶部外表面,所述第二螺栓上活动套装有两组第二硅胶垫圈,且两组第二硅胶垫圈分别贴合第一耐热玻璃的底部外表面与第二耐热玻璃的顶部外表面。优选的,所述底垫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底垫的底部外表面均开设有防滑槽,所述底垫的底部与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的底部齐平。优选的,所述第一耐热玻璃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塑型圈,所述塑型圈为环状结构,所述塑型圈与第一耐热玻璃之间设置有第二耐高温粘合剂,所述塑型圈的底部外表面通过第二耐高温粘合剂与第一耐热玻璃的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耐热玻璃的底部外表面印有第一刻度,所述第二耐热玻璃的顶部外表面印有第二刻度,所述第一刻度与第二刻度均为长度刻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导热硅脂油离率测定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耐热玻璃、第二耐热玻璃、塑型圈、第一刻度与第二刻度,塑型圈的设计,使导热硅脂保留一定的厚度,第一耐热玻璃与第二耐热玻璃挤压导热硅脂后,能够使导热硅脂展开成规整的圆形,利于后期测量,第一耐热玻璃与第二耐热玻璃具有耐高温特性,并且透明度高,不会影响测量数据,同时,第一耐热玻璃与第二耐热玻璃分别印有第一刻度与第二刻度,测量更为简单,无需使用测量尺等工具,利于人们使用,整个一种导热硅脂油离率测定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导热硅脂油离率测定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导热硅脂油离率测定装置的图1中A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导热硅脂油离率测定装置中第一耐热玻璃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导热硅脂油离率测定装置中第二耐热玻璃的俯视图。图中:1、第一耐热玻璃;2、第二耐热玻璃;3、连杆;4、热绝缘套;5、第一螺栓;6、第一螺母;7、第一硅胶垫圈;8、第二螺栓;9、第二螺母;10、第二硅胶垫圈;11、底垫;12、塑型圈;13、第一通孔;14、第一刻度;15、第二通孔;16、第二刻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导热硅脂油离率测定装置,包括第一耐热玻璃1、第一螺栓5与第二螺栓8,第一耐热玻璃1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二耐热玻璃2,第二耐热玻璃2的正上方设置有连杆3,第一耐热玻璃1与第二耐热玻璃2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13与第二通孔15,第一螺栓5穿过第二通孔15与连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螺栓8穿过第一通孔13与连杆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螺栓5的中部螺纹安装有第一螺母6,第二螺栓8的中部螺纹安装有第二螺母9,第一螺母6与第二螺母9均位于第二耐热玻璃2的上方,第一耐热玻璃1的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底垫11。进一步的,连杆3的中部设置有热绝缘套4,连杆3与热绝缘套4之间设置有第一耐高温粘合剂,连杆3的中部通过第一耐高温粘合剂与热绝缘套4的内壁固定连接,连杆3与热绝缘套4配合,可作为把手使用。进一步的,第一螺栓5上活动套装有两组第一硅胶垫圈7,且两组第一硅胶垫圈7分别贴合第一耐热玻璃1的底部外表面与第二耐热玻璃2的顶部外表面,第二螺栓8上活动套装有两组第二硅胶垫圈10,且两组第二硅胶垫圈10分别贴合第一耐热玻璃1的底部外表面与第二耐热玻璃2的顶部外表面,第一螺母6与第二螺母9锁紧后,第一硅胶垫圈7与第二硅胶垫圈10能够为第一耐热玻璃1、第二耐热玻璃2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其表面被刮花。进一步的,底垫11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底垫11的底部外表面均开设有防滑槽,底垫11的底部与第一螺栓5、第二螺栓8的底部齐平,使该测定装置能够平稳放置。进一步的,第一耐热玻璃1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塑型圈12,塑型圈12为环状结构,塑型圈12与第一耐热玻璃1之间设置有第二耐高温粘合剂,塑型圈12的底部外表面通过第二耐高温粘合剂与第一耐热玻璃1的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塑型圈12的设计,使导热硅脂保留一定的厚度,第一耐热玻璃1与第二耐热玻璃2挤压导热硅脂后,能够使导热硅脂展开成规整的圆形,利于后期测量。进一步的,第一耐热玻璃1的底部外表面印有第一刻度14,第二耐热玻璃2的顶部外表面印有第二刻度16,第一刻度14与第二刻度16均为长度刻度,测量时操作简单,无需使用测量尺等工具,利于人们使用。需要说明的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热硅脂油离率测定装置,包括第一耐热玻璃(1)、第一螺栓(5)与第二螺栓(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热玻璃(1)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二耐热玻璃(2),所述第二耐热玻璃(2)的正上方设置有连杆(3),所述第一耐热玻璃(1)与第二耐热玻璃(2)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13)与第二通孔(15),所述第一螺栓(5)穿过第二通孔(15)与连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栓(8)穿过第一通孔(13)与连杆(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栓(5)的中部螺纹安装有第一螺母(6),所述第二螺栓(8)的中部螺纹安装有第二螺母(9),所述第一螺母(6)与第二螺母(9)均位于第二耐热玻璃(2)的上方,所述第一耐热玻璃(1)的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底垫(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热硅脂油离率测定装置,包括第一耐热玻璃(1)、第一螺栓(5)与第二螺栓(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热玻璃(1)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二耐热玻璃(2),所述第二耐热玻璃(2)的正上方设置有连杆(3),所述第一耐热玻璃(1)与第二耐热玻璃(2)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13)与第二通孔(15),所述第一螺栓(5)穿过第二通孔(15)与连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栓(8)穿过第一通孔(13)与连杆(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栓(5)的中部螺纹安装有第一螺母(6),所述第二螺栓(8)的中部螺纹安装有第二螺母(9),所述第一螺母(6)与第二螺母(9)均位于第二耐热玻璃(2)的上方,所述第一耐热玻璃(1)的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底垫(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热硅脂油离率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的中部设置有热绝缘套(4),所述连杆(3)与热绝缘套(4)之间设置有第一耐高温粘合剂,所述连杆(3)的中部通过第一耐高温粘合剂与热绝缘套(4)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热硅脂油离率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5)上活动套装有两组第一硅胶垫圈(7),且两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青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利群联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