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电加热蒸汽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642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7
一种循环水电加热蒸汽发生装置,属于蒸汽发生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锅炉配接筒,其顶壁的中央位置开设水加热汽化管探入孔,锅炉配接筒的下端的外壁上构成有锅炉连接装置,锅炉配接筒的上端位于锅炉腔内;水加热汽化管的上端与锅炉配接筒的顶壁固定且构成为热水蒸气引出口,中部位于锅炉配接筒腔内,水加热汽化管的下端伸展到锅炉配接筒腔的下方且构成为进水接头,进水接头的进水口与热水蒸气引出口相通,水加热汽化管的外壁上有绝缘导热涂层,电加热丝绕覆于水加热汽化管外;电源连接机构,与电加热丝的上端及下端连接且在引出至锅炉配接筒腔的下方后与外部电源电路连接。提高汽化效率,节约能源;简化结构,方便制作;使用灵活;保障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水电加热蒸汽发生装置
本技术属于蒸汽发生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水电加热蒸汽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在诸如车辆清洗、服装熨烫、粘合剂使用、地暖、餐具清洗与消毒、桑拿洗浴、冬季蒸汽供暖等等大都需要使用蒸汽。电加热蒸汽发生器是锅炉的核心部件,其功用是将水加热为热水并进而成为蒸汽,具体地讲,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利用水的循环流动,不断地将受热面吸收的热量带走,使水升温气化为蒸汽。CN209399334U推荐的“一种无水锅炉蒸汽发生器”弥补了CN208058802U介绍的“电蒸汽锅炉”的不足,该CN209399334U的结构是:“在壳体内设置金属水管以及加热管,壳体内还具有一无存水的金属内胆,金属水管为螺旋状缠绕于金属内胆的外周壁上,金属加热管为螺旋状缠绕于金属内胆的外周壁上,并且两者交错分布并形成间隙,间隙内填充满,金属水管的一端伸出壳体外形成进水口,另一端伸入金属内胆形成第一出气口,金属加热管的两端均伸出壳体外,在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与金属内胆相通的第二出气口(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06段以及0024段)”。该专利至少存在以下欠缺:其一,由于在金属内胆外壁各以螺旋状态间隔缠绕金属水管以及金属加热管,由金属加热管通电发热而对金属水管内的水加热并产生蒸汽从第一出气口引出至第二出气口,因而这种加热汽化效率是相对较低的;其二,由于将金属水管以及金属加热管以螺旋状态间隔即交错缠绕于金属加热管外,因而结构复杂并且加工相对麻烦;其三,由于该专利并未给出真正得以成为无水蒸气锅炉的技术内涵,因而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足以从中获得得以付诸实际使用的相关启示,也就是说难以甚至无法将该专利给出的蒸汽发生器与锅炉(实际上为“外罐体”,以下同)结合。鉴于前述,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提高将水加热并汽化的效率而得以节省电能消耗、有利于显著简化结构而得以方便制作、有益于与锅炉相结合而得以成为名副其实的蒸汽锅炉、有便于保障电气安全而得以避免漏电并引发事故的循环水电加热蒸汽发生装置。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循环水电加热蒸汽发生装置,包括锅炉配接筒,在该锅炉配接筒的顶壁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水加热汽化管探入孔,在锅炉配接筒的下端的外壁上构成有锅炉连接装置,而锅炉配接筒的上端在使用状态下位于锅炉的锅炉腔内;一水加热汽化管和一电加热丝,水加热汽化管的上端在对应于所述水加热汽化管探入孔的位置与所述锅炉配接筒的顶壁固定并且构成为热水蒸气引出口,中部位于锅炉配接筒的锅炉配接筒腔内,而水加热汽化管的下端伸展到锅炉配接筒腔的下方并且构成为进水接头,该进水接头的进水口与热水蒸气引出口相通,其中,在水加热汽化管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电加热丝的区域涂覆有绝缘导热涂层,电加热丝隔着绝缘导热涂层以螺旋状态绕覆于水加热汽化管外;一电源连接机构,该电源连接机构与所述电加热丝的上端以及下端电气连接并且在引出至所述锅炉配接筒腔的下方后与外部电源电路电气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锅炉连接装置包括锅炉配接筒外螺纹和扳手操作配合头,锅炉配接筒外螺纹直接构成于所述锅炉配接筒的下端的外壁上,扳手操作配合头在对应于锅炉配接筒外螺纹的中部的区域同样直接构成于锅炉配接筒的外壁上。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连接机构包括导电上夹圈、导电下夹圈、上夹圈电源连接线、下夹圈电源连接线和上夹圈电源连接线保护套管,导电上夹圈隔着所述绝缘导热涂层夹住在所述水加热汽化管的上端并且与所述电加热丝的上端电气连接,导电下夹圈同样隔着所述绝缘导热涂层夹住在所述水加热汽化管的下端并且与电加热丝的下端电气连接,上夹圈电源连接线的上端通过上夹圈电源连接线螺钉与导电上夹圈固定,而上夹圈电源连接线的下端向下伸展到所述锅炉配接筒腔外并且在使用状态下与外部电源电路电气连接,下夹圈电源连接线的上端通过下夹圈电源连接线螺钉与导电下夹圈固定,而下夹圈电源连接线的下端同样向下伸展到锅炉配接筒腔外并且在使用状态下与外部电源电路电气连接,上夹圈电源连接线保护套管在锅炉配接筒腔内套置在所述上夹圈电源连接线外。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绝缘导热涂层的厚度为10-60μm。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绝缘导热涂层为耐高温绝缘陶瓷涂层。在本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进水接头的外壁上构成有进水接头外螺纹,并且还在对应于该进水接头外螺纹的位置配设有一水管配接锁定螺母。在本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扳手操作配合头的形状呈外六角螺母。在本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由以螺旋状态绕覆于所述水加热汽化管外的所述电加热丝的上下各两相邻的螺旋圈空隙构成为电加热丝螺旋圈间隙。在本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电加热丝螺旋圈间隙内填充有耐高温绝缘陶瓷填料。在本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夹圈电源连接线保护套管为陶瓷套管。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只需在位于锅炉配接筒的锅炉配接筒腔内的水加热汽化管外绕覆电加热丝,由电加热丝直接对由进水口引入电加热汽化管内的水加热并汽化,直至从热水蒸气引出口引出,因而不仅可以提高汽化效率,而且能够节约电能消耗;由于在锅炉配接筒的下部预先构成有锅炉连接装置并且在水加热汽化管的下端预先构成有进水接头,又由于无需象已有技术那样在水加热汽化管外分别绕覆金属水管和金属加热管,因而显著简化了结构,既可方便制作又能快捷地与锅炉配接;由于能通过与作为外罐体的锅炉的结合得以付诸实际使用,因而能满足诸如织物后整理、服装熨烫、粘合剂使用、地暖、餐具清洗与消毒、地坪清洁之类的场合的灵活使用要求;由于电源连接机构由锅炉配接筒蔽护,因而得以保障安全,避免漏触电事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安装于锅炉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请参见图1并且结合图2,示出了由材质为金属如不锈钢或铜或其它类似材料制成的锅炉配接筒1(实质上为“外加热筒”,以下同),在该锅炉配接筒1的顶壁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水加热汽化管探入孔11,在锅炉配接筒1的下端的外壁上构成有锅炉连接装置12,而锅炉配接筒1的上端在使用状态下位于由图2示出的实质上为一外罐体的锅炉5的锅炉腔51内;示出了一水加热汽化管2和一电加热丝3,水加热汽化管2的上端在对应于前述水加热汽化管探入孔11的位置与前述锅炉配接筒1的顶壁固定并且构成为热水蒸气引出口21,中部位于锅炉配接筒1的锅炉配接筒腔13内,而水加热汽化管2的下端伸展到锅炉配接筒腔13的下方并且构成为进水接头22,即延伸有一进水接头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水电加热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配接筒(1),在该锅炉配接筒(1)的顶壁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水加热汽化管探入孔(11),在锅炉配接筒(1)的下端的外壁上构成有锅炉连接装置(12),而锅炉配接筒(1)的上端在使用状态下位于锅炉(5)的锅炉腔(51)内;一水加热汽化管(2)和一电加热丝(3),水加热汽化管(2)的上端在对应于所述水加热汽化管探入孔(11)的位置与所述锅炉配接筒(1)的顶壁固定并且构成为热水蒸气引出口(21),中部位于锅炉配接筒(1)的锅炉配接筒腔(13)内,而水加热汽化管(2)的下端伸展到锅炉配接筒腔(13)的下方并且构成为进水接头(22),该进水接头(22)的进水口(221)与热水蒸气引出口(21)相通,其中,在水加热汽化管(2)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电加热丝(3)的区域涂覆有绝缘导热涂层(23),电加热丝(3)隔着绝缘导热涂层(23)以螺旋状态绕覆于水加热汽化管(2)外;一电源连接机构(4),该电源连接机构(4)与所述电加热丝(3)的上端以及下端电气连接并且在引出至所述锅炉配接筒腔(13)的下方后与外部电源电路电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水电加热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配接筒(1),在该锅炉配接筒(1)的顶壁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水加热汽化管探入孔(11),在锅炉配接筒(1)的下端的外壁上构成有锅炉连接装置(12),而锅炉配接筒(1)的上端在使用状态下位于锅炉(5)的锅炉腔(51)内;一水加热汽化管(2)和一电加热丝(3),水加热汽化管(2)的上端在对应于所述水加热汽化管探入孔(11)的位置与所述锅炉配接筒(1)的顶壁固定并且构成为热水蒸气引出口(21),中部位于锅炉配接筒(1)的锅炉配接筒腔(13)内,而水加热汽化管(2)的下端伸展到锅炉配接筒腔(13)的下方并且构成为进水接头(22),该进水接头(22)的进水口(221)与热水蒸气引出口(21)相通,其中,在水加热汽化管(2)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电加热丝(3)的区域涂覆有绝缘导热涂层(23),电加热丝(3)隔着绝缘导热涂层(23)以螺旋状态绕覆于水加热汽化管(2)外;一电源连接机构(4),该电源连接机构(4)与所述电加热丝(3)的上端以及下端电气连接并且在引出至所述锅炉配接筒腔(13)的下方后与外部电源电路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电加热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连接装置(12)包括锅炉配接筒外螺纹(121)和扳手操作配合头(122),锅炉配接筒外螺纹(121)直接构成于所述锅炉配接筒(1)的下端的外壁上,扳手操作配合头(122)在对应于锅炉配接筒外螺纹(121)的中部的区域同样直接构成于锅炉配接筒(1)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电加热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连接机构(4)包括导电上夹圈(41)、导电下夹圈(42)、上夹圈电源连接线(43)、下夹圈电源连接线(44)和上夹圈电源连接线保护套管(45),导电上夹圈(41)隔着所述绝缘导热涂层(23)夹住在所述水加热汽化管(2)的上端并且与所述电加热丝(3)的上端电气连接,导电下夹圈(42)同样隔着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熙陈钦林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宁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