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水两用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53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37
一种汽水两用锅炉,属于微型锅炉设施技术领域。包括炉架;水箱和分流供水机构,设在炉架腔的前侧且分流供水机构位于水箱的下方;锅炉炉体,设在炉架腔的后侧,锅炉炉体的顶部有热水引出管和蒸汽引出管,热水引出管的下端伸展到锅炉体腔内的液位下方、上端向上伸展到炉体腔外,蒸汽引出管的下端伸展到炉体腔内的液位上方、上端与热水引出管的上端连通,蒸汽引出管的中部配接,锅炉炉体的侧部配接炉体腔引水接口;电加热蒸汽发生机构,与锅炉炉体的底部密封固定且上部位于炉体腔内、下部位于炉体腔外,分流供水机构与炉体腔引水接口及电加热蒸汽发生机构管路连接。模块化效果好;满足依需选用热水或蒸汽的要求,节省制造及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水两用锅炉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型锅炉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汽水两用锅炉。
技术介绍
在诸如服装熨烫、织物染整及定型、粘合剂的使用、食品生产、生物医药生产、餐具消毒、桑拿洗浴、冬季供暖以及车辆清洗等等之类的场合普遍需要使用热水和/或蒸汽。典型的如对于车辆内部的清洁通常不允许使用水而应当采用蒸汽实施清洁,鉴此,具有良好移动性的微型汽水两用锅炉对于洗车行业无疑会有所青睐。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汽水两用锅炉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CN208253547U推荐的“一种新型汽水两用锅炉装置”,该专利虽然能够兑现其说明书第0009段归纳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该专利未摆脱燃料锅炉结构设计理念之束缚,因而必然导致体积庞大并且不可依需移动;其二,由于需要通过结构相对复杂的集汽分离罐实现汽水分离,因而不仅制造成本大,而且有失使用中的廉价优势,最终会产生应用面窄的问题,例如无法应用于目前面广量大的洗车场所;其三,由于既需使用与炉体连接的锅体,又要将前述结构相对复杂的集气分离罐与锅体连接,因而容积必然会大至30L以上,而大于30L以上的锅炉的使用是需要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以及使用许可证的,这也同样限制了其应用领域;其四,由于汽和水由不同的接口引出,如采用上出汽接口(专利称“蒸汽出口”)和热水下引出接口(专利称“出水端”),又由于需要在集气分离罐内设置第一汽水分离板、第二汽水分离板、水下孔板以及隔离板,因而进一步增加整个设备的复杂性,并且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几乎是无法实施检护的。鉴于前述因素,有必要加以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摆脱受传统的结构设计理念之束缚而得以摒弃炉膛并且体现布局合理的模块化效果、有利于以极其简单的结构满足使用者依需选择蒸汽或热水的要求而得以体现制造成本及使用成本低廉的优势并且得以满足目前面广量大的诸如洗车和服装印染行业以及日常生活之类的行业的供汽供水要求、有益于体现安全性而得以拓展应用领域及应用面、有便于日常使用中的检护而得以保障良好的使用寿命的汽水两用锅炉。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汽水两用锅炉,包括一炉架;彼此管路连接的一水箱和一分流供水机构,该水箱和分流供水机构设置在所述炉架的炉架腔的前侧并且分流供水机构位于水箱的下方;一锅炉炉体,该锅炉炉体设置在所述炉架腔的后侧,在该锅炉炉体的顶部固定有一热水引出管和一蒸汽引出管,热水引出管的下端在使用状态下伸展到锅炉炉体的炉体腔内的液位下方,而热水引出管的上端向上伸展到炉体腔外并且配设有一热水出水控制阀,蒸汽引出管的下端在使用状态下伸展到炉体腔内的液位上方,而蒸汽引出管的上端在对应于所述热水出水控制阀的上方的位置与所述热水引出管的上端连接并且相通,在蒸汽引出管的中部配接有一蒸汽出汽控制阀,在锅炉炉体的侧部配接有一用于向炉体腔内引水的炉体腔引水接口;一电加热蒸汽发生机构,该电加热蒸汽发生机构与所述锅炉炉体的底部密封固定并且该电加热蒸汽发生机构的上部位于所述炉体腔内,而下部位于炉体腔外,所述分流供水机构与所述炉体腔引水接口以及电加热蒸汽发生机构管路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炉架的底部并且位于炉架的四个角部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炉架行走轮,并且在炉架外固定有一炉架外护罩,在该炉架外护罩的前侧配设有一检护门。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水箱固定在所述炉架腔的前侧上部,在该水箱内设置有一用于向水箱的水箱腔供水的水箱进水管,在该水箱进水管的上端设置有一浮球阀,在该浮球阀上连接有一浮球杆,该浮球杆远离浮球阀的一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配接有一水箱腔水位控制浮球,水箱进水管的下端伸展到水箱腔外并且构成为水箱进水管进水口,该水箱进水管进水口在使用状态下与水源供水管路连接,在水箱的底部还设置有一用于将水箱腔内的水引出的水箱出水管接口,该水箱出水管接口通过水箱出水管与所述的分流供水机构管路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分流供水机构包括一水泵电机、一水泵和一分流三通接头,水泵电机在对应于所述水箱的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炉架腔的前侧下部,该水泵电机的水泵电机轴朝向右并且与水泵传动配合,而该水泵在对应于水泵电机轴的右端的位置与炉架腔的前侧下部固定,所述水箱出水管与水泵的水泵进水口连接,而水泵的水泵出水口通过水泵出水口管路与分流三通接头的三通接头第一接口连接,三通接头的三通接头第二接口通过炉体腔引水管与所述炉体腔引水接口连接,而三通接头的三通接头第三接口通过电加热供水管与所述电加热蒸汽发生机构连接,其中,在所述水泵出水口的位置设置有一止回阀。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锅炉炉体的顶部设置有一安全放空阀,该安全放空阀与所述炉体腔相通并且还与外界相通;在锅炉炉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层;在锅炉炉体的底部设置有一与炉体腔相通的排污接口,在该排污接口上连接有一排污管,在排污管的管路上连接有一自动排污阀和一手动排污阀;在锅炉炉体的上侧部设置有一与炉体腔相通的蒸汽压力控制器接口,在该蒸汽压力控制器接口上连接有一蒸汽压力控制器连接管,该蒸汽压力控制器连接管与蒸汽压力控制器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锅炉炉体的顶部设置有一液位器,该液位器具有一下液位探针和一上液位探针,该下液位探针以及上液位探针伸展到所述炉体腔内。在本专利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加热蒸汽发生机构包括一外加热罐和一组产汽机构和一水加热汽化管引水装置,外加热罐的上部位于所述锅炉炉体的炉体腔内,在外加热罐的上部的顶壁上开设有数量与一组产汽机构的数量相等的水加热汽化管探入孔,外加热罐的底部在使用状态下与锅炉炉体的底部的炉体法兰盘密封固定,所述的一组产汽机构各包括一水加热汽化管、一上绝缘护套、一下绝缘护套、一电加热丝和一电源连接装置,水加热汽化管的上端在对应于所述水加热汽化管探入孔的位置与外加热罐的顶壁固定并且构成为热水蒸汽引出口,水加热汽化管的中部位于外加热罐的外加热罐腔内,而水加热汽化管的下端向下伸展到外加热罐腔的下方并且与水加热汽化管引水装置连接,其中,在水加热汽化管的中部外壁上并且在对应于外加热罐腔的区域涂覆有绝缘导热涂层,上绝缘护套隔着绝缘导热涂层固定在水加热汽化管的上端,而下绝缘护套隔着绝缘导热涂层固定在水加热汽化管的下端,电加热丝在位于上绝缘护套与下绝缘护套之间的位置隔着所述绝缘导热涂层以螺旋状态绕覆在所述水加热汽化管的外壁上,电源连接装置与电加热丝的上端以及下端电气连接并且引出至外加热罐腔的下方与电气控制器电气连接,水加热汽化管引水装置包括一进水分流盘和一进水分流盘盖,进水分流盘位于进水分流盘盖的下方,在该进水分流盘的进水分流盘腔的进水分流盘腔底壁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进水分流盘腔进水孔,在对应于该进水分流盘腔进水孔的位置并且在进水分流盘腔底壁背对进水分流盘腔的一侧固定有一进水分流盘进水接头,所述的电加热供水管与该进水分流盘进水接头连接,进水分流盘盖与进水分流盘的上方密封固定,所述的一组产汽机构的所述水加热汽化管的下端各与所述进水分流盘盖固定并且通过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水两用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炉架(1);彼此管路连接的一水箱(2)和一分流供水机构(3),该水箱(2)和分流供水机构(3)设置在所述炉架(1)的炉架腔(11)的前侧并且分流供水机构(3)位于水箱(2)的下方;一锅炉炉体(4),该锅炉炉体(4)设置在所述炉架腔(11)的后侧,在该锅炉炉体(4)的顶部固定有一热水引出管(41)和一蒸汽引出管(42),热水引出管(41)的下端在使用状态下伸展到锅炉炉体(4)的炉体腔(43)内的液位下方,而热水引出管(41)的上端向上伸展到炉体腔(11)外并且配设有一热水出水控制阀(411),蒸汽引出管(42)的下端在使用状态下伸展到炉体腔(43)内的液位上方,而蒸汽引出管(42)的上端在对应于所述热水出水控制阀(411)的上方的位置与所述热水引出管(41)的上端连接并且相通,在蒸汽引出管(42)的中部配接有一蒸汽出汽控制阀(421),在锅炉炉体(4)的侧部配接有一用于向炉体腔(43)内引水的炉体腔引水接口(44);一电加热蒸汽发生机构(5),该电加热蒸汽发生机构(5)与所述锅炉炉体(4)的底部密封固定并且该电加热蒸汽发生机构(5)的上部位于所述炉体腔(43)内,而下部位于炉体腔(43)外,所述分流供水机构(3)与所述炉体腔引水接口(44)以及电加热蒸汽发生机构(5)管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水两用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炉架(1);彼此管路连接的一水箱(2)和一分流供水机构(3),该水箱(2)和分流供水机构(3)设置在所述炉架(1)的炉架腔(11)的前侧并且分流供水机构(3)位于水箱(2)的下方;一锅炉炉体(4),该锅炉炉体(4)设置在所述炉架腔(11)的后侧,在该锅炉炉体(4)的顶部固定有一热水引出管(41)和一蒸汽引出管(42),热水引出管(41)的下端在使用状态下伸展到锅炉炉体(4)的炉体腔(43)内的液位下方,而热水引出管(41)的上端向上伸展到炉体腔(11)外并且配设有一热水出水控制阀(411),蒸汽引出管(42)的下端在使用状态下伸展到炉体腔(43)内的液位上方,而蒸汽引出管(42)的上端在对应于所述热水出水控制阀(411)的上方的位置与所述热水引出管(41)的上端连接并且相通,在蒸汽引出管(42)的中部配接有一蒸汽出汽控制阀(421),在锅炉炉体(4)的侧部配接有一用于向炉体腔(43)内引水的炉体腔引水接口(44);一电加热蒸汽发生机构(5),该电加热蒸汽发生机构(5)与所述锅炉炉体(4)的底部密封固定并且该电加热蒸汽发生机构(5)的上部位于所述炉体腔(43)内,而下部位于炉体腔(43)外,所述分流供水机构(3)与所述炉体腔引水接口(44)以及电加热蒸汽发生机构(5)管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水两用锅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架(1)的底部并且位于炉架(1)的四个角部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炉架行走轮(12),并且在炉架(1)外固定有一炉架外护罩(13),在该炉架外护罩(13)的前侧配设有一检护门(1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水两用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固定在所述炉架腔(11)的前侧上部,在该水箱(2)内设置有一用于向水箱(2)的水箱腔(21)供水的水箱进水管(22),在该水箱进水管(22)的上端设置有一浮球阀(221),在该浮球阀(221)上连接有一浮球杆(2211),该浮球杆(2211)远离浮球阀(221)的一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配接有一水箱腔水位控制浮球(22111),水箱进水管(22)的下端伸展到水箱腔(21)外并且构成为水箱进水管进水口(222),该水箱进水管进水口(222)在使用状态下与水源供水管路连接,在水箱(2)的底部还设置有一用于将水箱腔(21)内的水引出的水箱出水管接口(23),该水箱出水管接口(23)通过水箱出水管(231)与所述的分流供水机构(3)管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水两用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供水机构(3)包括一水泵电机(31)、一水泵(32)和一分流三通接头(33),水泵电机(31)在对应于所述水箱(2)的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炉架腔(11)的前侧下部,该水泵电机(31)的水泵电机轴(311)朝向右并且与水泵(32)传动配合,而该水泵(32)在对应于水泵电机轴(311)的右端的位置与炉架腔(11)的前侧下部固定,所述水箱出水管(231)与水泵(32)的水泵进水口(321)连接,而水泵(32)的水泵出水口(322)通过水泵出水口管路(3221)与分流三通接头(33)的三通接头第一接口(331)连接,三通接头(33)的三通接头第二接口(332)通过炉体腔引水管(3321)与所述炉体腔引水接口(44)连接,而三通接头(33)的三通接头第三接口(333)通过电加热供水管(3331)与所述电加热蒸汽发生机构(5)连接,其中,在所述水泵出水口(322)的位置设置有一止回阀(32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水两用锅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锅炉炉体(4)的顶部设置有一安全放空阀(45a),该安全放空阀(45a)与所述炉体腔(43)相通并且还与外界相通;在锅炉炉体(4)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层(45b);在锅炉炉体(4)的底部设置有一与炉体腔(43)相通的排污接口(46),在该排污接口(46)上连接有一排污管(461),在排污管(461)的管路上连接有一自动排污阀(4611)和一手动排污阀(4612);在锅炉炉体(4)的上侧部设置有一与炉体腔(43)相通的蒸汽压力控制器接口(47),在该蒸汽压力控制器接口(47)上连接有一蒸汽压力控制器连接管(471),该蒸汽压力控制器连接管(471)与蒸汽压力控制器(47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水两用锅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锅炉炉体(4)的顶部设置有一液位器(48),该液位器(48)具有一下液位探针(481)和一上液位探针(482),该下液位探针(481)以及上液位探针(482)伸展到所述炉体腔(43)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水两用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加热蒸汽发生机构(5)包括一外加热罐(51)和一组产汽机构(52)和一水加热汽化管引水装置(53),外加热罐(51)的上部位于所述锅炉炉体(4)的炉体腔(43)内,在外加热罐(51)的上部的顶壁上开设有数量与一组产汽机构(52)的数量相等的水加热汽化管探入孔(511),外加热罐(51)的底部在使用状态下与锅炉炉体(4)的底部的炉体法兰盘(45c)密封固定,所述的一组产汽机构(52)各包括一水加热汽化管(521)、一上绝缘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熙陈钦林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宁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