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东娜专利>正文

一种方便佩戴的工程测量用照明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38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便佩戴的工程测量用照明灯,包括可调座、弧形座、左松紧带、第一魔术贴、定位转杆、后壳体、盖板、锂电池以及充电插座,透明前壳后端面安装有后壳体,后壳体后端面安装有盖板,盖板后端面安装有充电插座,后壳体内部后侧卡装有锂电池,后壳体下端面安装有可调座,限位筒内部后侧啮合有定位转杆,限位筒下端面安装有弧形座,弧形座左端面安装有左松紧带,左松紧带右端面下侧缝制有第一魔术贴,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照明灯不方便佩戴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方便佩戴在手臂上,便于使用,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佩戴的工程测量用照明灯
本技术是一种方便佩戴的工程测量用照明灯,属于工程测量辅助用具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的时候,为了加快施工的进度,往往不仅仅只是白天施工,有时候更是需要在夜间加班施工,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工程测量设备在白天使用十分方便,但是当夜间工作时却暴露了诸多设备的缺点,因为黑暗无法测量,导致了许多的不便,从而使得测量工作无法顺利的进行下去,而且在黑夜中工作还要携带大量的工具,行走时十分的不安全,也十分的不方便,此时就需要用到照明灯进行照明辅助,方便工作人员观察测量结果,但传统的照明灯体积都比较大,需要配合支撑架进行使用,导致使用时不方便随时携带,而现有的工程测量用照明灯不方便佩戴在身上,使用便利性有待提高了,现在急需一种方便佩戴的工程测量用照明灯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佩戴的工程测量用照明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方便佩戴在手臂上,便于使用,实用性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方便佩戴的工程测量用照明灯,包括LED发光灯体、透明前壳、限位筒以及方便佩戴使用机构,所述LED发光灯体前侧安装有透明前壳,所述LED发光灯体下侧安装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下侧设置有方便佩戴使用机构,所述方便佩戴使用机构包括可调座、弧形座、左松紧带、第一魔术贴、右松紧带、定位转杆、电源开关、后壳体、盖板、锂电池以及充电插座,所述透明前壳后端面安装有后壳体,所述后壳体后端面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后端面安装有充电插座,所述后壳体内部后侧卡装有锂电池,所述后壳体后端面下侧安装有电源开关,所述后壳体下端面安装有可调座,所述限位筒内部后侧啮合有定位转杆,所述限位筒下端面安装有弧形座,所述弧形座左端面安装有左松紧带,所述左松紧带右端面下侧缝制有第一魔术贴,所述弧形座右端面安装有右松紧带。进一步地,所述左松紧带左端面上侧安装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安装有两组,且两组固定片规格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右松紧带右端面下侧放置有第二魔术贴。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座下端面粘贴有防滑胶垫,所述弧形座下端面为圆形。进一步地,所述LED发光灯体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相连接,所述电源开关通过导线与锂电池输出端相连接,所述锂电池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充电插座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为可拆装结构,所述后壳体内部下侧开设有穿线孔,所述定位转杆环形侧面设有外螺纹,所述限位筒内部后侧设有内螺纹,且内螺纹与外螺纹相啮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方便佩戴的工程测量用照明灯,因本技术添加了可调座、弧形座、左松紧带、第一魔术贴、右松紧带、定位转杆、电源开关、后壳体、盖板、锂电池以及充电插座,该设计方便把照明灯佩戴在手臂上,便于携带和使用,解决了原有照明灯不方便佩戴使用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方便佩戴使用效果。因左松紧带左端面上侧安装有固定片,固定片安装有两组,且两组固定片规格相同,固定片方便对左松紧带和右松紧带进行安装固定,因右松紧带右端面下侧放置有第二魔术贴,该设计方便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粘连,进而对左松紧带和右松紧带进行粘连固定,因弧形座下端面粘贴有防滑胶垫,弧形座下端面为圆形,该设计提高了弧形座佩戴舒适性和防滑能力,本技术结构合理,方便佩戴在手臂上,便于使用,实用性强。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方便佩戴的工程测量用照明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方便佩戴的工程测量用照明灯中方便佩戴使用机构的局部正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方便佩戴的工程测量用照明灯中方便佩戴使用机构的右视剖面图;图中:1-LED发光灯体、2-透明前壳、3-限位筒、4-方便佩戴使用机构、41-可调座、42-弧形座、43-左松紧带、44-第一魔术贴、45-右松紧带、46-定位转杆、47-电源开关、48-后壳体、49-盖板、411-锂电池、412-充电插座、431-固定片、451-第二魔术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佩戴的工程测量用照明灯,包括LED发光灯体1、透明前壳2、限位筒3以及方便佩戴使用机构4,LED发光灯体1前侧安装有透明前壳2,LED发光灯体1下侧安装有限位筒3,限位筒3下侧设置有方便佩戴使用机构4。方便佩戴使用机构4包括可调座41、弧形座42、左松紧带43、第一魔术贴44、右松紧带45、定位转杆46、电源开关47、后壳体48、盖板49、锂电池411以及充电插座412,透明前壳2后端面安装有后壳体48,后壳体48后端面安装有盖板49,盖板49后端面安装有充电插座412,后壳体48内部后侧卡装有锂电池411,后壳体48后端面下侧安装有电源开关47,后壳体48下端面安装有可调座41,限位筒3内部后侧啮合有定位转杆46,限位筒3下端面安装有弧形座42,弧形座42左端面安装有左松紧带43,左松紧带43右端面下侧缝制有第一魔术贴44,弧形座42右端面安装有右松紧带45,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照明灯不方便佩戴使用的问题。左松紧带43左端面上侧安装有固定片431,固定片431安装有两组,且两组固定片431规格相同,固定片431方便对左松紧带43和右松紧带45进行安装固定,右松紧带45右端面下侧放置有第二魔术贴451,该设计方便第一魔术贴44和第二魔术贴451粘连,进而对左松紧带43和右松紧带45进行粘连固定,弧形座42下端面粘贴有防滑胶垫,弧形座42下端面为圆形,该设计提高了弧形座42佩戴舒适性和防滑能力。LED发光灯体1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47相连接,电源开关47通过导线与锂电池411输出端相连接,锂电池411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充电插座412相连接,该设计方便通过电源开关47对LED发光灯体1进行开关,盖板49为可拆装结构,后壳体48内部下侧开设有穿线孔,定位转杆46环形侧面设有外螺纹,限位筒3内部后侧设有内螺纹,且内螺纹与外螺纹相啮合,穿线孔方便外界导线穿插,内螺纹和外螺纹方便定位转杆46对可调座41进行定位。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工作人员先将弧形座42搁置在手臂上端面适当位置,然后对左松紧带43和右松紧带45进行捆绑,并通过第一魔术贴44和第二魔术贴451对左松紧带43和右松紧带45进行粘连,从而把弧形座42固定在工作人员手臂上,在使用时,通过电源开关47便可以使LED发光灯体1通电发光进行照明,当需要对LED发光灯体1高低位置进行调节时,松开定位转杆46便可以对可调座41高度位置进行调节,与此同时,也可以对可调座41进行转动,对LED发光灯体1左右照射角度进行调节,调节至所需位置后再拧紧定位转杆46,当需要把弧形座42从手臂上拆卸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佩戴的工程测量用照明灯,包括LED发光灯体、透明前壳、限位筒以及方便佩戴使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灯体前侧安装有透明前壳,所述LED发光灯体下侧安装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下侧设置有方便佩戴使用机构;/n所述方便佩戴使用机构包括可调座、弧形座、左松紧带、第一魔术贴、右松紧带、定位转杆、电源开关、后壳体、盖板、锂电池以及充电插座,所述透明前壳后端面安装有后壳体,所述后壳体后端面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后端面安装有充电插座,所述后壳体内部后侧卡装有锂电池,所述后壳体后端面下侧安装有电源开关,所述后壳体下端面安装有可调座,所述限位筒内部后侧啮合有定位转杆,所述限位筒下端面安装有弧形座,所述弧形座左端面安装有左松紧带,所述左松紧带右端面下侧缝制有第一魔术贴,所述弧形座右端面安装有右松紧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佩戴的工程测量用照明灯,包括LED发光灯体、透明前壳、限位筒以及方便佩戴使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灯体前侧安装有透明前壳,所述LED发光灯体下侧安装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下侧设置有方便佩戴使用机构;
所述方便佩戴使用机构包括可调座、弧形座、左松紧带、第一魔术贴、右松紧带、定位转杆、电源开关、后壳体、盖板、锂电池以及充电插座,所述透明前壳后端面安装有后壳体,所述后壳体后端面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后端面安装有充电插座,所述后壳体内部后侧卡装有锂电池,所述后壳体后端面下侧安装有电源开关,所述后壳体下端面安装有可调座,所述限位筒内部后侧啮合有定位转杆,所述限位筒下端面安装有弧形座,所述弧形座左端面安装有左松紧带,所述左松紧带右端面下侧缝制有第一魔术贴,所述弧形座右端面安装有右松紧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佩戴的工程测量用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娜
申请(专利权)人:刘东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