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全自动实时降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610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施工全自动实时降尘系统,降低隧道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一种隧道施工全自动实时降尘系统,包括隧道通风机,其还包括除尘单元,除尘单元包括支撑架、水幕吸尘装置和位置调整单元,其中:支撑架,固定安装在隧道壁上;水幕吸尘装置,设置在支撑架,进口设有第一粉尘浓度传感器,出口分别设有第二粉尘浓度传感器;位置调整单元,用于调整水幕吸尘装置在隧道壁上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施工全自动实时降尘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降尘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施工全自动实时降尘系统,适用于在建隧道的除尘装置,属于环保除尘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路隧道、铁路隧道、水工隧洞等被提上了日程。钻爆法因其灵活、快速和高效的特点,已成为目前隧道施工的主要方法。然而钻爆法在隧道钻孔、爆破、隧道弃碴装运、喷射混凝土、现场钢筋焊接、防水层焊接、衬砌混凝土施工等施工工序中会产生大量粉尘污染。由于隧道是一个封闭环境,如果粉尘不及时排出会严重影响隧道施工和人员的健康,同时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如何有效降低隧道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隧道内的除尘往往是通过隧道通风机压入干净空气到掌子面附近,通过气压原理引起空气流动,将污浊的包含粉尘的空气排出洞外。这种除尘方式除尘效率低,每次除尘都会导致隧道内尘土弥漫,同时会造成二次污染,不符合环保的要求。一部分隧洞通过水幕降尘的方式将粉尘液化,但往往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同时造成隧道内积水过多,影响其他工序的进行。还有的是通过移动式除尘设备进行除尘,这种方式除尘效果较好,但不能做到实时除尘,同一时间只能做到单点除尘,而且往来通行比较笨重,会影响其他工程车辆的通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隧道施工全自动实时降尘系统,降低隧道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隧道施工全自动实时降尘系统,包括隧道通风机,其还包括除尘单元,除尘单元包括支撑架、水幕吸尘装置和位置调整单元,其中:支撑架,固定安装在隧道壁上;水幕吸尘装置,设置在支撑架,进口设有第一粉尘浓度传感器,出口分别设有第二粉尘浓度传感器;位置调整单元,用于调整水幕吸尘装置在隧道壁上的位置。所述隧道全自动实时降尘系统优选方案,水幕吸尘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扩吸口、吸尘仓、导流仓和净尘仓,扩吸口四周设置有第一粉尘浓度传感器,净尘仓内设置有水幕喷头和第二粉尘浓度传感器,吸尘仓内设置有涡轮固定连杆、设置在涡轮固定连杆上的涡轮电机和涡轮电机驱动的涡轮旋桨。所述隧道全自动实时降尘系统优选方案,位置调整单元包括横向液压杆、上置液压杆和下置液压杆,水幕除尘装置头部与横向液压杆一端连接,另一端通过上置液压杆和下置液压杆与隧道洞壁连接。所述隧道全自动实时降尘系统优选方案,第一粉尘浓度传感器布设在沿扩吸口圆周方向均布。所述隧道全自动实时降尘系统优选方案,导流仓和净尘仓之间设置有防倒流颈圈。所述隧道全自动实时降尘系统优选方案,支撑架包括三角支撑台和固定柱,三角支撑台设置在隧道壁上,固定柱设置在三角支撑台和隧道壁之间。所述隧道全自动实时降尘系统优选方案,导流仓由柔性、密封、防水材料制成。所述隧道全自动实时降尘系统优选方案,扩吸口呈锥形向前延伸。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隧道全自动实时除尘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隧道各个部位的粉尘浓度情况,并且可以进行全自动除尘操作,省却大量人力的消耗。2.安装于隧道壁上即可,安装方便,不占用隧道施工车辆或者其他线路的布设空间,并且可以与隧道施工现场常见的通风机进行协同工作,大大提高了除尘效率和除尘效果。3.采用自动化控制,节能省水,降低了除尘成本。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选定实施例的水幕吸尘装置左视图;图2是本技术选定实施例的水幕吸尘装置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选定实施例的水幕吸尘装置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选定实施例的除尘单元左视图;图5是本技术选定实施例的水幕吸尘装置正视图;图6是本技术选定实施例的水幕吸尘装置后视图;图7是本技术选定实施例安装在隧道内的工作示意图。上述各个图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仅作示意使用。其中:1扩吸口,2第一粉尘浓度传感器,3吸尘仓,4涡轮旋桨,5涡轮电机,6导流仓,7净尘仓,8水幕喷头,9水幕吸尘装置,10涡轮固定连杆,11防倒流颈圈,12传感器固定连杆,13第二粉尘浓度传感器,14固定柱,15三角支撑台,16横向液压杆,17上置液压杆,18下置液压杆,19隧道壁,20纵向除尘单元,21隧道通风机,22通风机气流方向,23吸尘气流方向,24水流方向,25两侧排水沟,26隧道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一种隧道施工全自动实时降尘系统,包括隧道通风机21,其还包括除尘单元20,除尘单元包括支撑架、水幕吸尘装置9和位置调整单元,其中:支撑架固定安装在隧道壁19上,支撑架包括三角支撑台15和固定柱14,三角支撑台15设置在隧道壁19上,固定柱14设置在三角支撑台15和隧道壁19之间;水幕吸尘装置9设置在支撑架,进口设有第一粉尘浓度传感器2,出口分别设有第二粉尘浓度传感器13;位置调整单元用于调整水幕吸尘装置9在隧道壁19上的位置。本实施例中,水幕吸尘装置9包括依次设置的扩吸口1、吸尘仓3、导流仓6和净尘仓7,各个部分密封连接,导流仓6和净尘仓7之间设置有防倒流颈圈11以可以防止净尘仓内水幕喷头喷出的水流向导流仓,扩吸口四周设置有第一粉尘浓度传感器2;净尘仓7内设置有水幕喷头8和第二粉尘浓度传感器13用于进行除尘操作和除尘效果监测工作,第二粉尘浓度传感器13通过传感器固定连杆12设置在隧道壁19上,吸尘仓3内设置有涡轮固定连杆10、设置在涡轮固定连杆10上的涡轮电机5和涡轮电机5驱动的涡轮旋桨4,涡轮电机5带动涡轮旋桨4发生旋转,完成吸尘操作。当第一粉尘浓度传感器2监测到的粉尘浓度均在允许值以下时,水幕吸尘装置9处于待机状态,涡轮旋桨4、水幕喷头8和各个液压杆均不工作;当某个第一粉尘浓度传感器2监测到粉尘浓度超过安全值时,各部分协同工作,直至将粉尘浓度降低到允许值以下,第二粉尘浓度传感器13可以实时监测通行气体的粉尘浓度,当粉尘浓度超过允许值时会将信号传递给水幕喷头8,增加水幕喷头喷水量,提高除尘效果,直至通行气体中的粉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施工全自动实时降尘系统,包括隧道通风机,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除尘单元,除尘单元包括支撑架、水幕吸尘装置(9)和位置调整单元,其中:/n支撑架,固定安装在隧道壁(19)上;/n水幕吸尘装置(9),设置在支撑架,进口设有第一粉尘浓度传感器(2),出口分别设有第二粉尘浓度传感器(13);/n位置调整单元,用于调整水幕吸尘装置(9)在隧道壁(19)上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施工全自动实时降尘系统,包括隧道通风机,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除尘单元,除尘单元包括支撑架、水幕吸尘装置(9)和位置调整单元,其中:
支撑架,固定安装在隧道壁(19)上;
水幕吸尘装置(9),设置在支撑架,进口设有第一粉尘浓度传感器(2),出口分别设有第二粉尘浓度传感器(13);
位置调整单元,用于调整水幕吸尘装置(9)在隧道壁(19)上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全自动实时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水幕吸尘装置(9)包括依次设置的扩吸口(1)、吸尘仓(3)、导流仓(6)和净尘仓(7),扩吸口四周设置有第一粉尘浓度传感器(2),净尘仓(7)内设置有水幕喷头(8)和第二粉尘浓度传感器(13),吸尘仓(3)内设置有涡轮固定连杆(10)、设置在涡轮固定连杆(10)上的涡轮电机(5)和涡轮电机(5)驱动的涡轮旋桨(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全自动实时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位置调整单元包括横向液压杆(16)、上置液压杆(17)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忠强贺鹏李涛王刚曹喜雷丁建峰苏子龙焦方明王凤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