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系统、方法及终端接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6004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系统、方法及终端接入方法,包括:中心控制单元对各站点进行配置,生成预设个第一级小区;利用升空站点对预设个第一级小区进行覆盖扩展和补偿;根据本站点的信号处理能力和信道容量,利用蜂窝化技术构建预设个第二级小区,每个二级小区只与同站点的第一级小区互相配置邻区,形成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临时部署专用网络,无法预设小区关系与相关参数的问题。采用两级子网架构,第一级合为一个相同的小区,与各自站点的二级小区预先配置邻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系统、方法及终端接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
,具体地,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系统、方法及终端接入方法。具体是指在专用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专用基站或电台,在非预设条件情况下,快速组成非永久性的网络的方法,该网络具备机动性。本方法适用于移动通信技术组织和运行专用网络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公用移动通信系统,采用蜂窝式小区组网架构,通过若干个覆盖有限的小区交叠延展,实现对一定区域的连续覆盖,保证终端在该区域能够完成指定的各种业务,而不受自身位置变化和移动的影响。为了实现组网,需要预先定义各个基站的位置以及小区的方向,并根据小区间的地理邻接关系,在系统中配置邻区和切换关系参数。其工作的前提是基站和小区之间是相对静止的,邻区关系无需动态调整。专用移动通信网络,与公共移动通信系统部署环境差异很大,没有固定的站址、机房等基础设施,基站、传输等设备实体处于机动状态。网络及覆盖需求往往是变动和临时性,且根据作业的需要,还会发生整体性的移动,即通常所说的“动中通”场景。在使用中,基站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固定,带来小区之间邻区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中心控制单元对各站点进行配置,生成预设个第一级小区;/n利用升空站点对预设个第一级小区进行覆盖扩展和补偿;/n根据本站点的信号处理能力和信道容量,利用蜂窝化技术构建预设个第二级小区,每个第二级小区只与同站点的第一级小区互相配置邻区,形成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心控制单元对各站点进行配置,生成预设个第一级小区;
利用升空站点对预设个第一级小区进行覆盖扩展和补偿;
根据本站点的信号处理能力和信道容量,利用蜂窝化技术构建预设个第二级小区,每个第二级小区只与同站点的第一级小区互相配置邻区,形成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小区采用相同的信道配置和相同的编号,构架同一性子网;并给第一级小区配置邻区序列,第二级小区与邻区序列相对应,每个站点小区采用相同的标号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小区采用不同于第一级小区的频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小区与所述第一级小区组成容量接收子网络,每个第二级小区只与同站的第一级小区相互配置邻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小区包括1个或多个第二级小区;所述第二级小区只有一个第一级小区。


6.一种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M1:中心控制单元对各站点进行配置,生成预设个第一级小区;
步骤M2:利用升空站点对预设个第一级小区进行覆盖扩展和补偿;
步骤M3:根据本站点的信号处理能力和信道容量,利用蜂窝化技术构建预设个第二级小区,每个第二级小区只与同站点的第一级小区互相配置邻区,形成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小区采用相同的信道配置和相同的编号,构架同一性子网;并给第一级小区配置邻区序列,第二级小区与邻区序列相对应,每个站点小区采用相同的标号序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小宇郝学坤袁宏伟马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