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箱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001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箱门锁,包括:外壳,连接在箱门上,外壳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安装孔和避让孔;锁架,穿设在安装孔内;锁舌,可活动地穿设在锁架上,驱动部穿设在锁架内,连接部的第一端与驱动部可枢转地连接,连接部和驱动部之间的枢转轴线垂直于连接部的轴线,连接部的第二端伸出避让孔并与锁止部连接,转动驱动部驱动锁止部转动以使锁止部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锁止部处于锁止位置时,锁止部和外壳的外壁之间具有锁止缝;弹性件,设置在连接部和外壳的内壁之间,弹性件向连接部施加弹力,以使锁止部保持在锁止位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转舌上的螺栓很容易松动,导致门锁的开合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线端子箱门锁
本技术涉及安全工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线端子箱门锁。
技术介绍
目前变电站端子箱上设置有锁,锁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锁芯及位于锁芯内的锁眼。其中,锁芯包括转舌锁或不锈钢执手锁。上述类型的门锁设计繁琐、结构复杂。变电站端子箱安装在户外,锁眼、锁芯密封性差,很容易被雨水沙尘堵塞、生锈、腐蚀,寿命极短,不耐用。固定转舌锁或不锈钢执手锁中的转舌的螺栓很容易松动,门锁的开合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端子箱门锁,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转舌上的螺栓很容易松动,导致门锁的开合困难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箱门锁,包括:外壳,连接在箱门上,外壳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安装孔和避让孔;锁架,穿设在安装孔内;锁舌,可活动地穿设在锁架上,锁舌包括驱动部和锁止部及连接在驱动部和锁止部之间的连接部,驱动部穿设在锁架内,连接部的第一端与驱动部可枢转地连接,连接部和驱动部之间的枢转轴线垂直于连接部的轴线,连接部的第二端伸出避让孔并与锁止部连接,转动驱动部驱动锁止部转动以使锁止部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锁止部处于锁止位置时,锁止部和外壳的外壁之间具有锁止缝;弹性件,设置在连接部和外壳的内壁之间,弹性件向连接部施加弹力,以使锁止部保持在锁止位置。进一步地,连接部的第二端与锁止部通过焊接或者螺接连接。进一步地,锁舌还包括设置在连接部的第一端上的第一枢转孔、设置在驱动部上的第二枢转孔以及穿设在第一枢转孔和第二枢转孔内的枢转轴。进一步地,驱动部包括驱动本体和设置在驱动本体上的第一凸出部,锁舌还包括设置在连接部的第一端上的第二凸出部及设置在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之间的接触平面,第一枢转孔设置在第二凸出部上,第二枢转孔设置在第一凸出部上。进一步地,锁舌还包括设置在连接部的第一端和驱动部之间的枢转孔和枢转件,枢转孔和枢转件中的一个设置在连接部的第一端上,另一个设置在驱动部上。进一步地,弹性件为设置在连接部下方的拉簧,拉簧包括拉簧本体、连接在拉簧本体的第一端上的第一套环及连接在拉簧本体的第二端上的第二套环,第一套环套设在连接部上,接线端子箱门锁还包括设置在外壳的内侧壁上的第一支撑柱,第二套环套设在第一支撑柱上。进一步地,弹性件为设置在连接部上方的压簧,接线端子箱门锁还包括设置在外壳的内顶壁上的第二支撑柱,压簧套设在第二支撑柱上。进一步地,锁止部的截面呈三角形,三角形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垂直设置,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之间呈锐角夹角,第二侧边与连接部的外表面平齐,第一侧边与外壳的外壁面之间具有锁止缝。进一步地,接线端子箱门锁还包括设置在驱动部上的锁孔及与锁孔配合的钥匙。进一步地,接线端子箱门锁还包括连接在箱门上的固定架,固定架压住外壳并固定在箱门上。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箱门可枢转地与门框连接。接线端子箱门锁包括:外壳、锁架、锁舌和弹性件。外壳连接在箱门上,外壳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安装孔和避让孔。锁架穿设在安装孔内。锁舌可活动地穿设在锁架上,锁舌可以与门框上的止挡臂配合,实现箱门的开关。止挡臂水平设置,止挡臂的延伸方向与锁舌的轴线相垂直。锁舌包括驱动部和锁止部及连接在驱动部和锁止部之间的连接部。驱动部穿设在锁架内,连接部的第一端与驱动部可枢转地连接,连接部和驱动部之间的枢转轴线垂直于连接部的轴线,连接部的第二端伸出避让孔并与锁止部连接。转动驱动部驱动锁止部转动以使锁止部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锁止部处于锁止位置时,锁止部和外壳的外壁之间具有锁止缝。此时,锁止部和外壳的外壁之间在形成锁止缝和不形成锁止缝之间变换。锁止部和外壳的外壁之间不形成锁止缝时,锁止部自然地与止挡臂脱离。弹性件设置在连接部和外壳的内壁之间,弹性件向连接部施加弹力,以使锁止部保持在所述锁止位置,此时,止挡臂位于锁止缝内。锁止部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进行切换的过程中,止挡臂向锁止部施加推力,使得连接部摆动带动驱动部转动,能够轻松地避开止挡臂,同时弹性件拉住或者压住连接部,能够减缓锁止部与止挡臂碰撞时产生的振动,防止锁止部相对于连接部发生松动。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转舌上的螺栓很容易松动,导致门锁的开合困难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接线端子箱门锁的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接线端子箱门锁的后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的接线端子箱门锁的主视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的接线端子箱门锁的驱动部的主视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1的接线端子箱门锁的连接部的俯视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1的接线端子箱门锁的锁架的主视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1的接线端子箱门锁的弹性件的主视示意图;图8示出了图1的接线端子箱门锁的固定架的主视示意图;图9示出了图1的接线端子箱门锁的钥匙的主视示意图;以及图10示出了图1的接线端子箱门锁的钥匙的俯视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外壳;11、安装孔;12、避让孔;20、锁架;30、锁舌;31、驱动部;311、驱动本体;312、第一凸出部;32、锁止部;321、第一侧边;322、第二侧边;323、第三侧边;33、连接部;331、第二凸出部;34、第一枢转孔;35、第二枢转孔;36、枢转轴;37、接触平面;40、弹性件;41、拉簧本体;42、第一套环;43、第二套环;51、锁孔;52、钥匙;60、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线端子箱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10),连接在箱门上,所述外壳(10)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安装孔(11)和避让孔(12);/n锁架(20),穿设在所述安装孔(11)内;/n锁舌(30),可活动地穿设在所述锁架(20)上,所述锁舌(30)包括驱动部(31)和锁止部(32)及连接在所述驱动部(31)和所述锁止部(32)之间的连接部(33),所述驱动部(31)穿设在所述锁架(20)内,所述连接部(33)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部(31)可枢转地连接,所述连接部(33)和所述驱动部(31)之间的枢转轴线垂直于所述连接部(33)的轴线,所述连接部(33)的第二端伸出所述避让孔(12)并与所述锁止部(32)连接,转动所述驱动部(31)驱动所述锁止部(32)转动以使所述锁止部(32)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所述锁止部(32)处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锁止部(32)和所述外壳(10)的外壁之间具有锁止缝;/n弹性件(40),设置在所述连接部(33)和所述外壳(10)的内壁之间,所述弹性件(40)向所述连接部(33)施加弹力,以使锁止部(32)保持在所述锁止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端子箱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0),连接在箱门上,所述外壳(10)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安装孔(11)和避让孔(12);
锁架(20),穿设在所述安装孔(11)内;
锁舌(30),可活动地穿设在所述锁架(20)上,所述锁舌(30)包括驱动部(31)和锁止部(32)及连接在所述驱动部(31)和所述锁止部(32)之间的连接部(33),所述驱动部(31)穿设在所述锁架(20)内,所述连接部(33)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部(31)可枢转地连接,所述连接部(33)和所述驱动部(31)之间的枢转轴线垂直于所述连接部(33)的轴线,所述连接部(33)的第二端伸出所述避让孔(12)并与所述锁止部(32)连接,转动所述驱动部(31)驱动所述锁止部(32)转动以使所述锁止部(32)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所述锁止部(32)处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锁止部(32)和所述外壳(10)的外壁之间具有锁止缝;
弹性件(40),设置在所述连接部(33)和所述外壳(10)的内壁之间,所述弹性件(40)向所述连接部(33)施加弹力,以使锁止部(32)保持在所述锁止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箱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3)的第二端与所述锁止部(32)通过焊接或者螺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箱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3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33)的第一端上的第一枢转孔(34)、设置在所述驱动部(31)上的第二枢转孔(35)以及穿设在所述第一枢转孔(34)和所述第二枢转孔(35)内的枢转轴(3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端子箱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31)包括驱动本体(311)和设置在所述驱动本体(311)上的第一凸出部(312),所述锁舌(3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33)的第一端上的第二凸出部(331)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凸出部(312)和所述第二凸出部(331)之间的接触平面(37),所述第一枢转孔(34)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束楠陈军强田洪滨马振刚余鑫昌张永海马俊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南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