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通风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89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物通风井结构,包括地下室浇筑顶面(1),地下室浇筑顶面(1)上设置有一个通风管道(2),通风管道(2)穿过地下室浇筑顶面(1),通风管道(2)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地下室浇筑顶面(1);所述通风管道(2)的上端封闭,通风管道(2)的上段一侧设置有通风口(6),地下室浇筑顶面(1)上设置有防水风管(7),防水风管(7)位于通风管道(2)的一侧,防水风管(7)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地下室浇筑顶面(1),防水风管(7)的上端封闭,防水风管(7)的下端放置于地下室浇筑顶面(1)上并与地下室浇筑顶面(1)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物通风井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通风井结构,属于建筑领域。
技术介绍
利用地下空间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性化地下空间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相比地上建筑,目前地下空间环境过于依赖机械通风,为了降低能耗以及地下室的噪音,因此地下室自然通风井道被广泛应用。现有的地下室通风井的进风口一般设置于通风井的顶端或者上段侧部,在雨水天气较容易进水,使得雨水沿通风井进入到地下空间内,使得地下空间地面积水,影响地下空间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地下室通风井的进风口一般设置于通风井的顶端或者上段侧部,在雨水天气较容易进水,使得雨水沿通风井进入到地下空间内,使得地下空间地面积水,影响地下空间的使用”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物通风井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物通风井结构,包括地下室浇筑顶面,地下室浇筑顶面上设置有一个通风管道,通风管道穿过地下室浇筑顶面,通风管道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地下室浇筑顶面;所述通风管道的上端封闭,通风管道的上段一侧设置有通风口,地下室浇筑顶面上设置有防水风管,防水风管位于通风管道的一侧,防水风管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地下室浇筑顶面,防水风管的上端封闭,防水风管的下端放置于地下室浇筑顶面上并与地下室浇筑顶面固定,防水风管的一侧开口,防水风管的开口端贴合于通风管道的表面上,通风管道内部通过通风口与防水风管内部连通;所述防水风管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外部风口,外部风口内设置有外部防虫网。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风井由通风管道和防水风管组成,将通风管道的通风口设置于通风管道的上段一侧并朝向防水风管内,通过防水风管遮盖防止雨水进入到通风管道内。在通风时,空气经由防水风管上的外部风口进入到防水风管内,然后经过通风口进入到通风管道内进而进入地下空间。外部风口内的外部防虫网能够防止杂物、昆虫、小动物经由外部风口进入到防水风管、通风管道和地下空间。本申请中的通风管道和防水风管可以使用混凝土浇筑或者使用空心砖砌筑,实际情况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优化的,上述建筑物通风井结构,所述通风管道的一端穿过地下室浇筑顶面并固定连接有漫射镜,通风管道的另一端开口设置并固定连接有采光板;通风管道上设置有若干通孔,通孔位于地下室浇筑顶面下方;所述通风管道内套接有导光管,导光管与通风管道内壁贴合并胶粘固定。本申请中,在通风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了漫射镜、采光板,并在通风管道的内壁上设置了导光管,采光板采集自然光并将自然光投射入通风管道内,自然光通过导光管的反射投射到漫射镜上,漫射镜通过漫射作用将自然光在地下空间的天花板上进行漫射,使得地下空间内能够使用自然光进行采光。优化的,上述建筑物通风井结构,所述通风口内设置有内部防虫网,外部风口的内部底端与地下室浇筑顶面的距离小于通风口的内部底端与地下室浇筑顶面的距离。本申请中,在通风口内设置了内部防虫网,内部防虫网与外部防虫网配合,防止杂物、昆虫、小动物进入到地下空间。通风口的高度高于外部风口,能够防止通过外部风口进入到防水风管内的雨水进入到通风管道,进而防止雨水进入到地下空间。优化的,上述建筑物通风井结构,所述通风管道、防水风管的表面上贴合有沥青防水卷材层,沥青防水卷材层的下端折弯后贴合于地下室浇筑顶面的表面上。本申请中,在通风管道、防水风管的表面上铺贴沥青防水卷材层,通过沥青防水卷材层提高通风管道、防水风管表面的放水性。沥青防水卷材层的下端折弯后贴合于地下室浇筑顶面的表面上,降低沥青防水卷材层与地下室浇筑顶面表面之间的缝隙,提高防水性。优化的,上述建筑物通风井结构,所述地下室浇筑顶面上设置有环形的下部固定环,下部固定环的横截面为L型,通风管道、防水风管设置于下部固定环内,下部固定环的内环面贴合于通风管道、防水风管的外表面上,下部固定环的底端面贴合于沥青防水卷材层的下端折弯表面上并与地下室浇筑顶面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下部固定环的底端面与沥青防水卷材层紧压接触。本申请中,通过下部固定环将沥青防水卷材层压于地下室浇筑顶面的上表面上,通过下部固定环的固定和挤压增加沥青防水卷材层与地下室浇筑顶面表面的接触压力,进一步减小沥青防水卷材层与地下室浇筑顶面表面之间的缝隙,提高防水性。下部固定环套于通风管道、防水风管上,提高了通风管道、防水风管与地下室浇筑顶面的连接处的强度。优化的,上述建筑物通风井结构,所述地下室浇筑顶面表面上贴合有上部沥青防水层,上部沥青防水层的端部折弯后贴合于下部固定环的表面上。本申请中,通过上部沥青防水层提高地下室浇筑顶面表面的防水性,上部沥青防水层的端部折弯贴合于下部固定环的表面上,提高上部沥青防水层端部的高度,防止雨水漫过上部沥青防水层的端部流淌到地下室浇筑顶面表面。优化的,上述建筑物通风井结构,所述沥青防水卷材层、上部沥青防水层表面上覆盖有混凝土保护层。本申请中,通过混凝土保护层保护沥青防水卷材层、上部沥青防水层,防止沥青防水卷材层、上部沥青防水层受到损坏,并且方便后期进行饰面装饰操作。优化的,上述建筑物通风井结构,所述采光板与通风管道的端部之间设置有采光板固定组件,采光板固定组件包括环形的上部板和环形的下部板,采光板位于上部板、下部板之间并通过密封胶与上部板、下部板胶粘密封;下部板与通风管道的端部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固定。本申请中,使用上部板、下部板对采光板进行夹持,上部板、下部板与采光板之间使用密封胶密封防水,下部板与通风管道的端部使用密封胶密封防水,防止雨水从采光板处进入到通风管道内。优化的,上述建筑物通风井结构,所述上部板上设置有环形的上部固定板,下部板上设置有环形的下部固定板,下部固定板套接于通风管道的端部,上部固定板套接于下部固定板外,上部固定板、下部固定板通过螺栓与通风管道的端部固定。本申请中,使用上部固定板、下部固定板将上部板、下部板固定于通风管道的端部,使得采光板与通风管道的连接牢固,防止采光板发生移动。优化的,上述建筑物通风井结构,所述漫射镜与通风管道的端部之间设置有漫射镜固定组件,漫射镜固定组件包括环形的漫射镜固定板,漫射镜设置于漫射镜固定板与通风管道的端部之间,漫射镜与漫射镜固定板、通风管道之间通过密封胶胶粘密封;所述漫射镜固定板上设置有环形的套接板,套接板套接于通风管道的端部并通过螺栓与通风管道的端部固定。本申请中,使用漫射镜固定板、套接板将漫射镜固定于通风管道的端部,漫射镜与漫射镜固定板、通风管道之间使用密封胶胶粘固定,提高了密封性。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风井由通风管道和防水风管组成,将通风管道的通风口设置于通风管道的上段一侧并朝向防水风管内,通过防水风管遮盖防止雨水进入到通风管道内。在通风时,空气经由防水风管上的外部风口进入到防水风管内,然后经过通风口进入到通风管道内进而进入地下空间。外部风口内的外部防虫网能够防止杂物、昆虫、小动物经由外部风口进入到防水风管、通风管道和地下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物通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室浇筑顶面(1),地下室浇筑顶面(1)上设置有一个通风管道(2),通风管道(2)穿过地下室浇筑顶面(1),通风管道(2)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地下室浇筑顶面(1);所述通风管道(2)的上端封闭,通风管道(2)的上段一侧设置有通风口(6),地下室浇筑顶面(1)上设置有防水风管(7),防水风管(7)位于通风管道(2)的一侧,防水风管(7)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地下室浇筑顶面(1),防水风管(7)的上端封闭,防水风管(7)的下端放置于地下室浇筑顶面(1)上并与地下室浇筑顶面(1)固定,防水风管(7)的一侧开口,防水风管(7)的开口端贴合于通风管道(2)的表面上,通风管道(2)内部通过通风口(6)与防水风管(7)内部连通;所述防水风管(7)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外部风口(8),外部风口(8)内设置有外部防虫网(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通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室浇筑顶面(1),地下室浇筑顶面(1)上设置有一个通风管道(2),通风管道(2)穿过地下室浇筑顶面(1),通风管道(2)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地下室浇筑顶面(1);所述通风管道(2)的上端封闭,通风管道(2)的上段一侧设置有通风口(6),地下室浇筑顶面(1)上设置有防水风管(7),防水风管(7)位于通风管道(2)的一侧,防水风管(7)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地下室浇筑顶面(1),防水风管(7)的上端封闭,防水风管(7)的下端放置于地下室浇筑顶面(1)上并与地下室浇筑顶面(1)固定,防水风管(7)的一侧开口,防水风管(7)的开口端贴合于通风管道(2)的表面上,通风管道(2)内部通过通风口(6)与防水风管(7)内部连通;所述防水风管(7)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外部风口(8),外部风口(8)内设置有外部防虫网(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通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2)的一端穿过地下室浇筑顶面(1)并固定连接有漫射镜(4),通风管道(2)的另一端开口设置并固定连接有采光板(3);通风管道(2)上设置有若干通孔,通孔位于地下室浇筑顶面(1)下方;所述通风管道(2)内套接有导光管(5),导光管(5)与通风管道(2)内壁贴合并胶粘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通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6)内设置有内部防虫网(10),外部风口(8)的内部底端与地下室浇筑顶面(1)的距离小于通风口(6)的内部底端与地下室浇筑顶面(1)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通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2)、防水风管(7)的表面上贴合有沥青防水卷材层(12),沥青防水卷材层(12)的下端折弯后贴合于地下室浇筑顶面(1)的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物通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浇筑顶面(1)上设置有环形的下部固定环(11),下部固定环(11)的横截面为L型,通风管道(2)、防水风管(7)设置于下部固定环(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兆军程科赵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