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底盒及防水底盒固定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89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底盒及防水底盒固定总成。防水底盒包括:由土工膜制成的底板,所述底板各个边沿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折痕,任一所述第一折痕和与之对应的边沿同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折痕依次首尾相交限定出位于多个所述第一折痕内侧的内板和与多个所述第一折痕一一对应的多个翻折板,任一所述翻折板均位于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一折痕的外侧,多个所述翻折板沿多个所述第一折痕一一对应地折边限定出围合状的翻边。防水底盒固定总成包括由土工膜制成的底板和折边固定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水底盒及防水底盒固定总成,提供了一种避免多次开模的防水底盒,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底盒及防水底盒固定总成
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水
,尤其涉及一种防水底盒及防水底盒固定总成。
技术介绍
土工膜是以塑料薄膜作为防渗基材,物无纺布复合而成的土工防渗材料,作为高分子材料,土工膜具有比重较小、防水性好,适应变形能力高,耐腐蚀,耐低温的特性。现有技术中,卫生将作为经常用水的区域,对地面的防水性能要求较高,一般在卫生间的地面铺设防水底盒,专利技术人在实现专利技术创造的过程中发现,防水底盒大部分是ABS或者PP材质制成,底盒必须经过开模吸塑制成,每个模具一般仅适用于一种户型的卫生间,当改变户型时需要对底盒进行重新开模,具有成本高的缺陷。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底盒及防水底盒固定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避免多次开模的防水底盒,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提供的防水底盒,包括:由土工膜制成的底板,所述底板各个边沿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折痕,任一所述第一折痕和与之对应的边沿同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折痕依次首尾相交限定出位于多个所述第一折痕内侧的内板和与多个所述第一折痕一一对应的多个翻折板,任一所述翻折板均位于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一折痕的外侧,多个所述翻折板沿多个所述第一折痕一一对应地折边以沿着所述内板的边沿限定出围合状的翻边。可选地,任意两个相交的第一折痕限定出折点和位于所述折点外侧的边角,沿所述折点和所述折点对应的底板的顶角的连线方向在所述边角上设置第二折痕,所述边角沿所述第二折痕折边限定出收边角,所述收边角贴合设置在所述翻边上。可选地,所述收边角贴合设置在所述翻边的内侧。可选地,任一所述翻折板的宽度均为定值。可选地,折边后的所述翻折板垂直于所述内板。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防水底盒固定总成,包括由土工膜制成的底板和折边固定件;所述底板各个边沿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折痕,任一所述第一折痕和与之对应的边沿同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折痕依次首尾相交限定出位于多个所述第一折痕内侧的内板和与多个所述第一折痕一一对应的多个翻折板,任一所述翻折板均位于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一折痕的外侧,多个所述翻折板沿多个所述第一折痕一一对应地折边限定出围合状的翻边;所述折边固定件包括相连接卡接部和定位板,所述卡接部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定位板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卡接部上,折边后的所述翻折板嵌设在所述卡接槽中。可选地,任意两个相交的第一折痕限定出折点和位于所述折点外侧的边角,沿所述折点和所述折点对应的底板顶角的连线方向在所述边角上设置第二折痕,所述边角沿所述第二折痕折边限定出收边角,所述收边角贴合设置在所述翻边上;所述收边角和与所述收边角贴合设置的翻折板均嵌设在所述卡接槽内。可选地,所述收边角贴合设置在所述翻边的内侧。可选地,任一所述翻折板的宽度均为定值。可选地,折边后的所述翻折板垂直于所述内板。本技术提供的防水底盒及防水底盒固定总成,可以通过液压折弯机在裁切好的土工膜的边沿内侧压出多个收尾依次相交的第一折痕,每一个第一折痕和与之对应的边沿均限定出一个翻折板,每个翻折板均可以沿着对应的第一折痕翻折起,所有的翻折板均折边后可以沿着内板的边沿形成闭合的翻边结构而形成防水底盒,防水底盒通过上述过程制成,相比于现有技术,无需开模,降低了防水底盒的生产成本;折边的翻折板嵌设在卡接槽的内侧,定位板可以固定在墙面上,进而起到将柔性防水底盒与墙面相固定的效果,稳定可靠,简化了防水底盒安装在墙面上的步骤,提高了施工的效率。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以助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其中:图1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防水底盒未折边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防水底盒折边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折边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防水底盒固定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防水底盒,包括:由土工膜制成的底板1。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2,所述底板1各个边沿11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折痕14,任一所述第一折痕14和与之对应的边沿11同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折痕14依次首尾相交限定出位于多个所述第一折痕14内侧的内板12和与多个所述第一折痕14一一对应的多个翻折板17,任一所述翻折板17均位于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一折痕14的外侧,多个所述翻折板17沿多个所述第一折痕14一一对应地折边以沿着所述内板12的边沿限定出围合状的翻边18。如图1所示,底板1可以是四边形,翻边18沿着内板12围合设置形成四边形的防水底盒,第一折痕14可以和与之对应边沿11平行设置,以使翻折板17折边后的高度保持一致。本技术提供的防水底盒,可以通过液压折弯机在裁切好的土工膜的边沿11内侧压出多个收尾依次相交的第一折痕14,每一个第一折痕14和与之对应的边沿11均限定出一个翻折板17,每个翻折板17均可以沿着对应的第一折痕14沿同一方向翻折起,所有的翻折板17均折边后可以沿着内板12的边沿11形成闭合的翻边18结构而形成防水底盒,防水底盒通过上述过程制成,相比于现有技术,无需开模,降低了防水底盒的生产成本。可选的,任意两个相交的第一折痕14限定出折点15和位于所述折点15外侧的边角16,沿所述折点15和所述折点15对应的底板1的顶角13的连线方向在所述边角16上设置第二折痕2,所述边角16沿所述第二折痕2折边限定出收边角21,所述收边角21贴合设置在所述翻边18上。如图1至2所示,当底板1是四边形时,边角16也是四边形,边角16沿着第二折痕2折叠起形成三角形的收边角21,将收边角21贴合设置在翻边18上,可有效地对防水底盒的边角16进行防水,防止水从防水底盒的边角16中溢出。较佳的,所述收边角21贴合设置在所述翻边18的内侧。本实施例可以有效地将防水底盒中的水限定在翻边18的内侧,进一步地增加防水底盒的防水效果。可选的,任一所述翻折板17的宽度均为定值,即任一翻折板17上远离与之对应的第一折痕14的边和与之对应的第一折痕14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定值。本实施例可使所有翻折板17折边后与内板12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定值,以使翻边18等高设置,增加了防水底盒的防水效果。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过程,折边后的所述翻折板17垂直于所述内板12。本实施例可以增加折边后的翻折板17与内板12之间的竖直距离,有利于提高防水底盒的铺设深度,同时有利于翻边18贴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底盒,其特征在于,包括:/n由土工膜制成的底板,所述底板各个边沿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折痕,任一所述第一折痕和与之对应的边沿同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折痕依次首尾相交限定出位于多个所述第一折痕内侧的内板和与多个所述第一折痕一一对应的多个翻折板,任一所述翻折板均位于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一折痕的外侧,多个所述翻折板沿多个所述第一折痕一一对应地折边以沿着所述内板的边沿限定出围合状的翻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底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土工膜制成的底板,所述底板各个边沿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折痕,任一所述第一折痕和与之对应的边沿同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折痕依次首尾相交限定出位于多个所述第一折痕内侧的内板和与多个所述第一折痕一一对应的多个翻折板,任一所述翻折板均位于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一折痕的外侧,多个所述翻折板沿多个所述第一折痕一一对应地折边以沿着所述内板的边沿限定出围合状的翻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底盒,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交的第一折痕限定出折点和位于所述折点外侧的边角,沿所述折点和所述折点对应的底板的顶角的连线方向在所述边角上设置第二折痕,所述边角沿所述第二折痕折边限定出收边角,所述收边角贴合设置在所述翻边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边角贴合设置在所述翻边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底盒,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翻折板的宽度均为定值。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水底盒,其特征在于,折边后的所述翻折板垂直于所述内板。


6.一种防水底盒固定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土工膜制成的底板和折边固定件;
所述底板各个边沿的内侧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荣敏周东珊余广王金泉王可林显杨赵晖丁筱晓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