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803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连接节点,分别在第一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和第二装配式混凝土构件上设置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一倒T型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由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L型结构和所述第二L型结构构成,所述第一L型结构和所述第二L型结构间还存在间隙。在现场施工时,直接将所述倒T型结构插入设置在所述间隙中,所述倒T型结构与所述第一L型结构与所述第二L型结构固定连接。可以大量减少现场搭设支撑系统,并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同时,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连接节点在施工完成后仍然具有与现浇结构等同的刚度和承载力,满足“等同现浇”的原则。并且,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加简单,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连接节点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以工厂化生产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通过现场装配的方式设计建造的混凝土结构类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具有工业化水平高、便于冬期施工、减少施工现场施工作业量、减少材料消耗、减少工地扬尘和建筑垃圾等优点,它有利于实现提高建筑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减低成本、实现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目的。随着新建筑技术和材料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许多建筑工业化发达的国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经历了长期的实验和应用,现代化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产品已经可以高度集成建筑的各种功能,而且建筑的形式和构件非常精致。目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大多采用“等同现浇”的理念,又被称之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在装配式框架结构中,通常采用梁、柱预制节点现浇的施工方式。由于梁柱节点需要在施工现场现浇,因此这种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在节点区后浇混凝土达到强度前,框架结构体系自身无法形成整体,节点没有强度,结构没有刚度,仍然需要依靠脚手架等支撑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n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第一装配式混凝土构件上,并部分暴露在所述第一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外;/n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第二装配式混凝土构件上,并部分暴露在所述第二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外;/n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一倒T型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L型结构以及第二L型结构,所述第一L型结构与所述第二L型结构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L型结构与所述第二L型结构沿所述间隙对称;/n所述倒T型结构设置所述间隙内,并与所述第一L型结构与所述第二L型结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第一装配式混凝土构件上,并部分暴露在所述第一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外;
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第二装配式混凝土构件上,并部分暴露在所述第二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外;
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一倒T型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L型结构以及第二L型结构,所述第一L型结构与所述第二L型结构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L型结构与所述第二L型结构沿所述间隙对称;
所述倒T型结构设置所述间隙内,并与所述第一L型结构与所述第二L型结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翼缘板和腹板,所述翼缘板与所述腹板固定连接,所述腹板沿垂直于所述翼缘板所在平面的方向设置在所述翼缘板上,所述翼缘板与所述腹板构成所述倒T型结构;
所述腹板设置在所述间隙中并与所述第一L型结构与所述第二L型结构连接,所述翼缘板与所述第一L型结构与所述第二L型结构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第一L型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L型结构包括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
所述第一连接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第三连接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四连接板所在的平面垂直;
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个侧边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个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个侧边与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一个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旦陈宜虎张敏刘智龙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贺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