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降噪的复合阻尼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667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降噪的复合阻尼钢板,该复合阻尼钢板由从上到下依次叠加的第一钢板层、第一阻尼层、第二钢板层、第二阻尼层、第三钢板层、吸声层组成;第一钢板层、第二钢板层和第三钢板层的厚度相同,第一阻尼层和第二阻尼层的厚度相同,且与第一钢板层、第二钢板层和第三钢板层的厚度不同;第一阻尼层的上下面在复合阻尼钢板纵截面上所处位置的粗糙度不同,第二阻尼层的上下面在复合阻尼钢板纵截面上所处位置的粗糙度不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复合阻尼钢板各复合层的材料、阻尼层的厚度以及粗糙度进行设计,显著提高了降噪效果,同时该复合阻尼钢板结构合理、加工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降噪的复合阻尼钢板
本技术涉及用于高架桥的隔音屏障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降噪的复合阻尼钢板。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动车等已经成为现阶段人们出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汽车在高架桥和高速公路上会产生极大的噪声。为了减少道路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高沿线环境质量,人们通常会在道路的两侧安装隔音屏障进行减噪处理。公路隔音屏障有早期使用的混凝土砖砌结构,之后采用金属彩板、金属板浸塑等。但仍然存在吸声效果差、易老化、使用寿命短、施工复杂等问题。现有技术中将钢板和阻尼材料进行简单的叠加复合,虽然具有具有良好的减振降噪、高强度、耐酸碱腐蚀等性能,但降噪效果有限。同时存在的问题是,复合阻尼钢板的阻尼层在高温下易脱落,复合钢板一旦脱层则必然极大的影响降噪效果。为了解决脱层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改进制备工艺的方法,例如:改进复合钢板制备过程的热压工艺,选用更加昂贵的高强度耐热胶黏剂等。但是这种改进所带来的效果有限,且成本非常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降噪的复合阻尼钢板,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复合阻尼钢板降噪效果差、层间结合力差的缺点。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降噪的复合阻尼钢板,从上到下依次叠加的第一钢板层、第一阻尼层、第二钢板层、吸声层组成;其中,第一钢板层和第二钢板层的厚度相同,且与第一阻尼层的厚度不同;第一阻尼层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在垂直于钢板平面的纵截面上的粗糙度不同。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钢板层和吸声层之间设置有第二阻尼层和第三钢板层,第二阻尼层与第二钢板层相连;其中,第一钢板层、第二钢板层和第三钢板层的厚度相同,第一阻尼层和第二阻尼层的厚度相同,且与第一钢板层、第二钢板层和第三钢板层的厚度不同;第二阻尼层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在垂直于钢板平面的纵截面上的粗糙度不同。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阻尼层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分别由若干个区域单元组成,所述第二阻尼层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分别由若干个区域单元组成,每个区域单元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粗糙度8<Ra<12,第二区域的粗糙度18<Ra<29,且第一阻尼层上顶面的第一区域和第一阻尼层下底面的第二区域相对应,第二阻尼层上顶面的第一区域和第二阻尼层下底面的第二区域相对应。优选的,所述第一钢板层、第二钢板层和第三钢板层的材料相同,并且为冷扎板、电镀锌板、热镀锌板、不锈钢板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一阻尼层选自丁基橡胶、丙烯酸酯橡胶、聚硫橡胶、丁腈橡胶或硅橡胶中的一种,第二阻尼层选自聚氨酯、聚氯乙烯或环氧树脂中的一种。优选的,第一阻尼层和第二阻尼层的厚度为0.01-0.2mm。优选的,吸声层为纤维类吸声材料或发泡类吸声材料。优选的,所述复合阻尼钢板的第一层钢板层上设有加强筋。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复合阻尼钢板通过优选阻尼层的材料组分,利用阻尼材料和钢板之间的配合关系,减少了声波的投射损失,减弱了振动及由振动产生的二次固体传声,尤其对于高频噪声表现出良好的隔声性能,抑制了钢板的吻合效应。该复合阻尼钢板用于高架桥的隔音屏障,平均隔声量达到40-48分贝,平均吸声系数不低于0.9,平均可降低9-11分贝的噪声。2)通过对复合阻尼钢板阻尼层的粗糙度和厚度进行设计,提高了复合钢板的层间结合力,解决阻尼层高温易脱落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加工型,可根据需要灵活设计外形,用于汽车、轮船等领域,或制作成隔声罩等装置。3)通过对复合阻尼钢板进行局部加筋或等效加筋处理,提高隔声罩的局部刚度,降低向外辐射的噪声能量,提升隔声罩的降噪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复合阻尼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复合阻尼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第一钢板层;2、第一阻尼层;3、第二钢板层;4、吸声层;5、第二阻尼层;6、第三钢板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给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降噪的复合阻尼钢板,由从上到下依次叠加的第一钢板层1、第一阻尼层2、第二钢板层3、吸声层4组成;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降噪的复合阻尼钢板,由从上到下依次叠加的第一钢板层1、第一阻尼层2、第二钢板层3、第二阻尼层5、第三钢板层6、吸声层4组成;第一钢板层1、第二钢板层3和第三钢板层6的厚度相同,第一阻尼层2和第二阻尼层5的厚度相同,且与第一钢板层1、第二钢板层3和第三钢板层6的厚度不同;第一阻尼层2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在垂直于钢板平面的纵截面上的粗糙度不同,第二阻尼层5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在垂直于钢板平面的纵截面上的粗糙度不同。所述第一阻尼层2的上顶面和下底面、第二阻尼层5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分别由若干个区域单元组成,每个区域单元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粗糙度8<Ra<12,第二区域的粗糙度18<Ra<29,且第一阻尼层2的上顶面的第一区域和第一阻尼层2下底面的第二区域相对应,第二阻尼层5上顶面的第一区域和第二阻尼层5下底面的第二区域相对应。所述第一钢板层1、第二钢板层3和第三钢板层6的材料相同,并且为冷扎板、电镀锌板、热镀锌板、不锈钢板中的一种。所述第一阻尼层2选自丁基橡胶、丙烯酸酯橡胶、聚硫橡胶、丁腈橡胶或硅橡胶中的一种,第二阻尼层5选自聚氨酯、聚氯乙烯或环氧树脂中的一种,第一阻尼层2和第二阻尼层5的厚度为0.01-0.2mm。所述吸声层4为纤维类吸声材料或发泡类吸声材料。所述复合阻尼钢板的第一钢板层上设有加强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本技术所揭示的结构和原理获得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降噪的复合阻尼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阻尼钢板由从上到下依次叠加的第一钢板层(1)、第一阻尼层(2)、第二钢板层(3)、吸声层(4)组成;其中,第一钢板层(1)和第二钢板层(3)的厚度相同,且与第一阻尼层(2)的厚度不同;第一阻尼层(2)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在垂直于钢板平面的纵截面上的粗糙度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降噪的复合阻尼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阻尼钢板由从上到下依次叠加的第一钢板层(1)、第一阻尼层(2)、第二钢板层(3)、吸声层(4)组成;其中,第一钢板层(1)和第二钢板层(3)的厚度相同,且与第一阻尼层(2)的厚度不同;第一阻尼层(2)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在垂直于钢板平面的纵截面上的粗糙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降噪的复合阻尼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板层(3)和吸声层(4)之间设置有第二阻尼层(5)和第三钢板层(6),第二阻尼层(5)与第二钢板层(3)相连;其中,第一钢板层(1)、第二钢板层(3)和第三钢板层(6)的厚度相同,第一阻尼层(2)和第二阻尼层(5)的厚度相同,且与第一钢板层(1)、第二钢板层(3)和第三钢板层(6)的厚度不同;第二阻尼层(5)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在垂直于钢板平面的纵截面上的粗糙度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降噪的复合阻尼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层(2)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分别由若干个区域单元组成,所述第二阻尼层(5)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分别由若干个区域单元组成,每个区域单元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粗糙度8<Ra<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锋应超军赵军程健马永新肖鹏张国卿
申请(专利权)人:橙志上海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