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经机的导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555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整经机的导纱系统,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且沿纱线传输方向分布的穿纱板组件、分绞筘组件、加油组件以及绕卷装置,穿纱板组件与分绞筘组件之间设置有断纱检测件,断纱检测件包括控制器、红外感应器以及吹风条,吹风条设于机架上且沿机架宽度方向水平设置,吹风条底面开设有朝向纱线的吹风孔,吹风条连有气源或风源,红外感应器设于机架上且位于纱线宽度方向的一侧,并朝向机架另一侧设置,红外感应器的高度位置低于纱线的传输高度,控制器与红外感应器以及绕卷装置连接,用于接收红外感应器感应到断纱时发出的电信号,并在接收到该电信号以后控制绕卷装置停止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断纱时及时进行断纱的检测以及停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经机的导纱系统
本技术涉及经编面料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整经机的导纱系统。
技术介绍
纺织的工艺流程需要经过整经、浆纱、引穿、织造、整理,打包入库等几个步骤,而纱经在整经过程中会需要用到整经机。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748395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整经机,包括筒子架,还包括用于对纱经进行绕卷的整经装置、设置于整经装置和筒子架之间的静电消除装置,静电消除装置包括埋设于地面下的蓄水池、放置于蓄水池内的抽水泵、与抽水泵连通固定的输水管、连通固定于输水管上的喷雾头,喷雾头位于纱经的下方,且喷雾头的喷嘴朝向纱经,该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静电消除装置能够消除纱经上的静电,使纱经在绕卷的过程中不容易相互吸附成捻,从而使纱经在加工成布料时具有更好的可织性;设置于筒子架和喷雾头之间的隔纱架能够在纱经从筒子架拉出的过程中将各条纱经分隔开,使纱经不容易产生缠绕,从而使纱经在绕卷的过程中更加不容易捻成一股。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整经机的作用是将多个纱线筒上的纱线卷绕到同一盘头中,以供经编时进行松紧,整经机在运行中的经线数量一般为几十甚至几百根,纱线发生断线的概率大,上述整经机中未有能够及时发现断纱现象,从而自动或提醒工人进行停机的装置,使得断纱后仍然进行整经和绕卷工作,得到的盘头质量差,甚至需要返工,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以及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整经机的导纱系统,实现在断纱时及时进行断纱的检测以及停机,从而保证盘头的加工质量和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整经机的导纱系统,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且沿纱线传输方向分布的穿纱板组件、分绞筘组件、加油组件以及绕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纱板组件与分绞筘组件之间设置有断纱检测件,所述断纱检测件包括控制器、红外感应器以及吹风条,所述吹风条设置于机架上且沿机架宽度方向水平设置,所述吹风条底面开设有朝向纱线的吹风孔,所述吹风条连接有气源或风源,所述红外感应器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纱线宽度方向的一侧,并朝向机架另一侧设置,所述红外感应器的高度位置低于纱线的传输高度,控制器与红外感应器以及绕卷装置连接,用于接收红外感应器感应到断纱时发出的电信号,并在接收到该电信号以后控制绕卷装置停止工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从筒子架上退下的纱线按照顺序穿过穿纱板上对应的纱孔,然后在穿过分绞筘组件使得纱线在传输过程中沿纱线顺序分隔开,再将纱线穿入加油组件以对纱线进行加油,保持纱线的性能,绕卷装置对纱线按照顺序进行绕卷,得到成品盘头;纱线发生断纱时,纱线失去张力,在吹风条的风的吹动下向下飘动,使得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纱线,并向控制器发出电信号,控制器接收到该电信号以后控制绕卷装置停止工作,从而实现在断纱时及时进行断纱的检测以及停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穿纱板组件包括底座以及穿纱板,所述底座设置于机架上,所述穿纱板设置于底座上且沿纱线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穿纱板表面均匀分布设置有与纱线数量对应的过线孔,过线孔中设置有瓷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筒子架上退绕下来的纱线按照顺序穿过过线孔,使得纱线整齐排布并减小纱线整体的宽度跨度,使得宽度跨度更加适应于所要加工的盘头的实际宽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油组件包括油泵、加油槽、上油辊,所述油泵设置于机架上且与加油槽连接,上油辊转动安装于加油槽中且上油辊表面最高位置高于加油槽且上油辊表面最低点浸入加油槽中的油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加油辊与纱线接触使得加油辊从加油槽中带起的油加到纱线上,减少纱线与纱线、纱线与筒子等的摩擦,减少纱线损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油槽内开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连接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与加油泵连接,所述溢流口的高度高于上油辊表面最低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油槽中的油过多时,可以通过溢流口流入回油管中,再流回油泵进行再利用,控制了加油槽中的油量,节约了用油。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穿纱板组件与绕卷装置之间设置有倒纱结构,所述倒纱结构包括上提辊、下压辊、转动架,下压辊转动安装于机架上且位于丝线上方,所述转动架一端铰接于机架两侧且铰接点位于下压辊背对绕卷装置的一侧,所述上提辊转动安装于转动架上,且位于丝线下方,机架上还设置有驱动转动架绕转动架与机架的铰接点转动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线穿过分绞筘组件以后,先将纱线穿过下压辊下方,再将纱线穿过上提辊上方,再将纱线穿入加油组件以对纱线进行加油,当纱线发生断纱时,通过倒转绕卷装置的方式,使得盘头中的纱线后退,后退时利用驱动件带动转动架转动,使得上提辊从下至上将纱线提起,增加了纱线在倒纱结构中的总长度,从而使得在绕卷装置倒纱时,将导出的纱拉进倒纱结构中,从而使得纱线保持张紧状态。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提辊、下压辊沿纱线输送方向分布有多个,所述上提辊与下压辊沿纱线输送方向交替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布多个上提辊、下压辊,使得转动架的转动相同角度时,倒纱结构中能够储存的最大纱线长度增加,对倒纱的长度的适应范围更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中间支架,所述下压辊包括第一下压辊以及第二下压辊,所述第一下压辊和第二下压辊分布于中间支架两侧且与中间支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下压辊、上提辊、转动架的安装结构更加简单,占用空间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铰接于机架上且位于转动架与机架铰接点朝向绕卷装置的一侧,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转动架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伸缩带动转动架转动张紧纱线以及转动松开纱线,结构简单,驱动效果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分绞筘组件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倒纱结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倒纱结构两侧均设置分绞筘组件,使得纱线的传输过程更加笔直,减小纱线互相缠绕的概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分绞筘组件与倒纱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一静电消除棒,所述分绞筘组件与加油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静电消除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静电消除棒、第二静电消除棒对纱线进行除静电,保证纱线的顺利输送,减少断纱现象。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纱线发生断纱时,纱线失去张力,在吹风条的风的吹动下向下飘动,使得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纱线,并向控制器发出电信号,控制器接收到该电信号以后控制绕卷装置停止工作,从而实现在断纱时及时进行断纱的检测以及停机;2.加油辊与纱线接触使得加油辊从加油槽中带起的油加到纱线上,减少纱线与纱线、纱线与筒子等的摩擦,减少纱线损坏;3.线发生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经机的导纱系统,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于机架(1)上且沿纱线传输方向分布的穿纱板组件(4)、分绞筘组件(6)、加油组件(8)以及绕卷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纱板组件(4)与分绞筘组件(6)之间设置有断纱检测件(5),所述断纱检测件(5)包括控制器(51)、红外感应器(52)以及吹风条(53),所述吹风条(53)设置于机架(1)上且沿机架(1)宽度方向水平设置,所述吹风条(53)底面开设有朝向纱线的吹风孔,所述吹风条(53)连接有气源或风源,所述红外感应器(52)设置于机架(1)上且位于纱线宽度方向的一侧,并朝向机架(1)另一侧设置,所述红外感应器(52)的高度位置低于纱线的传输高度,控制器(51)与红外感应器(52)以及绕卷装置(9)连接,用于接收红外感应器(52)感应到断纱时发出的电信号,并在接收到该电信号以后控制绕卷装置(9)停止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经机的导纱系统,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于机架(1)上且沿纱线传输方向分布的穿纱板组件(4)、分绞筘组件(6)、加油组件(8)以及绕卷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纱板组件(4)与分绞筘组件(6)之间设置有断纱检测件(5),所述断纱检测件(5)包括控制器(51)、红外感应器(52)以及吹风条(53),所述吹风条(53)设置于机架(1)上且沿机架(1)宽度方向水平设置,所述吹风条(53)底面开设有朝向纱线的吹风孔,所述吹风条(53)连接有气源或风源,所述红外感应器(52)设置于机架(1)上且位于纱线宽度方向的一侧,并朝向机架(1)另一侧设置,所述红外感应器(52)的高度位置低于纱线的传输高度,控制器(51)与红外感应器(52)以及绕卷装置(9)连接,用于接收红外感应器(52)感应到断纱时发出的电信号,并在接收到该电信号以后控制绕卷装置(9)停止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经机的导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纱板组件(4)包括底座(41)以及穿纱板(42),所述底座(41)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穿纱板(42)设置于底座(41)上且沿纱线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穿纱板(42)表面均匀分布设置有与纱线数量对应的过线孔(43),过线孔(43)中设置有瓷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经机的导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组件(8)包括油泵(81)、加油槽(82)、上油辊(83),所述油泵(81)设置于机架(1)上且与加油槽(82)连接,上油辊(83)转动安装于加油槽(82)中且上油辊(83)表面最高位置高于加油槽(82)且上油辊(83)表面最低点浸入加油槽(82)中的油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整经机的导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槽(82)内开设有溢流口(84),所述溢流口(84)连接有回油管(85),所述回油管(85)与加油泵(81)连接,所述溢流口(8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锋吴兴刚沈如海沈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福恩针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