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器件氧化层中固定负电荷陷阱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5552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器件氧化层中固定负电荷陷阱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N型半导体材料制备成衬底;在衬底上制备P型外延层;在外延层上形成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器件氧化层中固定负电荷陷阱的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器件检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取电子器件氧化层中固定负电荷的方法。
技术介绍
半导体材料与其氧化层具有出色的界面性能,可以形成氧化物半导体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绝缘体器件和双极器件中。而氧化物及其与半导体的界面的性能也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器件的氧化物及其与半导体界面处存在陷阱,这些陷阱会俘获电荷而影响电子器件的性能。电子器件中氧化层和氧化物/半导体界面中通常存在多种电荷,如界面态俘获电荷、空穴俘获电荷、氧化层固定电荷、可移动离子电荷等,这些电荷具有不同的分布状态,可以带正电或负电,不同的电荷特征直接影响电子器件的质量与可靠性。但由于灵敏度等问题,现有的微观分析手段很难对氧化层中的俘获负电荷进行检查分析,更难以表征氧化层中的固定负电荷陷阱,阻碍了电子器件技术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检测电子器件氧化层中固定负电荷陷阱。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器件氧化层中固定负电荷陷阱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选择N型半导体材料制备成衬底;S200、在所述衬底上制备P型外延层;S300、在所述外延层上形成N+源区、N+漏区和P+阱区;S400、在所述外延层上生长氧化层;S500、对所述氧化层进行刻蚀,漏出所述阱区和衬底,在未刻蚀部分制备电极,形成N+源极、N+漏极和栅极;S600、将所述源极和漏极接地,栅氧电场保持正偏置,阱区负偏置,衬底负偏置,在偏置过程中,检测平带电压变化,提取氧化物层俘获负电荷的状态;S700、将所述源极、漏极、阱区和衬底接地,栅氧电场保持负偏置,在偏置过程中,检测平带电压变化,提取氧化物层俘获负电荷的状态;S800、栅氧电场交替进行正偏置和负偏置,正偏置和负偏置的交替时间和交替次数相同,在偏置过程中,检测平带电压变化,提取氧化物层俘获负电荷的状态。可选地,所述步骤S600中,施加偏置时间为1s至105s。可选地,所述步骤S700中,施加偏置时间为1s至105s。可选地,所述步骤S800中,正偏置和负偏置的交替时间为100s至10000s,正偏置和负偏置的交替次数为1次至10次。可选地,所述步骤S600中,栅氧电场强度为+0.1MV/cm至+8MV/cm,阱区偏置-1V至-10V,衬底偏置为-1.2V至-11V。可选地,所述步骤S700中,栅氧电场强度大于等于-8MV/cm。可选地,所述步骤S800中,栅氧电场交替进行正偏置和负偏置,电场强度小于8MV/cm。可选地,所述步骤S100中,所述衬底的厚度为1μm至100μm。可选地,所述步骤S200中,所述外延层的厚度为5μm至50μm,掺杂浓度小于1e18cm-3。可选地,所述步骤S500中,所述N+源区的沟道长度为1μm至100μm,沟道宽度为10μm至1000μm,所述N+漏区的沟道长度为1μm至100μm,沟道宽度为10μm至1000μm,所述P+阱区与所述N+漏区之间的距离为1μm至100μm,所述N+源区、N+漏区和P+阱区的掺杂浓度相等,且所述N+源区、N+漏区和P+阱区的掺杂浓度为所述外延层掺杂浓度的10倍以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基于MOS场效应管制备工艺,在N型半导体材料衬底上形成负电荷测试结构,并通过调置不同电极之间的电压,快速检测负电荷状态,再通过正负偏置交替作用检测到固定负电荷与其他俘获负电荷之间的区别,从而实现电子器件氧化层中固定负电荷陷阱检测与判定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子器件氧化层中固定负电荷陷阱的检测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子器件氧化层中负电荷测试结构的制备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子器件氧化层中负电荷测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检测到的注入电流与电子浓度的关系;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检测到的测试时间与电子浓度的关系。附图标记说明:1-衬底,2-外延层,3-氧化层,4-N+源区,5-N+漏区,6-P+阱区t1-衬底的厚度,t2-外延层的厚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法和典型参数,而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参数范围,由此引申出的合理变化,仍处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电子器件的氧化层中存在多种负电荷陷阱,会俘获负电荷,不同的电荷具分布状态和电荷特征会影响电子器件的质量与可靠性。但现有研究对此方面的研究较少,如何快速、高效、准确检测电子器件中氧化物层中的俘获负电荷缺陷状态是目前亟待关键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器件氧化层中固定负电荷陷阱的检测方法,其应用对象包括硅器件、宽禁带半导体器件、窄禁带半导体器件、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等中的氧化层和钝化层。该方法基于MOS场效应管制备工艺,在N型半导体材料衬底上形成负电荷测试结构,通过调置不同电极之间的电压,快速检测负电荷状态,并通过正负偏置交替作用检测到固定负电荷与其他俘获负电荷之间的区别,从而实现电子器件氧化层中固定负电荷陷阱检测与判定的目的。结合图1至图3所示,电子器件氧化层中固定负电荷陷阱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选择高掺杂浓度N型半导体材料制备成衬底1,衬底的厚度t1为1μm至100μm,便于后续进行检测试验。半导体材料的掺杂浓度大于1e18cm-3或者阻率为0.00001至10Ω·cm,限定电阻率为或掺杂浓度有利于在衬底1上制备外延层2。S200、在衬底1上制备P型外延层2,外延层的厚度t2为5μm至50μm。衬底的厚度t1是外延层的厚度t2的0.2至20倍。外延层2的掺杂浓度小于1e18cm-3或者电阻率为1Ω·cm至10000Ω·cm。S300、在外延层2上形成N+源区4、N+漏区5和P+阱区6,形成方式可以是离子注入、扩散等。N+源区4和N+漏区5的沟道长度为1μm至100μm,沟道宽度为10μm至1000μm,沟道宽度是沟道长度的2倍以上,P+阱区6与N+漏区5之间的距离为1μm至100μm,限定N+源区4、N+漏区5和P+阱区6尺寸,可以保证测试的灵敏度。N+源区4、N+漏区5和P+阱区6的掺杂浓度相等,且为外延层2掺杂浓度的10倍以上,有利于制备电极。S400、在外延层2上生长氧化层3,氧化层3厚度需控制在2nm至1000nm之间。氧化层3生长方式与电子器件中氧化层3状态一致,其状态包括氧化层3厚度、氧化层3生长方式、氧化层3生长气氛、氧化层3生长环境等。其中,生长方式主要涉及干氧、湿氧、干/湿氧混合等。S500、对氧化层3进行刻蚀,刻蚀方式可以是干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器件氧化层中固定负电荷陷阱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00、选择N型半导体材料制备成衬底;/nS200、在所述衬底上制备P型外延层;/nS300、在所述外延层上形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器件氧化层中固定负电荷陷阱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选择N型半导体材料制备成衬底;
S200、在所述衬底上制备P型外延层;
S300、在所述外延层上形成N+源区、N+漏区和P+阱区;
S400、在所述外延层上生长氧化层;
S500、对所述氧化层进行刻蚀,漏出所述阱区和衬底,在未刻蚀部分制备电极,形成N+源极、N+漏极和栅极;
S600、将所述源极和漏极接地,栅氧电场保持正偏置,阱区负偏置,衬底负偏置,在偏置过程中,检测平带电压变化,提取氧化物层俘获负电荷的状态;
S700、将所述源极、漏极、阱区和衬底接地,栅氧电场保持负偏置,在偏置过程中,检测平带电压变化,提取氧化物层俘获负电荷的状态;
S800、栅氧电场交替进行正偏置和负偏置,正偏置和负偏置的交替时间和交替次数相同,在偏置过程中,检测平带电压变化,提取氧化物层俘获负电荷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器件氧化层中固定负电荷陷阱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00中,施加偏置时间为1s至105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器件氧化层中固定负电荷陷阱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00中,施加偏置时间为1s至105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器件氧化层中固定负电荷陷阱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00中,正偏置和负偏置的交替时间为100s至10000s,正偏置和负偏置的交替次数为1次至10次。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冀杨剑群吕钢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