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用分段式反光焊带高精度涂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5527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用分段式反光焊带高精度涂锡装置,包括固定板,其上安装有直角三角形安装架,沿所述安装架的倾斜面上安装有线性模组,所述线性模组的滑轨上沿垂向安装有风刀支架,所述风刀支架底端安装有左风刀,固定板上固定有与所述左风刀对应的右风刀;左风刀随风刀支架沿线性模组的滑轨平移,使左右风刀的间距周期性变化;还包括钛架,其上安装有小钛轮和半圆钛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PLC控制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驱动线性模组往复运动,右风刀位置固定设置,保证焊带光面的厚度保持一致,通过控制左风刀与铜带的间距,精确的控制锡层厚度,通过控制风刀停留的时间,可以精准的控制反光段与平整段的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用分段式反光焊带高精度涂锡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伏焊带涂锡设备
,尤其是一种光伏用分段式反光焊带高精度涂锡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光伏组件核心的电池片发电受光源限制(阴天、夜晚和透光率)、转换损耗(电力输送过程的损失)和表面积(正面导电线的遮光部分)影响其发电效率只有用20%,实验室的实验数据最高也只能达到25%的转换效率,如何最大化利用光源、降低转换过程电力损耗、减少电池片表面遮光部分提高发电转换效率,将是后期太阳能发电发展的关键。在此背景下,光伏分段反光焊带应运而生,分段反光焊带是装配到光伏组件中,在接受光源后表面的形状可以让光源形成不同反射和折射,并形成相互干涉的反复光源,可以将单一的光源放大反射为多道光源,形成有力的光源补偿,这样可以最大化利用光源,从而提高发电转换效率。目前常见的光伏分段反光焊带的生产工艺,是采用PLC控制电磁阀间断性的利用风刀控制分段反光焊带平整段与反光段尺寸。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制约,分段反光焊带的平整段和反光段长度不均匀,无法最大化利用光源,而平整段长度的偏差,会造成在焊接过程,焊带与电池片产生虚焊、脱焊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光伏用分段式反光焊带高精度涂锡装置,可精准控制分段反光焊带的平整段与反光段长度及涂层厚度,从而极大地提高焊带质量。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伏用分段式反光焊带高精度涂锡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直角三角形安装架,沿所述安装架的倾斜面上安装有线性模组,所述线性模组的滑轨上沿垂向安装有风刀支架,所述风刀支架底端安装有左风刀,固定板上固定有与所述左风刀对应的右风刀;左风刀随风刀支架沿线性模组的滑轨平移,使左风刀与右风刀之间的间距周期性变化;还包括钛架,所述钛架上安装有小钛轮和半圆钛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钛架由三块不锈钢板拼接而成,小钛轮和半圆钛轮位于钛架底部一块水平设置的不锈钢板的两端。所述固定板安装于锡液储存池的顶部盖板上,钛架底部一块水平设置的不锈钢板、小钛轮及半圆钛轮均伸入到锡液储存池中,锡液液面位于左风刀、右风刀下方,淹没过小钛轮和半圆钛轮。所述左风刀、右风刀结构相同,刀片方向对称设置,铜带依次绕过小钛轮和半圆钛轮,从左风刀与右风刀之间穿过。线性模组一端的安装架上通过电机支架安装有驱动线性模组的伺服电机。线性模组的滑轨上安装有伺服电机原点感应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与传统生产分段反光焊带涂锡机构相比,本技术通过PLC控制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驱动线性模组往复运动,固定风刀(右风刀)位置固定设置,保证焊带光面的厚度保持一致,通过控制移动风刀(左风刀)与铜带的间距,精确的控制锡层厚度,通过控制风刀停留的时间,可以精准的控制反光段与平整段的长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中拆去顶部盖板和部分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在涂覆反光段状态时左、右风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在涂覆平整段状态时左、右风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铜带;2、小钛轮;3、半圆钛轮;4、钛架;5、固定板;6、左风刀;7、右风刀;8、安装架;9、线性模组;10、伺服电机原点感应器;11、风刀支架;12、电机支架;13、伺服电机;14、顶部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光伏用分段式反光焊带高精度涂锡装置,包括固定板5,固定板5上安装有直角三角形安装架8,沿安装架8的倾斜面上安装有线性模组9,线性模组9的滑轨上沿垂向安装有风刀支架11,风刀支架11底端安装有左风刀6,固定板5上固定有与左风刀6对应的右风刀7;左风刀6随风刀支架11沿线性模组9的滑轨平移,使左风刀6与右风刀7之间的间距周期性变化;还包括钛架4,钛架4上安装有小钛轮2和半圆钛轮3。钛架4由三块不锈钢板拼接而成,小钛轮2和半圆钛轮3位于钛架4底部一块水平设置的不锈钢板的两端。如图1所示,固定板5安装于锡液储存池的顶部盖板14上,钛架4底部一块水平设置的不锈钢板、小钛轮2及半圆钛轮3均伸入到锡液储存池中,锡液液面位于左风刀6、右风刀7下方,淹没过小钛轮2和半圆钛轮3。左风刀6、右风刀7结构相同,刀片方向对称设置,铜带1依次绕过小钛轮2和半圆钛轮3,从左风刀6与右风刀7之间穿过。线性模组9一端的安装架8上通过电机支架12安装有驱动线性模组9的伺服电机13。线性模组9的滑轨上安装有伺服电机原点感应器10。本技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铜带1一面带花纹,带有花纹的铜带1经过小钛轮2与半圆钛,3,图2中虚线为锡液液面,锡是由锡、铅、银、铋合金组成的二元合金或三元合金,加热到一定温度呈液体形态存在,整个液体存放在锡炉中;小钛轮2和半圆钛轮3连同铜带1浸没在锡液面以下,铜带1运行速度在100m/min-150m/min之间,小钛轮2和半圆钛轮3由不锈钢螺丝固定在钛架4上,钛架4由三块不锈钢板拼接而成;左、右风刀通过气压分别将锡涂覆在铜带1正反面,正面为分段反光焊带花纹面,反面为光面。左风刀6由螺丝固定在风刀支架11上,风刀支架11固定在线性模组9上,沿滑轨左右移动,右风刀7固定设置。线性模组9整个固定在安装架8上,线性模组连同安装架8一起固定在固定板5上,为伺服电机13,固定在电机支架12上,10为伺服电机原点感应器。伺服电机13在接受到脉冲信号后,可以正反转,同步带及同步轮通过伺服电机的转动,可以驱动线性模组9的执行端沿相应的滑轨左右移动,线性模组9执行端左右移动,带动风刀支架11左右移动,可以驱动左风刀6左右移动,左风刀6往复移动,与铜带1距离间隔周期性的发生变化,从而可以间断性的控制焊带花纹面的涂层。右风刀7与铜带1的间距保持不变。如图3所示,当左风刀6移动到当前位置(大约距铜带1㎜),此时由于左风刀6距铜带1位置很近,在风压作用下,铜带1的表层只涂上了很薄的一层锡层,得到的涂层大概在1-2μm之间,形成反光段花纹,而左风刀6停留的时间决定了反光段的长度;右风刀7为固定风刀(距锡带距离大概10㎜),锡带右侧风刀大概在20-30μm之间。如图4所示,当左风刀6移动到当前位置时(大约距铜带10㎜),此时由于左风刀6距铜带1位置较远,这个时候反光面得到的涂层大概在20-30μm之间,形成平整段涂层,同样的左风刀6停留的时间决定了平整段长度。左风刀6周期性的往复运动,形成了有周期规律的反光段和平整段。与传统生产分段反光焊带涂锡机构相比,此机构通过PLC控制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驱动线性模组往复运动,通过控制风刀与锡带的间距精确的控制锡带的涂层,通过控制风刀停留的时间,可以精准的控制反光段与平整段的长度。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用分段式反光焊带高精度涂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上安装有直角三角形安装架(8),沿所述安装架(8)的倾斜面上安装有线性模组(9),所述线性模组(9)的滑轨上沿垂向安装有风刀支架(11),所述风刀支架(11)底端安装有左风刀(6),固定板(5)上固定有与所述左风刀(6)对应的右风刀(7);左风刀(6)随风刀支架(11)沿线性模组(9)的滑轨平移,使左风刀(6)与右风刀(7)之间的间距周期性变化;还包括钛架(4),所述钛架(4)上安装有小钛轮(2)和半圆钛轮(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用分段式反光焊带高精度涂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上安装有直角三角形安装架(8),沿所述安装架(8)的倾斜面上安装有线性模组(9),所述线性模组(9)的滑轨上沿垂向安装有风刀支架(11),所述风刀支架(11)底端安装有左风刀(6),固定板(5)上固定有与所述左风刀(6)对应的右风刀(7);左风刀(6)随风刀支架(11)沿线性模组(9)的滑轨平移,使左风刀(6)与右风刀(7)之间的间距周期性变化;还包括钛架(4),所述钛架(4)上安装有小钛轮(2)和半圆钛轮(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用分段式反光焊带高精度涂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钛架(4)由三块不锈钢板拼接而成,小钛轮(2)和半圆钛轮(3)位于钛架(4)底部一块水平设置的不锈钢板的两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用分段式反光焊带高精度涂锡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中广华鑫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斯威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