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44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6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设备。涉及污水处理,尤其涉及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设备。提供了一种方便污水处理,保证出水质量的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电聚浮箱和处理箱,所述电聚浮箱包括通过框体支撑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电极组件、上隔板、下隔板和除油板,所述上隔板平行于下隔板,所述上隔板的顶面连接箱体的顶部内壁,所述下隔板的底面连接箱体的底部内壁,所述下隔板和上隔板依次将箱体分隔为箱体一、过渡箱和箱体二,所述厌氧池的顶部一端设有连通排水管的进口,所述集水池的底部一端设有排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加工,操作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尤其涉及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垃圾的数量也逐年增多,在垃圾处理过程中,会对垃圾进行压缩,便于后续处理;这样,在压缩过程中会产生渗滤液,同时,存在清洗垃圾车辆、设备产生的生产污水;通常处理后的出水就近排入市政排水管网,进一步污染了市政排水。通过对渗滤液的研究,中转站渗滤液污染物具有复杂多变、水质水量变化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重金属含量多等特点。目前,随着对排水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有必要针对渗滤液提供相应的处理设备,提高污水排放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方便污水处理,保证出水质量的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设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依次设置的电聚浮箱和处理箱,所述电聚浮箱包括通过框体支撑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电极组件、上隔板、下隔板和除油板,所述上隔板平行于下隔板,所述上隔板的顶面连接箱体的顶部内壁,所述下隔板的底面连接箱体的底部内壁,所述下隔板和上隔板依次将箱体分隔为箱体一、过渡箱和箱体二,所述电极组件设在箱体一内,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一对分隔槽、一对电极连接板、一对电极棒和若干电极板,一对分隔槽对称设在箱体一内,所述分隔槽的内侧均布设有若干插槽,若干电极板平行设置且分别连接在一对分隔槽的插槽内,所述箱体一的底部设有一对铁板支撑台,所述电极板位于铁板支撑台上;所述电极连接板呈L形,所述电极连接板上具有穿孔一,所述箱体一上设有与穿孔一对应的穿孔二,一对电极连接板分别位于两端电极板的外侧,所述电极棒一一对应连接电极连接板,所述电极棒位于穿孔一和穿孔二内、且接触电极板;所述箱体一的底部设有连通的锥形箱一,所述锥形箱一的底部设有排出口一,所述锥形箱的一侧设有连通的进水管,所述箱体二的底部设有连通的锥形箱二,所述锥形箱二的底部设有排出口二,所述箱体二的顶部一侧设有排水管;所述除油板设在过渡箱内,所述除油板呈L形、具有横板和竖板,所述横板连接上隔板的底面,所述竖板平行于上隔板,所述竖板与箱体顶部内壁之间的距离<下隔板与箱体顶部内壁之间的距离,所述横板上设有连通的排油管,所述排油管伸出箱体;所述处理箱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通过分隔单元分隔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MBR池和集水池,所述分隔单元从左到右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上挡板的顶部连接处理箱、底部与处理箱之间设有间隙,所述下挡板的底部连接处理箱、顶部与处理箱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厌氧池的顶部一端设有连通排水管的进口,所述集水池的底部一端设有排水口。所述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MBR池的底部分别设有曝气管。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内分别设有填料框。所述填料框包括长方体框架、上盖板、下盖板和若干伸缩杆,所述框架的中部依次设有四个横杆,四个横杆形成矩形、用于将框架进行分隔,所述横杆的顶、底部分别设有连接孔;所述上盖板设在框架的顶部,所述上盖板上设有若干气孔一,所述下盖板设在框架的底部,所述下盖板上设有若干气孔二,所述伸缩杆设在横杆的顶、底部连接孔内,所述框架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n形把手。所述排出口一、排油管和排出口二分别连接排渣管。本技术在工作中,通过将渗滤液分别经过电聚浮箱和处理箱进行处理,通过电聚浮箱可去除或降低废水中影响后续生化处理的有机及无机物质并实现含油废水中油水的高效分离。通过具有分隔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MBR池的处理箱,有利于不同微生物菌群的繁殖生长,并且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的条件下可抑制丝状菌繁殖,克服污泥膨胀,提高污水处理的可靠性。本技术方便加工,操作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电聚浮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面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3中M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填料框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俯视图;1是箱体,2是上隔板,3是下隔板,4是除油板,41是横板,42是竖板,43是排油管,5是锥形箱一,50是排出口一,6是进水管,7是锥形箱二,70是排出口二,8是排水管,9是曝气管,10是框体,11是箱体一,110是电极组件,1101是分隔槽,1102是电极连接板,1103是电极棒,1104是电极板,1105是铁板支撑台;12是过渡箱,13是箱体二,14是排渣管,15是处理箱,151是厌氧池,152是缺氧池,153是好氧池,154是MBR池,155是集水池,16是分隔单元,161是上挡板,162是下挡板。17是填料框,171是框架,172是上盖板,173是下盖板,174是伸缩杆,175是横杆,176是连接孔,177是气孔一,178是把手。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9所示,包括依次设置的电聚浮箱和处理箱15,所述电聚浮箱包括通过框体10支撑的箱体1,所述箱体内设有电极组件110、上隔板2、下隔板3和除油板4,所述上隔板平行于下隔板,所述上隔板2的顶面连接箱体的顶部内壁(上隔板与箱体的底部内壁设有间距),所述下隔板3的底面连接箱体的底部内壁(下隔板与箱体的顶部内壁设有间距),所述下隔板3和上隔板2依次将箱体分隔为箱体一11、过渡箱12和箱体二13,所述电极组件设在箱体一内,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一对分隔槽1101、一对电极连接板1102、一对电极棒1103和若干电极板1104,电极板包括交错设置的阴极板和阳极板,电极板的数量为偶数,图中电极棒伸出箱体一,再连接整流器(图中未示出);电极板垂直设置,减少水流阻力,方便拆装;一对分隔槽1102对称设在箱体一内,所述分隔槽的内侧均布设有若干插槽,若干电极板1104平行设置且分别连接在一对分隔槽的插槽内,所述箱体一的底部设有一对铁板支撑台1105,所述电极板位于铁板支撑台上;所述电极连接板1102呈L形,所述电极连接板上具有穿孔一,所述箱体一上设有与穿孔一对应的穿孔二,一对电极连接板1102分别位于两端电极板的外侧,所述电极棒1103一一对应连接电极连接板,所述电极棒位于穿孔一和穿孔二内、且接触电极板;所述箱体一11的底部设有连通的锥形箱一5,所述锥形箱一的底部设有排出口一50,所述锥形箱的一侧设有连通的进水管6,所述箱体二13的底部设有连通的锥形箱二7,所述锥形箱二的底部设有排出口二70,所述箱体二的顶部一侧设有排水管8;所述除油板4设在过渡箱12内,所述除油板呈L形、具有横板41和竖板42,所述横板41连接上隔板的底面,所述竖板42平行于上隔板,所述竖板与箱体顶部内壁之间的距离<下隔板与箱体顶部内壁之间的距离,这样,便于将产生油污进入除油板和上隔板之间的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电聚浮箱和处理箱,所述电聚浮箱包括通过框体支撑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电极组件、上隔板、下隔板和除油板,所述上隔板平行于下隔板,所述上隔板的顶面连接箱体的顶部内壁,所述下隔板的底面连接箱体的底部内壁,所述下隔板和上隔板依次将箱体分隔为箱体一、过渡箱和箱体二,/n所述电极组件设在箱体一内,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一对分隔槽、一对电极连接板、一对电极棒和若干电极板,/n一对分隔槽对称设在箱体一内,所述分隔槽的内侧均布设有若干插槽,若干电极板平行设置且分别连接在一对分隔槽的插槽内,所述箱体一的底部设有一对铁板支撑台,所述电极板位于铁板支撑台上;/n所述电极连接板呈L形,所述电极连接板上具有穿孔一,所述箱体一上设有与穿孔一对应的穿孔二,/n一对电极连接板分别位于两端电极板的外侧,所述电极棒一一对应连接电极连接板,所述电极棒位于穿孔一和穿孔二内、且接触电极板;/n所述箱体一的底部设有连通的锥形箱一,所述锥形箱一的底部设有排出口一,所述锥形箱的一侧设有连通的进水管,/n所述箱体二的底部设有连通的锥形箱二,所述锥形箱二的底部设有排出口二,所述箱体二的顶部一侧设有排水管;/n所述除油板设在过渡箱内,所述除油板呈L形、具有横板和竖板,所述横板连接上隔板的底面,所述竖板平行于上隔板,所述竖板与箱体顶部内壁之间的距离<下隔板与箱体顶部内壁之间的距离,/n所述横板上设有连通的排油管,所述排油管伸出箱体;/n所述处理箱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通过分隔单元分隔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MBR池和集水池,所述分隔单元从左到右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上挡板的顶部连接处理箱、底部与处理箱之间设有间隙,所述下挡板的底部连接处理箱、顶部与处理箱之间设有间隙,/n所述厌氧池的顶部一端设有连通排水管的进口,所述集水池的底部一端设有排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电聚浮箱和处理箱,所述电聚浮箱包括通过框体支撑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电极组件、上隔板、下隔板和除油板,所述上隔板平行于下隔板,所述上隔板的顶面连接箱体的顶部内壁,所述下隔板的底面连接箱体的底部内壁,所述下隔板和上隔板依次将箱体分隔为箱体一、过渡箱和箱体二,
所述电极组件设在箱体一内,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一对分隔槽、一对电极连接板、一对电极棒和若干电极板,
一对分隔槽对称设在箱体一内,所述分隔槽的内侧均布设有若干插槽,若干电极板平行设置且分别连接在一对分隔槽的插槽内,所述箱体一的底部设有一对铁板支撑台,所述电极板位于铁板支撑台上;
所述电极连接板呈L形,所述电极连接板上具有穿孔一,所述箱体一上设有与穿孔一对应的穿孔二,
一对电极连接板分别位于两端电极板的外侧,所述电极棒一一对应连接电极连接板,所述电极棒位于穿孔一和穿孔二内、且接触电极板;
所述箱体一的底部设有连通的锥形箱一,所述锥形箱一的底部设有排出口一,所述锥形箱的一侧设有连通的进水管,
所述箱体二的底部设有连通的锥形箱二,所述锥形箱二的底部设有排出口二,所述箱体二的顶部一侧设有排水管;
所述除油板设在过渡箱内,所述除油板呈L形、具有横板和竖板,所述横板连接上隔板的底面,所述竖板平行于上隔板,所述竖板与箱体顶部内壁之间的距离<下隔板与箱体顶部内壁之间的距离,
所述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大鹏姜方东赵凯徐锐姬付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科金汇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