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5387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水的处置回收领域,特别涉及是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外筒、设置于外筒内并围绕构成浆液室的滤膜组件,滤膜组件与外筒的筒壁相互隔开形成滤水通道;该固液分离装置还包括:插入浆液室内的浆液进口管、设置于浆液室内的搅拌装置,以对浆液进行搅拌,滤膜组件对浆液进行固液分离,使固液分离后的澄清水进入滤水通道内;该固液分离装置还包括:滤水室、设置于滤膜组件的底部的回塔管路、分别连接外筒和滤水室的滤水导流管,回塔管路与浆液室连通,以用于排出从浆液中分离出的固态物质。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滤水室可实现对澄清水的回收,同时固态物质可借助回塔管路回塔,作为脱硫剂继续参与反应,从而对废水实现了有效的减量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液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的处置回收
,具体的说是一种固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新环保法的颁布,各项标准法规对废水排放的要求日趋严苛,对脱硫废水的处置要求也就越来越严,关于脱硫废水零排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来看,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置已成大势所趋。目前废水零排的主要思路是先浓缩,再进行管道直喷或综合处置,如果废水量过大将大幅提高浓缩成本,因此,如何对前端废水进行减量控制是降低废水零排处置的重要步骤,也是目前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液分离装置,拟通过对浆液进行澄清、过滤处理,实现浆液中的固液分离,并可直接对澄清水进行回收,同时又可将分离出的固态物质直接排出回塔,从而有效控制了系统前端废水的排水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设计了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外筒;滤膜组件,设置于所述外筒内,并绕所述外筒的轴线方向围绕构成一浆液室;所述滤膜组件还与所述外筒的筒壁相互隔开形成滤水通道;浆液进口管,插入所述浆液室内,将浓缩后的浆液导入所述浆液室内;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浆液室内,对进入所述浆液室内的浆液进行搅拌;所述滤膜组件对经搅拌的浆液进行固液分离,使固液分离后的澄清水进入所述滤水通道内;回塔管路,设置于所述滤膜组件的底部,并与所述浆液室连通,用于排出从浆液中分离出的固态物质;滤水室;滤水导流管;分别连接所述外筒和所述滤水室,将进入所述滤水通道内的澄清水导入至所述滤水室内。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外筒、设置于外筒内的滤膜组件,并且滤膜组件绕外筒的轴线方向围成一浆液室,同时滤膜组件还与外筒的筒壁之间隔开形成滤水通道。另外,由于固液分离装置还包括:插入浆液室内的浆液进口管、设置于浆液室内的搅拌装置、设置于滤膜组件底部的回塔管路、滤水室以及连接滤水室和外筒的滤水导流管。因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通过浆液进口管将浓缩后的浆液引入至浆液室内,并借助搅拌装置对浆液进行搅拌,以促使滤膜组件可对经搅拌的浆液进行固液分离,使固液分离后的澄清水可依次经滤水通道和滤水导流管进入滤水室内,以实现对澄清水的回收,被回收的澄清水可作为除雾器冲洗水使用,同时分离出的固态物质又可借助回塔管路回塔,可作为脱硫剂继续参与反应,从而对系统前端的废水实现了有效的减量控制,显著降低了工艺水的消耗量,以实现塔内的水平衡,同时由于滤膜组件是设置于外筒中的,而搅拌装置是直接插入由滤膜组件围绕构成的浆液室中,从而使得整个固液分离装置在实现浆液澄清和过滤一体化的同时,还具有较小的体积和较高的集成度。另外,所述滤膜组件包括:内筒、设置于所述内筒上的滤膜本体,所述滤膜本体绕所述内筒的筒壁环设;所述滤膜本体、所述内筒的筒壁分别与所述外筒的筒壁之间相互隔开形成滤水通道;所述搅拌装置插入至所述内筒中,所述浆液进口管与所述内筒连接。另外,所述浆液进口管与所述内筒的下端连接。另外,所述滤膜本体为聚合物膜或陶瓷膜。另外,所述滤水室为不锈钢、玻璃钢或聚合物材料制成。另外,所述滤膜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内筒上的隔开部件,所述隔开部件将所述浆液室分隔成与所述浆液进口管连通的污泥区、与所述污泥区相对的澄清区;所述隔开部件上分布有连通所述污泥区和所述澄清区的滤水孔。另外,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回塔管路连接的抽污泥机构、设置于所述污泥区中的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抽污泥机构和检测模块通讯连接的主控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污泥区中浆液的密度值,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污泥区中的浆液的密度值大于预设值时,打开所述抽污泥机构,由所述抽污泥机构通过所述回塔管路将污泥区中浆液排出;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污泥区中的浆液的密度值小于预设值时,关闭所述抽污泥机构,将所述回塔管路截断。另外,所述抽污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回塔管路上的开关阀和泵,所述开关阀和所述泵均与所述主控模块通讯连接。另外,所述隔开部件为滤水板或疏水膜。另外,所述内筒的底部为锥形结构,所述回塔管路与所述内筒的底部连接。另外,所述滤水室设置于所述外筒的底部,所述回塔管路有部分置于所述滤水室内,另有部分置于所述滤水室外。另外,所述回塔管路包括:沿所述内筒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内筒的底部连接的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连接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有部分穿出所述滤水室,位于所述滤水室外。另外,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滤水室连接的滤水出水管。另外,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还包括:压力平衡管,所述压力平衡管与所述滤水室的顶端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固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浆液排出机构的电路模块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外筒1、设置于外筒1内的滤膜组件2,该滤膜组件2绕外筒1的轴线方向围绕构成一浆液室21。滤膜组件2还与外筒1的筒壁之间相互隔开形成滤水通道22。另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固液分离装置还包括:浆液进口管3、搅拌装置4和回塔管路5。其中,浆液进口管3沿垂直于外筒1的轴线方向插入浆液室21内,以用于将浓缩后的浆液导入至浆液室21。搅拌装置4沿外筒1的轴线方向插入浆液室21内,以用于对进入浆液室21内的浆液进行搅拌,促使滤膜组件2可对经搅拌的浆液进行固液分离,使固液分离后的澄清水可进入滤水通道22内。另外,回塔管路5设置于滤膜组件2的底部,以用于排出从浆液中分离出的固态物质。此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固液分离装置还包括:滤水室6和滤水导流管7。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滤水室6设置于外筒1的底部,且滤水导流管7分别与外筒1和滤水室6连接,将进入滤水通道22内的澄清水导入至滤水室6内。通过上述内容不难看出,由于通过滤水室6可实现对澄清水的回收,被回收的澄清水可作为除雾器冲洗水使用,同时浆液中分离出的固态物质又可借助回塔管路5回塔,可作为脱硫剂继续参与反应,从而对系统前端的废水实现了有效的减量控制,显著降低了工艺水的消耗量,以实现塔内的水平衡,同时由于滤膜组件2是设置于外筒1中的,而搅拌装置4是直接插入由滤膜组件2围绕构成的浆液室21中,从而使得整个固液分离装置在实现浆液澄清和过滤一体化的同时,还具有较小的体积和较高的集成度。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滤膜组件2包括:内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筒;/n滤膜组件,设置于所述外筒内,并绕所述外筒的轴线方向围绕构成一浆液室;所述滤膜组件还与所述外筒的筒壁相互隔开形成滤水通道;/n浆液进口管,插入所述浆液室内,将浓缩后的浆液导入所述浆液室内;/n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浆液室内,对进入所述浆液室内的浆液进行搅拌;所述滤膜组件对经搅拌的浆液进行固液分离,使固液分离后的澄清水进入所述滤水通道内;/n回塔管路,设置于所述滤膜组件的底部,并与所述浆液室连通,用于排出从浆液中分离出的固态物质;/n滤水室;/n滤水导流管;分别连接所述外筒和所述滤水室,将进入所述滤水通道内的澄清水导入至所述滤水室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筒;
滤膜组件,设置于所述外筒内,并绕所述外筒的轴线方向围绕构成一浆液室;所述滤膜组件还与所述外筒的筒壁相互隔开形成滤水通道;
浆液进口管,插入所述浆液室内,将浓缩后的浆液导入所述浆液室内;
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浆液室内,对进入所述浆液室内的浆液进行搅拌;所述滤膜组件对经搅拌的浆液进行固液分离,使固液分离后的澄清水进入所述滤水通道内;
回塔管路,设置于所述滤膜组件的底部,并与所述浆液室连通,用于排出从浆液中分离出的固态物质;
滤水室;
滤水导流管;分别连接所述外筒和所述滤水室,将进入所述滤水通道内的澄清水导入至所述滤水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膜组件包括:内筒、设置于所述内筒上的滤膜本体,所述滤膜本体绕所述内筒的筒壁环设;所述滤膜本体、所述内筒的筒壁分别与所述外筒的筒壁之间相互隔开形成滤水通道;
所述搅拌装置插入至所述内筒中,所述浆液进口管与所述内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进口管与所述内筒的下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膜本体为聚合物膜或陶瓷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室为不锈钢、玻璃钢或聚合物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膜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内筒上的隔开部件,所述隔开部件将所述浆液室分隔成与所述浆液进口管连通的污泥区、与所述污泥区相对的澄清区;所述隔开部件上分布有连通所述污泥区和所述澄清区的滤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刚谢江坤朱宇翔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欣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