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小苏专利>正文

一种可坐式电梯箱内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297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坐式电梯箱内部结构,包括电梯箱本体,所述电梯箱本体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背板,所述背板前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固定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坐板,所述坐板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电梯箱本体、背板、固定板、支撑板、连接柱、坐板、轴承、固定柱、齿轮、齿板、升降板、插杆和插槽,解决了现有的电梯均只能站着,对与老年人和孕妇来说,楼层越高,也就越累,越不容易坚持的问题,该可坐式电梯箱内部结构,具备可为老年人和孕妇提供座位的优点,提高了电梯的实用性,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坐式电梯箱内部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为一种可坐式电梯箱内部结构。
技术介绍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电梯作为建筑物楼层运输工具,是所有高楼必不可少的,但是现有的电梯均只能站着,对与老年人和孕妇来说,楼层越高,也就越累,越不容易坚持,降低了电梯的实用性,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坐式电梯箱内部结构,具备可为老年人和孕妇提供座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梯均只能站着,对与老年人和孕妇来说,楼层越高,也就越累,越不容易坚持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坐式电梯箱内部结构,包括电梯箱本体,所述电梯箱本体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背板,所述背板前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坐式电梯箱内部结构,包括电梯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箱本体(1)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背板(2),所述背板(2)前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固定板(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柱(5),所述连接柱(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坐板(6),所述坐板(6)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轴承(7),所述轴承(7)的内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8),所述固定柱(8)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齿轮(9),所述齿轮(9)的左侧啮合有齿板(10),所述齿板(1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板(11),所述升降板(11)的两侧均与坐板(6)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11)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坐式电梯箱内部结构,包括电梯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箱本体(1)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背板(2),所述背板(2)前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固定板(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柱(5),所述连接柱(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坐板(6),所述坐板(6)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轴承(7),所述轴承(7)的内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8),所述固定柱(8)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齿轮(9),所述齿轮(9)的左侧啮合有齿板(10),所述齿板(1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板(11),所述升降板(11)的两侧均与坐板(6)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1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杆(12),所述插杆(12)的底部贯穿坐板(6)并延伸至固定板(3)的内部,所述固定板(3)的表面开设有与插杆(12)配合使用的插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坐式电梯箱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2)的表面开设有与坐板(6)配合使用的收纳槽(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苏
申请(专利权)人:黄小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