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减噪双层结构电梯轿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297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减噪双层结构电梯轿厢,包括主支撑框架、顶部桁架和底部加强桁架,所述底部加强桁架的顶部设有轿厢侧板,所述轿厢侧板在轿厢内壁设有轿厢内壁板,所述轿厢侧板的外侧表面设有轿厢外壁板,所述轿厢内壁板的内表面粘合有减噪蜂窝板,所述减噪蜂窝板的内表面贴合有支撑筋板,所述轿厢外壁板的内表面贴合有外侧加强板,所述外侧加强板和支撑筋板之间设有减噪主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溃缩吸能的支柱,实现在危险状态下,整个支柱可以溃缩吸能,保证在危险状态下有较好的安全防护,避免对轿厢内部乘员产生严重伤害,在双层轿厢内部增加减噪蜂窝板,减少噪音传递到轿厢内部,减少轿厢内部的噪音分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减噪双层结构电梯轿厢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减噪双层结构电梯轿厢。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压力的增大,楼层越来越高,电梯已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人们在乘坐电梯时,对电梯的乘坐环境是否舒适比较重视,而噪音的大小是评价电梯舒适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电梯轿厢的顶部是整块金属板材料制成,或由几块金属横板组成,金属材料具有很好的声音传导特性,来自钢丝绳的噪声传递给轿架,然后又由导靴从轿厢的顶部边缘引起整个金属轿顶的“鼓面”效应,金属板中间部分随声波凸凹起伏,又由于轿厢内相对封闭,声波直接传递到轿厢内部,没有吸收声波的组件,使轿厢内人感觉噪声非常大。现有技术中的减震垫一般都是橡胶垫或者弹簧,橡胶垫使用时间一长就会变形,橡胶也会出现老化现象,弹簧的阻尼系数相对较大,硬度较大,缓冲效果不好,在危险状态下难以对轿厢的撞击产生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减震减噪双层结构电梯轿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减噪双层结构电梯轿厢,包括主支撑框架、顶部桁架和底部加强桁架,所述底部加强桁架的顶部设有轿厢侧板,所述轿厢侧板在轿厢内壁设有轿厢内壁板,所述轿厢侧板的外侧表面设有轿厢外壁板,所述轿厢内壁板的内表面粘合有减噪蜂窝板,所述减噪蜂窝板的内表面贴合有支撑筋板,所述轿厢外壁板的内表面贴合有外侧加强板,所述外侧加强板和支撑筋板之间设有减噪主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撑筋板的地面固定栓接有吸能支柱,所述吸能支柱的端面设有辅助承力柱,所述辅助承力柱的中部套接有定向吸能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主支撑框架的正面设有轿厢门板,所述主支撑框架的顶部和顶部桁架之间设有轿厢顶板,所述主支撑框架的顶部焊接固定有安装吊钩,所述顶部桁架的中部固定栓接有移动组件安装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减噪蜂窝板的内部结构采用非规则状的泡孔,且减噪蜂窝板的形状采用海绵蜂窝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外侧加强板和支撑筋板采用高强度碳钢表面氮化处理之后的板材栓接或焊接固定,所述减噪主腔的形式为分段式隔仓,相邻仓之间的减噪主腔填充有海绵。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吸能支柱、辅助承力柱和定向吸能架组成吸能减震组件,所述吸能支柱和辅助承力柱均采用溃缩式吸能减震,所述吸能支柱的最低溃缩压力为2.5kN,所述辅助承力柱的最低溃缩压力为2.0kN。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采用溃缩吸能的支柱,实现在危险状态下,整个支柱可以溃缩吸能,保证在危险状态下有较好的安全防护,避免对轿厢内部乘员产生严重伤害;2、本技术中,在双层轿厢内部增加减噪蜂窝板,在电梯移动的时候,风噪通过轿厢外壁板传递到轿厢内部,减少噪音传递到轿厢内部,减少轿厢内部的噪音分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减震减噪双层结构电梯轿厢的--图;图2为图1-A处的局部结构分层图;图3为图2-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例说明:1、主支撑框架;2、轿厢门板;3、安装吊钩;4、顶部桁架;5、移动组件安装板;6、轿厢顶板;7、轿厢侧板;8、底部加强桁架;9、轿厢内壁板;10、减噪蜂窝板;11、减噪主腔;12、外侧加强板;13、轿厢外壁板;14、支撑筋板;15、吸能支柱;16、辅助承力柱;17、定向吸能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一种减震减噪双层结构电梯轿厢,包括主支撑框架1、顶部桁架4和底部加强桁架8,底部加强桁架8的顶部设有轿厢侧板7,轿厢侧板7在轿厢内壁设有轿厢内壁板9,轿厢侧板7的外侧表面设有轿厢外壁板13,轿厢内壁板9的内表面粘合有减噪蜂窝板10,减噪蜂窝板10的内表面贴合有支撑筋板14,轿厢外壁板13的内表面贴合有外侧加强板12,外侧加强板12和支撑筋板14之间设有减噪主腔11。支撑筋板14的地面固定栓接有吸能支柱15,吸能支柱15的端面设有辅助承力柱16,辅助承力柱16的中部套接有定向吸能架17,吸能支柱15、辅助承力柱16和定向吸能架17组成吸能减震组件,吸能支柱15和辅助承力柱16均采用溃缩式吸能减震,吸能支柱15的最低溃缩压力为2.5kN,辅助承力柱16的最低溃缩压力为2.0kN,实现了较好的溃缩吸能效果,实现较好的减震效果,提高电梯的安全性,主支撑框架1的正面设有轿厢门板2,主支撑框架1的顶部和顶部桁架4之间设有轿厢顶板6,主支撑框架1的顶部焊接固定有安装吊钩3,顶部桁架4的中部固定栓接有移动组件安装板5,外侧加强板12和支撑筋板14采用高强度碳钢表面氮化处理之后的板材栓接或焊接固定,减噪主腔11的形式为分段式隔仓,相邻仓之间的减噪主腔11填充有海绵,保证整个设备运转的时候,噪音大多数被吸收,保证减噪的效果,减噪蜂窝板10的内部结构采用非规则状的泡孔,且减噪蜂窝板10的形状采用海绵蜂窝板,提高减噪效果。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减震减噪双层电梯轿厢的时候,首先将整个轿厢组装好,并将动力组件安装在移动组件安装板5上,将安全绳挂装在安装吊钩3上,之后整个轿厢可以进行运转,在运转过程有,由于和空气进行摩擦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噪音通过轿厢外壁板13传递至轿厢内壁板9,在传递过程中,噪音经过减噪蜂窝板10,实现对噪音的大幅度削弱,减少外界空气摩擦噪音传递到轿厢内部的分贝,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轿厢安全绳可能会产生脱落,导致轿厢下坠,整个轿厢难以保持平衡,轿厢不稳定的时候,会撞击在电梯井的表面,在撞击的时候吸能支柱15和辅助承力柱16产生溃缩,从而实现将冲击力产生的能量进行吸收,减少能量直接传递到轿厢内部,导致轿厢内部损坏,尽可能保证乘员的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减噪双层结构电梯轿厢,包括主支撑框架(1)、顶部桁架(4)和底部加强桁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加强桁架(8)的顶部设有轿厢侧板(7),所述轿厢侧板(7)在轿厢内壁设有轿厢内壁板(9),所述轿厢侧板(7)的外侧表面设有轿厢外壁板(13),所述轿厢内壁板(9)的内表面粘合有减噪蜂窝板(10),所述减噪蜂窝板(10)的内表面贴合有支撑筋板(14),所述轿厢外壁板(13)的内表面贴合有外侧加强板(12),所述外侧加强板(12)和支撑筋板(14)之间设有减噪主腔(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减噪双层结构电梯轿厢,包括主支撑框架(1)、顶部桁架(4)和底部加强桁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加强桁架(8)的顶部设有轿厢侧板(7),所述轿厢侧板(7)在轿厢内壁设有轿厢内壁板(9),所述轿厢侧板(7)的外侧表面设有轿厢外壁板(13),所述轿厢内壁板(9)的内表面粘合有减噪蜂窝板(10),所述减噪蜂窝板(10)的内表面贴合有支撑筋板(14),所述轿厢外壁板(13)的内表面贴合有外侧加强板(12),所述外侧加强板(12)和支撑筋板(14)之间设有减噪主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减噪双层结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板(14)的地面固定栓接有吸能支柱(15),所述吸能支柱(15)的端面设有辅助承力柱(16),所述辅助承力柱(16)的中部套接有定向吸能架(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减噪双层结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框架(1)的正面设有轿厢门板(2),所述主支撑框架(1)的顶部和顶部桁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立为龙良吉黄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子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