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有源光纤阵列的耦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459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有源光纤阵列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高精度有源光纤阵列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设有夹角的底座,所述夹角内设有一微动马达;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夹具机构,所述夹具机构上设有压条和用于控制压条力度的微分旋钮,所述压条下压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下方还设有一装置在夹具机构上的Y形定位叉;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一调节机构,所述调解机构上安装有带纤定位块,所述带纤定位块和所述定位叉间水平连接有一注有胶水的V型槽或U型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结构简单、组装便捷、制程效率、良率和装配精度更高,可有效降低有源光纤阵列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有源光纤阵列的耦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及光纤通信传输
,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有源光纤阵列的耦合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5G商用和数据中心市场的高速发展,光模块在光网络传输中得到大规模应用,有源硅光互联组件MT-FA作为无线通讯承载网中的重要连接器,已被广泛应用于40/100G光模块中。而高精度FA是有源硅光互联组件MT-FA最核心的光器件,其利用前端并行分布的裸光纤与激光器芯片进行一对一耦合,为了确保光信号能够实现低损耗稳定传输,通常要求光纤与U槽装配的间距误差不超过0.5um,但传统排纤方式在制作光纤阵列时存在装配精度不高的问题,尤其是胶水未完全渗透V型槽或U型槽的情况下,光纤带容易脱出,导致粘接强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有源光纤阵列的耦合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高精度有源光纤阵列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设有夹角的底座,所述夹角内设有一微动马达;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夹具机构,所述夹具机构上设有压条和用于控制压条力度的微分旋钮,所述压条下压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下方还设有一装置在夹具机构上的Y形定位叉;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一调节机构,所述调解机构上安装有带纤定位块,所述带纤定位块和所述定位叉间水平连接有一注有胶水的V型槽或U型槽。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调节机构和夹具机构均可拆装的设置在底座上。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透明压条下压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下的V型槽或U型槽中设有带纤阵列,所述带纤阵列的单纤间距为250um。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带纤定位块水平推动带纤阵列移动并可拆装的设置在调节机构上。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V型槽或U型槽至少设有两条且相互间通道间距为127um。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压条为透明压条。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夹角小于45°。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夹具机构呈杠杆结构,所述微分旋钮设置在夹具机构两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精度有源光纤阵列的耦合装置,利用微动马达装置提供高频率的微振动,使胶水充分均匀的流动在V型槽或U型槽、光纤和盖板之间,确保光纤阵列各组成部分的粘接更加牢固,可有效避免传统装胶时空胶的问题。其次,耦合装置采用水平推纤的方式,相比传统排纤方式在制作光纤阵列时效率低、装配精度不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在不同类型的光纤阵列的排纤制作时,只需更换相匹配的的带纤定位块,即可实现精细化的定位,具有高装配精度、高稳定性和高效率的优点。最后,其整体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结构简单,可二次拆卸组装投入其他加工程序中使用,有效的提高了制程效率和装配精度降低了有源光纤阵列制作成本,耦合效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图中标记序号及名称:1.底座2.微动马达3.夹具机构4.压条5.微分旋钮6.定位叉7.调节机构8.带纤定位块9.V型槽或U型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高精度有源光纤阵列的耦合装置,参考图1至图3,包括内设有夹角的底座1,所述夹角内设有一微动马达2;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夹具机构3,所述夹具机构3上设有压条4和用于控制压条4力度的微分旋钮5,所述压条4下压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下方还设有一装置在夹具机构上的Y形定位叉6;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一调节机构7,所述调解机构上安装有带纤定位块8,所述带纤定位块8和所述定位叉6间水平连接有一注有胶水的V型槽或U型槽9。所述微动马达2安装在底座1内,可进行高频率的微振动,使胶水均匀的流动在V型槽或U型槽9、光纤和盖板上;当微动马达2进行高频率震动时,夹角下方部分固定不动,夹角上部位可随微动马达的震动进行微弹震动。夹具机构3和调节机构7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应的设置在底座1上,带纤定位块8设置在调解机构上,V型槽或U型槽9一端连接在带纤定位块8上,另一端设置在定位叉6的叉口内,压条4下方压设有盖板,使V型槽或U型槽9和盖板的前端面处于同一平面,同时又不会挡住露出的光纤,起到防呆作用。夹具机构3两端呈对称设置,且所述微分按钮装置在其两端,可精确控制压条4的力度以便对光纤、盖板进行位置调整,保证完成排纤后单个光纤在各槽道内均匀分布,保持左右间距一致。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所述调节机构7和夹具机构3均可拆装的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调节机构7模块夹持带纤定位块8模块向左或向右移动进行调节,整体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将本专利技术的装配系统分为上下子母两个模块,装配完毕后可将子模块,即调节机构7、带纤定位块8和组装夹具主体拆卸用于下一工序,子模块数量多,而由底座1、微振动马达组成的母模块数量较少,可提高制作效率,节省夹具投入总成本。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3,所述透明压条下压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下的V型槽或U型槽中设有带纤阵列,所述带纤阵列的单纤间距为250um;所述V型槽或U型槽9至少设有两条且相互间通道间距为127um。带纤单纤之间紧密排列,实现精细化的定位,精确率和稳定性更高。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所述带纤定位块8水平推动带纤阵列移动并可拆装的设置在调节机构7上。所述带纤定位块8采用水平推纤的方式,根据光纤阵列的排纤制作类型更换不同的带纤定位块8,可解决传统排纤方式在制作光纤阵列时效率低、装配精度不高的问题。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3,所述压条4为透明压条4,使操作者能够确保光纤正确排列在V型槽或U型槽9中,并确认胶水是否有效充满整个槽道内。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所述夹角小于45°,夹角过大或过小会导致胶水粘连不匀,确保光纤阵列各组成部分的粘接更加牢固,可有效避免空胶不良。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所述夹具机构3呈杠杆结构,所述微分旋钮5设置在夹具机构3两侧。所述夹具机构3适用于各种类型光纤阵列的制作需求,它通过杠杆结构控制透明压条4的下压和上升,并采用高精度微分旋钮5来精确控制其下压、上升的力度,便于对光纤和盖板的位置进行调整,确保光纤能够准确、均匀的排放在V型槽或U型槽9内,保持左右间距一致。以上是对本专利技术一种高精度有源光纤阵列的耦合装置进行的阐述,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任何未背离本专利技术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有源光纤阵列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设有夹角的底座,所述夹角内设有一微动马达;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夹具机构,所述夹具机构上设有压条和用于控制压条力度的微分旋钮,所述压条下压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下方还设有一装置在夹具机构上的Y形定位叉;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一调节机构,所述调解机构上安装有带纤定位块,所述带纤定位块和所述定位叉间水平连接有一注有胶水的V型槽或U型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有源光纤阵列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设有夹角的底座,所述夹角内设有一微动马达;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夹具机构,所述夹具机构上设有压条和用于控制压条力度的微分旋钮,所述压条下压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下方还设有一装置在夹具机构上的Y形定位叉;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一调节机构,所述调解机构上安装有带纤定位块,所述带纤定位块和所述定位叉间水平连接有一注有胶水的V型槽或U型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有源光纤阵列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和夹具机构均可拆装的设置在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有源光纤阵列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压条下压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下的V型槽或U型槽中设有带纤阵列,所述带纤阵列的单纤间距为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尧杰孔祥君曾智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兴新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