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浆干混混合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443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砂浆干混混合桶,包括圆柱形的桶体,所述桶体横向放置,所述桶体的内部横向穿插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桶体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漏斗,所述桶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桶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套,且电机套的内部安装有电机,电机套的外部连接有用于稳固电机套的固定架,所述桶体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桶体的外部顶端设置有第一喷雾器和第二喷雾器,所述桶体的右侧底部连接有除尘器,桶体与除尘器之间管路连接有吸尘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料口处设有喷雾,解决了扬尘问题;此外还通过吸气装置对桶体内部吸气,解决了目前出料过程中的起拱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砂浆干混混合桶
本技术涉及建筑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砂浆干混混合桶。
技术介绍
干混砂浆通常叫水硬性水泥混合砂浆,是指经干燥筛分处理的骨料(如石英砂)、无机胶凝材料(如水泥)和添加剂(如聚合物)等按一定比例进行物理混合而成的一种颗粒状或粉状,以袋装或散装的形式运至工地,加水拌和后即可直接使用的物料,是一种建筑上不可或缺的材料。现有的生产线,一般均会按配合比通过运输小车将各组分运输至缓冲料斗,再经过缓冲料斗进入干混混合桶中,再进行充分的搅拌即可落料装袋。虽然现场预拌砂浆系统已相对成熟,但扬尘不好控制,当大量原料从缓冲料斗处落入搅拌罐中时,由于气压平衡的原因,会带动大量的气体从搅拌罐和缓冲料斗连接处向上逸出,从而带动大量灰尘进入到外部环境中,对操作人员以及环境均造成恶劣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砂浆干混混合桶,包括圆柱形的桶体,所述桶体横向放置,所述桶体的内部横向穿插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桶体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漏斗,所述桶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桶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套,且电机套的内部安装有电机,电机套的外部连接有用于稳固电机套的固定架,所述桶体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桶体的外部顶端设置有第一喷雾器和第二喷雾器,所述桶体的右侧底部连接有除尘器,桶体与除尘器之间管路连接有吸尘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叶螺旋缠绕在搅拌轴的表面,且搅拌叶的半径从搅拌轴表面的左端处至右端处逐渐减小。>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轴的左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搅拌轴的右端与固定块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块的左端成型有套孔,所述搅拌轴的右端表面成型有卡槽;所述搅拌轴的右端插入到套孔内,且固定块的左端嵌入卡槽配合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喷雾器和第二喷雾器分别位于进料漏斗的左右两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桶体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桶体的U形支架,且U形支架的顶端连接在桶体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进料口处设有喷雾,解决了扬尘使得施工现场更加环保;此外还通过吸气装置对混合桶内部吸气,解决了目前出料过程中的起拱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砂浆干混混合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桶体,2、U形支架,3、搅拌轴,4、搅拌叶,5、进料漏斗,6、出料口,7、电机,8、电机套,9、固定架,10、吸尘管,11、固定块,12、套孔,13、卡槽,14、第一喷雾器,15、第二喷雾器,16、除尘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砂浆干混混合桶,包括圆柱形的桶体1,所述桶体1横向放置,所述桶体1的内部横向穿插有搅拌轴3,搅拌轴3上设置有搅拌叶4,所述桶体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漏斗5,所述桶体1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6,所述桶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套8,且电机套8的内部安装有电机7,电机套8的外部连接有用于稳固电机套8的固定架9,所述桶体1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所述桶体1的外部顶端设置有第一喷雾器14和第二喷雾器15,所述桶体1的右侧底部连接有除尘器16,桶体1与除尘器16之间管路连接有吸尘管10。所述搅拌叶4螺旋缠绕在搅拌轴3的表面,且搅拌叶4的半径从搅拌轴3表面的左端处至右端处逐渐减小,从而使远离电机7一端的搅拌叶4产生的动力与靠近电机7一端所产生的动力一致。所述搅拌轴3的左端与电机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3的右端与固定块11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11的左端成型有套孔12,且搅拌轴3的右端表面成型有卡槽13;所述搅拌轴3的右端插入到套孔12内,且固定块11的左端嵌入卡槽13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喷雾器14和第二喷雾器15分别位于进料漏斗5的左右两侧,进料时,对进料漏斗附近进行喷雾。所述桶体1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桶体1的U形支架2,且U形支架2的顶端连接在桶体1的两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砂浆干混混合桶,包括圆柱形的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横向放置,所述桶体的内部横向穿插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桶体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漏斗,所述桶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桶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套,且电机套的内部安装有电机,电机套的外部连接有用于稳固电机套的固定架,所述桶体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桶体的外部顶端设置有第一喷雾器和第二喷雾器,所述桶体的右侧底部连接有除尘器,桶体与除尘器之间管路连接有吸尘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浆干混混合桶,包括圆柱形的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横向放置,所述桶体的内部横向穿插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桶体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漏斗,所述桶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桶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套,且电机套的内部安装有电机,电机套的外部连接有用于稳固电机套的固定架,所述桶体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桶体的外部顶端设置有第一喷雾器和第二喷雾器,所述桶体的右侧底部连接有除尘器,桶体与除尘器之间管路连接有吸尘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浆干混混合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螺旋缠绕在搅拌轴的表面,且搅拌叶的半径从搅拌轴表面的左端处至右端处逐渐减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徐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兴和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