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型砖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441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U型砖模具,其包括模具本体和呈倒U型的凸起,所述模具本体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拼接形成一个具有开口的箱体,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内分别设置所述凸起,且所述凸起拼接后,箱体内形成倒U形的注膜槽;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拼接处设置有用于紧固两者的紧固装置。通过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设置,可以使得U型砖与模具快速脱离、提高工作效率和U型砖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型砖模具
本技术涉及建筑模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U型砖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城市规模的快速发展,建筑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中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目前建筑的基础有现场浇筑的混凝土基础和预置的装配式基础两种形式。混凝土由于自身材料的特性,基础施工后需要一定的养护时间,混凝土强度增强后才能承担载荷。现有的现场浇筑方法使用的是钢模,受到技术的限制,不仅施工进度较慢,而且工艺复杂。而钢模统一制造,在浇筑不同规格的柱子基础时需要制造不同的钢模,成本较高。而且使用钢模后期还需要人工的拆卸,浪费劳动力。目前市场存在可以取代钢模的一种U型砖,这种砖弥补了钢模浪费劳动力和资源的缺点,而生产这种砖需要用模具,模具的结构如图1,这种模具包括模具本体200和凸起400。凸起400沿模具本体200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模具本体内部,且凸起的最高点低于模具的开口边缘。制作U型砖时,将混凝土倒入模具内,待混凝土成型后将U型砖取出。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模具是一个整体,脱模时要借助外力使U型砖和模具分离,所以存在脱模困难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U型砖模具,可以使U型砖模具和U型砖快速分离。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U型砖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呈倒U型的凸起,所述模具本体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拼接形成一个具有开口的箱体,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内分别设置所述凸起,且所述凸起拼接后,箱体内形成倒U形的注模槽;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拼接处设置有用于紧固两者的紧固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U型模具时先将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紧固连接,注入混凝土,待U型砖定型后,将紧固装置解锁,使得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分离,U型砖随着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的分离与模具发生了脱离,从而实现了U型砖快速脱离模具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U型砖的质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装置包括螺栓副、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第一连接片设置于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拼接处,第二连接片设置于第二模具与第一模具拼接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通过螺栓副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紧固连接到一起,防止使用过程中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分离,从而避免了模具使用过程中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分离的情况。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模具的凸起一侧沿着凸起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模具的凸起一侧沿着凸起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槽口和第二凹槽的槽口相互远离。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模具上开设凹槽的方法,可以加快U型砖的成型速度,节约模具的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用于定位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多个定位杆,定位杆设置于第一凹槽朝向第二凹槽一侧和/或第二凹槽朝向第一凹槽一侧,第一凹槽和/或第二凹槽上设有与定位杆位置对应且插接配合的定位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快速连接,防止在使用模具过程中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发生错位,提高工作效率和U型砖的质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上分别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分别连接第一连接片和第一模具、第二连接片和第二模具。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可以增强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强度,从而提高模具使用耐久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上均设置有裙边,所述裙边位于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开口上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增加裙边可以增加模具的实用便利性,方便模具使用过程中的搬运和脱模。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模具或第二模具拼接处设置有弹性密封凸缘。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密封凸缘可以使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更好的紧密连接,减少U型砖在制造过程中材料的浪费,增加U型砖的美观。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设置,可以使得U型砖与模具快速脱离、提高工作效率和U型砖的质量;2.通过紧固装置的设置,可以保证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紧固连接,提高工作稳定性;3.通过定位机构的设置,可以实现U型砖模具使用时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快速定位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U型砖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爆炸图。附图标记,100、紧固装置;110、螺栓副;120、第一连接片;130、第二连接片;200、模具本体;210、第一模具;220、第二模具;300、加强筋;400、凸起;510、第一凹槽;520、第二凹槽;600、圆孔;700、裙边;800、定位装置;810、定位杆;820、定位孔;900、注模槽;910、弹性密封凸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U型砖模具,包括模具本体200、紧固装置100、定位机构800。第一模具210和第二模具220均呈长方体且第一模具210和第二模具220拼接形成一个具有开口的箱体,第一模具210和第二模具220内设有凸起400,且凸起400拼接后箱体内形成倒U型注模槽900。第一模具210或第二模具220拼接处螺钉固定有弹性密封凸缘910,弹性密封凸缘910与未设置弹性密封凸缘910的模具抵接。第一模具210的凸起400一侧沿着凸起400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510,第二模具220的凸起400一侧沿着凸起400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凹槽520,第一凹槽510和第二凹槽520的槽口相互远离。在模具本体200开口处向外翻折形成裙边700。第一模具210和第二模具220通过紧固装置100链接。紧固装置100包括螺栓副110、第一连接片120、第二连接片130,第一连接片120一体成型于第一模具210与第二模具220拼接处且垂直第一模具210,第二连接片130一体成型于第二模具220与第一模具210拼接处且垂直于第二模具220,第一连接片120和第二连接片130通过螺栓副连接。第一连接片120和第二连接片130上相对应设置有多个圆孔600。第一连接片120和第二连接片130上分别一体成型有呈直角三角形的加强筋300,加强筋300的两个直角边分别连接第一模具210和第一连接片120、第二模具220和第二连接片130。定位机构包括多个定位杆810,定位杆800可以一体成型于第一凹槽510朝向第二凹槽520一侧或第二凹槽520朝向第一凹槽510一侧,第一凹槽510或第二凹槽520上设有与定位杆810位置对应且插接配合的定位孔820。也可以如本实施力中,第一凹槽510一侧分别设两个定位杆和两个定位孔,在第二凹槽上对应设置两个定位孔和两个定位杆,提高定位效果。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U型砖模具时,需要先将定位杆和定位孔插接,然后将螺栓副紧固使得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型砖模具,包括模具本体(200)和凸起(400),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200)包括第一模具(210)和第二模具(220),第一模具(210)和第二模具(220)拼接形成一个具有开口的箱体,第一模具(210)和第二模具(220)内分别设置所述凸起(400),且所述凸起(400)拼接后,箱体内形成倒U形的注模槽(900);第一模具(210)和第二模具(220)拼接处设置有用于紧固两者的紧固装置(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型砖模具,包括模具本体(200)和凸起(400),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200)包括第一模具(210)和第二模具(220),第一模具(210)和第二模具(220)拼接形成一个具有开口的箱体,第一模具(210)和第二模具(220)内分别设置所述凸起(400),且所述凸起(400)拼接后,箱体内形成倒U形的注模槽(900);第一模具(210)和第二模具(220)拼接处设置有用于紧固两者的紧固装置(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100)包括螺栓副(110)、第一连接片(120)和第二连接片(130),第一连接片设置于第一模具(210)与第二模具(220)拼接处,第二连接片设置于第二模具(220)与第一模具(210)拼接处,第一连接片(120)和第二连接片(130)通过螺栓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砖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模具(210)的凸起(400)一侧沿着凸起(400)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510),第二模具(220)的凸起(400)一侧沿着凸起(400)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凹槽(520),第一凹槽(510)的槽口和第二凹槽(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
申请(专利权)人:齐河艺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