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器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甚至应用在各种交通工具上,成为现代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能防暑降温,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息及工作环境。由于不同用户个体差异和环境温度变化,用户对空调温度和风向等需求各不相同,例如,在炎热的夏天,有的用户喜欢被空调风直吹,以提高自身舒适度。在现有技术中,当用户处于室内环境中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的空调送风功能。然而,在实施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空调设备只能在用户选择的送风模式下固定从同一方向出风或某一范围内往复出风,控制逻辑较为简单。而用户在室内中通常是需要移动的,且用户人数不唯一,现有的空调器无法实现更为精准、智能地实现风随人动,从而无法满足用户在空调环境中的舒适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器,其能在开启风随人动功能时,自动获取用户位置和用户数量,智能控制空调器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和风速,以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空调器壳体;/n送风装置,设置于所述空调器壳体中;其中,所述送风装置包括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有纵向导风板,所述纵向导风板可以围绕其竖直轴摆动预设的摆动角度;/n雷达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空调器壳体中,用于检测用户位置和用户数量;/n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送风装置、雷达传感器电连接,用于:/n当所述空调器开启风随人动功能时,实时接收所述雷达传感器检测到的用户位置和用户数量;/n根据所述用户位置和用户数量,控制所述出风口的纵向导风板的摆动角度和风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器壳体;
送风装置,设置于所述空调器壳体中;其中,所述送风装置包括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有纵向导风板,所述纵向导风板可以围绕其竖直轴摆动预设的摆动角度;
雷达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空调器壳体中,用于检测用户位置和用户数量;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送风装置、雷达传感器电连接,用于:
当所述空调器开启风随人动功能时,实时接收所述雷达传感器检测到的用户位置和用户数量;
根据所述用户位置和用户数量,控制所述出风口的纵向导风板的摆动角度和风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空调器处于关机或待机状态时,所述出风口的纵向导风板处于闭合位置;
当所述空调器接收到开机指令时,所述出风口的纵向导风板围绕其竖直轴旋转90°至基准位置,设定所述基准位置为0°;
当所述空调器处于运行状态时,所述出风口的纵向导风板可以围绕其竖直轴相对其基准位置逆时针摆动或顺时针摆动;其中,设定逆时针摆动角度大于0°,顺时针摆动角度小于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位置包括用户角度和用户距离;其中,所述用户角度表示用户到空调器的竖直中心线的连线与空调器的竖直对称平面的逆时针夹角或顺时针夹角;设定所述用户角度的逆时针夹角大于0°,顺时针夹角小于0°;所述用户距离表示用户与空调器的室内机表面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位置和用户数量,控制所述出风口的纵向导风板的摆动角度和风速,具体包括:
当所述用户数量为1,且所述用户角度为顺时针夹角时,控制所述出风口的纵向导风板的摆动角度为max(α1,δmin);控制所述出风口的风速为
其中,α1为用户角度,δmin为所述出风口的纵向导风板的顺时针最小摆动角度;ρ为所述用户距离;C1、C2为出风口常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位置和用户数量,控制所述出风口的纵向导风板的摆动角度和风速,具体包括:
当所述用户数量为1,且所述用户角度为逆时针夹角时,控制所述出风口的纵向导风板的摆动角度为min(α1,δmax);控制所述出风口的风速为
其中,α1为用户角度,δmax为所述出风口的纵向导风板的逆时针最大摆动角度;ρ为所述用户距离;C1、C2为出风口常数。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位置和用户数量,控制所述出风口的纵向导风板的摆动角度和风速,具体包括:
当所述用户数量为m,且每一用户角度均满足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刘通,王宏超,宁尚斌,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