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桩柱间连接性能检测的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桥梁施工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桩柱间连接性能检测的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其具体针对的是“桩柱一体化”工艺的桥梁下部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近几年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引导,使得装配式建造技术得到了强劲的发展。桥梁装配式建造技术已经逐渐从上部结构预制拼装逐渐扩大到下部结构。由于桥梁下部结构中的桩、柱往往长达数十米,为了便于预制和运输,往往需要将其预制成多节,运输到现场后进行现场拼接。同时,为了简化现场施工、减少施工后的场地占用面积,将桩柱之间传统的承台连接形式改为焊接连接或者法兰盘连接,即去掉承台结构,将桥梁下部结构设计成“桩柱一体化”。而桥梁在承受上部水平荷载(车辆、温度、地震等)时,会通过焊接连接或者法兰盘连接传递到下部,若是连接质量不过关,将直接影响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因此,确保桩柱间连接质量是至关重要的。目前,规范针对桩的水平承载能力试验已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对于桩柱间连接性能的检测并没有明确的检测方法。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桩柱间连接性能检测的检测设备及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桩柱间连接性能检测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系统、荷载加载系统和数据系统;所述平台系统包括加载平台和平台支架,所述加载平台安装在平台支架的顶部,其通过所述平台支架水平放置,所述加载平台上间隔开设有两放置通孔,其通过两放置通孔穿设两待测桩柱,所述放置通孔的孔径大于待测桩柱的管径,所述放置平台相对待测桩柱上两桩柱间的连接处靠近待测桩柱的顶部;所述荷载加载系统安装在放置平台的顶面,并位于两放置通孔之间,所述荷载加载系统包括液压控制系统、卧式千斤顶、传力柱以及球形铰支座,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连接卧式千斤顶,所述卧式千斤顶水平放置,其伸缩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传力柱和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桩柱间连接性能检测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系统、荷载加载系统和数据系统;所述平台系统包括加载平台和平台支架,所述加载平台安装在平台支架的顶部,其通过所述平台支架水平放置,所述加载平台上间隔开设有两放置通孔,其通过两放置通孔穿设两待测桩柱,所述放置通孔的孔径大于待测桩柱的管径,所述放置平台相对待测桩柱上两桩柱间的连接处靠近待测桩柱的顶部;所述荷载加载系统安装在放置平台的顶面,并位于两放置通孔之间,所述荷载加载系统包括液压控制系统、卧式千斤顶、传力柱以及球形铰支座,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连接卧式千斤顶,所述卧式千斤顶水平放置,其伸缩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传力柱和球形铰支座连接一待测桩柱,所述卧式千斤顶产生的顶推力、传力柱和球形铰支座轴线处在同一直线上,该直线经过待测桩柱的中心线;所述数据系统包括若干数据采集传感器组和数据接收控制端,若干数据采集传感器组安装在待测桩柱上,并沿着待测桩柱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且在每一待测桩柱连接处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每一数据采集传感器组包括两位移传感器和两应变传感器,每一数据采集传感器组中的所有传感器位于两待测桩柱的同一高度处,每一待测桩柱的同一高度处设置一数据采集传感器组中的一个位移传感器和一个应变传感器,该一个位移传感器和一个应变传感器分设在待测桩柱的相对两侧,且位于所述卧式千斤顶产生的顶推力和待测桩柱的中心线所组成的平面内,所述数据接收控制端不位于加载平台上,其分别与每一位移传感器、每一应变传感器和液压控制系统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桩柱间连接性能检测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支架采用钢管搭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桩柱间连接性能检测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平台的顶面距离待测桩柱顶部1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桩柱间连接性能检测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靠近待测桩柱连接处的相邻两数据采集传感器组之间的竖直间距小于远离待测桩柱连接处的相邻两数据采集传感器组之间的竖直间距。
5.一种用于桩柱间连接性能检测的检测方法,其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桩柱间连接性能检测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待测桩柱周围地面开挖,使桩柱间的连接处露出1m以上;
(2)在距离待测桩柱桩顶位置1m处搭设加载平台和平台支架,加载平台顶面保证水平;
(3)将待测桩柱外表面打磨处理,并按一定间距做好标记;
(4)在标记处安装位移传感器和应变传感器,在距离桩柱间连接处1m范围内加密传感器布置,且该范围内的相邻两传感器之间的最大竖直间距不应大于0.5m,然后将各个传感器和数据接收控制端用线连接;
(5)在加载平台上安装卧式千斤顶、传力柱和球形铰支座;
(6)根据待测桩柱的预估极限承载力对试验荷载进行分级,确定出每级荷载的增量,该预估极限承载力为待测桩柱的水平极限承载力;
(7)将卧式千斤顶热机5min;
(8)卧式千斤顶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对待测桩柱施加荷载,并在每级荷载施加后且位移传感器检测到待测桩柱位移稳定后采集位移和应变数据,采集到的位移和应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林,韦港荣,陈基鹏,王华,郝天之,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