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出入口通道下穿迁改后箱涵的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出入口通道下穿迁改后箱涵的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地铁车站一般沿道路平行布置,为实现过街条件,相应设置过街地下出入口通道。车站主体围护施工前需将与主体结构纵向平行的既有大型箱涵迁改至道路另一侧,迁改后的箱涵势必与过街地下出入口通道相交。在施工过街出入口通道前需将箱涵二次改迁复原,该方法迁改次数多,费用高,工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出入口通道下穿迁改后箱涵的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能够实现大型箱涵一次永久改迁,造价低,工期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下出入口通道下穿迁改后箱涵的结构体系,包括迁改后箱涵、后期出入口通道部分和局部盖挖逆筑结构,所述迁改后箱涵的正下方与地下出入口通道相交处施做有局部盖挖逆筑结构;所述局部盖挖逆筑结构包括先期出入口通道顶板和设置于其两侧的先期围护结构,所述先期出入口通道顶板的两端分别与其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出入口通道下穿迁改后箱涵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迁改后箱涵、后期出入口通道部分和局部盖挖逆筑结构,所述迁改后箱涵的正下方与地下出入口通道相交处施做有局部盖挖逆筑结构;所述局部盖挖逆筑结构包括先期出入口通道顶板和设置于其两侧的先期围护结构,所述先期出入口通道顶板的两端分别与其两侧的所述先期围护结构连接;所述先期出入口通道顶板的下方施做有后期出入口通道部分,所述后期出入口通道部分与所述先期出入口通道顶板围合形成所述地下出入口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出入口通道下穿迁改后箱涵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迁改后箱涵、后期出入口通道部分和局部盖挖逆筑结构,所述迁改后箱涵的正下方与地下出入口通道相交处施做有局部盖挖逆筑结构;所述局部盖挖逆筑结构包括先期出入口通道顶板和设置于其两侧的先期围护结构,所述先期出入口通道顶板的两端分别与其两侧的所述先期围护结构连接;所述先期出入口通道顶板的下方施做有后期出入口通道部分,所述后期出入口通道部分与所述先期出入口通道顶板围合形成所述地下出入口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出入口通道下穿迁改后箱涵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期出入口通道部分包括后期出入口通道侧墙和后期出入口通道底板,所述后期出入口通道底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后期出入口通道侧墙与所述先期出入口通道顶板的两端连接;所述先期出入口通道顶板、所述后期出入口通道侧墙和所述后期出入口通道底板围合形成所述地下出入口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出入口通道下穿迁改后箱涵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先期出入口通道顶板的两端还连接有先期出入口通道侧墙,所述后期出入口通道底板两端的后期出入口通道侧墙分别与所述先期出入口通道顶板两端的先期出入口通道侧墙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出入口通道下穿迁改后箱涵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先期出入口通道顶板与其两端的先期出入口通道侧墙一次浇筑成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出入口通道下穿迁改后箱涵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先期出入口通道侧墙内设有受力筋,所述先期出入口通道侧墙内的受力筋的底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后期出入口通道侧墙内的受力筋连接的钢筋接驳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出入口通道下穿迁改后箱涵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先期出入口通道侧墙的高度为所述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文轩,雷崇,李志敏,曾友金,雷铎,尹进,李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