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单东霞专利>正文

一种织物树脂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3911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织物树脂处理设备,织物的树脂处理可以给予织物很多优良性能,可以使织物获得防皱性、防缩性、免烫性、耐久压烫性、防燃性、光泽好、手感舒适等性能,传统处理设备经多个设备处理,自动化程度、工序流畅程度过低,本设备解决了上述问题,将织物放入存满树脂的震荡箱内,震荡箱往复震动促进树脂充分浸渍入织物纤维之中,浸渍结束后将织物通过轧制辊筒、织物通道、输送辊筒中,开启发热柱,发热柱散发热量促进树脂在织物纤维间缩合,控制轧制辊筒与输送辊筒转动,织物慢速缓缓在烘干室内运动,织物被烘干后落入清洗室内,经往复正反转清洗将树脂残余物洗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物树脂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织物树脂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织物的树脂处理可以给予织物很多优良性能,可以使织物获得防皱性、防缩性、免烫性、耐久压烫性、防燃性、光泽好、手感舒适等性能,传统处理设备经多个设备处理,自动化程度、工序流畅程度过低,本设备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织物树脂处理设备,可以震荡将树脂更好的浸渍入织物内,可以将浸渍后的织物轧制、烘干,烘干后织物自动落入清洗室内清洗树脂残余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织物树脂处理设备,包括震荡组合体、烘干组合体和清洗组合体,所述烘干组合体、清洗组合体均与震荡组合体相连接,烘干组合体与清洗组合体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震荡组合体包括底板、电机、电机轴支架、电机轴、弹簧Ⅰ、震荡箱、带轮Ⅰ、皮带Ⅰ、张紧带轮、带轮Ⅱ、张紧带轮轴、张紧带轮支架、滑筒、滑柱、拉簧、拉簧固定板、震荡轴、震荡轴支架、偏心块、摩擦块和球头摩擦柱,电机与底板相连接,电机与电机轴相连接,电机轴与电机轴支架转动连接,电机轴支架与底板相连接,弹簧Ⅰ两端分别与震荡箱、底板相连接,电机轴与带轮Ⅰ相连接,带轮Ⅰ通过皮带Ⅰ与张紧带轮、带轮Ⅱ连接,张紧带轮与张紧带轮轴相连接,张紧带轮轴与张紧带轮支架转动连接,张紧带轮支架与滑筒相连接,滑筒与滑柱滑动连接,拉簧两端分别与张紧带轮支架、拉簧固定板相连接,拉簧处于拉伸状态,滑柱与拉簧固定板相连接,拉簧固定板与底板相连接,带轮Ⅱ与震荡轴相连接,震荡轴与震荡轴支架转动连接,震荡轴支架与震荡箱相连接,震荡轴与偏心块相连接,六个摩擦块分别与底板、震荡箱相连接,三个球头摩擦柱两端分别与六个摩擦块配合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烘干组合体包括锥齿轮Ⅰ、锥齿轮Ⅱ、锥齿轮Ⅱ轴、锥齿轮Ⅱ轴支架、离合箱、操纵杆支架、离合盘Ⅰ、输出轴、滑筒、球槽、离合盘Ⅱ、拨球、拨架、离合操纵杆、带轮Ⅲ、皮带Ⅱ、带轮Ⅳ、带轮Ⅳ轴、支架Ⅰ、烘干室、烘干室支脚、齿轮Ⅰ、齿轮Ⅱ、齿轮Ⅱ轴、轧制辊筒、带轮Ⅴ、皮带Ⅲ、带轮Ⅵ、带轮Ⅵ轴、支架Ⅱ、齿轮Ⅲ、齿轮Ⅳ、齿轮Ⅳ轴、输送辊筒、织物通道、转盘、转盘轴、连杆Ⅰ、连杆Ⅱ、滑轴Ⅰ、开关门支架、滑轴Ⅱ、滑轨Ⅰ、滑轨Ⅱ、发热柱、烘干室门和滑轨板,电机轴与锥齿轮Ⅰ相连接,锥齿轮Ⅰ与锥齿轮Ⅱ啮合连接,锥齿轮Ⅱ与锥齿轮Ⅱ轴相连接,锥齿轮Ⅱ轴与锥齿轮Ⅱ轴支架、离合箱转动连接,锥齿轮Ⅱ轴支架、离合箱与底板相连接,锥齿轮Ⅱ轴与离合盘Ⅰ相连接,输出轴与离合箱转动连接,输出轴与滑筒滑动连接,球槽位于滑筒上,滑筒与离合盘Ⅱ相连接,拨球与球槽滑动连接,球槽与拨架相连接,拨架与离合操纵杆相连接,离合操纵杆与操纵杆支架相铰接,操纵杆支架与离合箱相连接,输出轴与带轮Ⅲ相连接,带轮Ⅲ通过皮带Ⅱ与带轮Ⅳ连接,带轮Ⅳ与带轮Ⅳ轴相连接,带轮Ⅳ轴与支架Ⅰ转动连接,支架Ⅰ与烘干室相连接,烘干室与烘干室支脚相连接,烘干室支脚与底板相连接,带轮Ⅳ轴与齿轮Ⅰ相连接,齿轮Ⅰ与齿轮Ⅱ啮合连接,齿轮Ⅱ与齿轮Ⅱ轴相连接,齿轮Ⅱ轴与支架Ⅰ转动连接,带轮Ⅳ轴、齿轮Ⅱ轴分别与两个轧制辊筒相连接,齿轮Ⅱ轴与带轮Ⅴ相连接,带轮Ⅴ通过皮带Ⅲ与带轮Ⅵ相连接,带轮Ⅵ与带轮Ⅵ轴相连接,带轮Ⅵ轴与支架Ⅱ转动连接,支架Ⅱ与烘干室相连接,带轮Ⅵ轴与齿轮Ⅲ相连接,齿轮Ⅲ与齿轮Ⅳ啮合连接,齿轮Ⅳ与齿轮Ⅳ轴相连接,齿轮Ⅳ轴与支架Ⅱ转动连接,带轮Ⅵ轴、齿轮Ⅳ轴分别与两个输送辊筒相连接,两个织物通道分别位于烘干室两侧,转盘与转盘轴相连接,转盘、转盘轴与烘干室转动连接,转盘轴与连杆Ⅰ相连接,连杆Ⅰ与连杆Ⅱ相铰接,连杆Ⅱ与滑轴Ⅰ转动连接,滑轴Ⅰ与两个开关门支架转动连接,两个开关门支架均与烘干室门相连接,烘干室门与烘干室间隙配合,两个开关门支架分别与两个滑轴Ⅱ相连接,两个滑轴Ⅱ分别与两个滑轨Ⅰ滑动连接,滑轴Ⅰ两端分别与两个滑轨Ⅰ、两个滑轨Ⅱ滑动连接,两个滑轨Ⅰ、两个滑轨Ⅱ分别位于两个滑轨板上,两个滑轨板分别与烘干室两侧壁相连接,发热柱与烘干室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清洗组合体包括锥齿轮Ⅲ、锥齿轮Ⅳ、锥齿轮Ⅳ轴、清洗室、清洗室支脚、筛网、半齿轮盘、直齿轮、直齿轮轴和扇叶,电机轴与锥齿轮Ⅲ相连接,锥齿轮Ⅲ与锥齿轮Ⅳ啮合连接,锥齿轮Ⅳ与锥齿轮Ⅳ轴相连接,锥齿轮Ⅳ轴与底板、清洗室转动连接,筛网与清洗室滑动连接,清洗室与清洗室支脚相连接,清洗室支脚与底板相连接,锥齿轮Ⅳ轴与半齿轮盘相连接,半齿轮盘与两个直齿轮啮合连接,两个直齿轮分别与两个直齿轮轴相连接,两个直齿轮轴与清洗室转动连接,两个直齿轮轴分别与两个扇叶相连接。本专利技术一种织物树脂处理设备的有益效果为:将织物放入存满树脂的震荡箱内,震荡箱往复震动促进树脂充分浸渍入织物纤维之中,浸渍结束后将织物通过轧制辊筒、织物通道、输送辊筒中,开启发热柱,发热柱散发热量促进树脂在织物纤维间缩合,控制轧制辊筒与输送辊筒转动,织物慢速缓缓在烘干室内运动,织物被烘干后落入清洗室内,经往复正反转清洗将树脂残余物洗净。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震荡组合体1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震荡组合体1结构示意图二;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震荡组合体1结构示意图三;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震荡组合体1局部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烘干组合体2结构示意图一;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烘干组合体2结构示意图二;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烘干组合体2结构示意图三;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烘干组合体2结构示意图四;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烘干组合体2局部剖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烘干组合体2结构示意图五;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烘干组合体2结构示意图六;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烘干组合体2结构示意图七;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烘干组合体2结构示意图八;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烘干组合体2结构示意图九;图16是本专利技术的清洗组合体3结构示意图一;图17是本专利技术的清洗组合体3结构示意图二;图18是本专利技术的清洗组合体3结构示意图三。图中:震荡组合体1;底板1-1;电机1-2;电机轴支架1-3;电机轴1-4;弹簧Ⅰ1-5;震荡箱1-6;带轮Ⅰ1-7;皮带Ⅰ1-8;张紧带轮1-9;带轮Ⅱ1-10;张紧带轮1-11;张紧带轮支架1-12;滑筒1-13;滑柱1-14;拉簧1-15;拉簧固定板1-16;震荡轴1-17;震荡轴支架1-18;偏心块1-19;摩擦块1-20;球头摩擦柱1-21;烘干组合体2;锥齿轮Ⅰ2-1;锥齿轮Ⅱ2-2;锥齿轮Ⅱ轴2-3;锥齿轮Ⅱ轴支架2-4;离合箱2-5;操纵杆支架2-6;离合盘Ⅰ2-7;输出轴2-8;滑筒2-9;球槽2-10;离合盘Ⅱ2-11;拨球2-12;拨架2-13;离合操纵杆2-14;带轮Ⅲ2-15;皮带Ⅱ2-16;带轮Ⅳ2-17;带轮Ⅳ轴2-18;支架Ⅰ2-19;烘干室2-20;烘干室支脚2-21;齿轮Ⅰ2-22;齿轮Ⅱ2-23;齿轮Ⅱ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织物树脂处理设备,包括震荡组合体(1)、烘干组合体(2)和清洗组合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组合体(2)、清洗组合体(3)均与震荡组合体(1)相连接,烘干组合体(2)与清洗组合体(3)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物树脂处理设备,包括震荡组合体(1)、烘干组合体(2)和清洗组合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组合体(2)、清洗组合体(3)均与震荡组合体(1)相连接,烘干组合体(2)与清洗组合体(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树脂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震荡组合体(1)包括底板(1-1)、电机(1-2)、电机轴支架(1-3)、电机轴(1-4)、弹簧Ⅰ(1-5)、震荡箱(1-6)、带轮Ⅰ(1-7)、皮带Ⅰ(1-8)、张紧带轮(1-9)、带轮Ⅱ(1-10)、张紧带轮轴(1-11)、张紧带轮支架(1-12)、滑筒(1-13)、滑柱(1-14)、拉簧(1-15)、拉簧固定板(1-16)、震荡轴(1-17)、震荡轴支架(1-18)、偏心块(1-19)、摩擦块(1-20)和球头摩擦柱(1-21),电机(1-2)与底板(1-1)相连接,电机(1-2)与电机轴(1-4)相连接,电机轴(1-4)与电机轴支架(1-3)转动连接,电机轴支架(1-3)与底板(1-1)相连接,弹簧Ⅰ(1-5)两端分别与震荡箱(1-6)、底板(1-1)相连接,电机轴(1-4)与带轮Ⅰ(1-7)相连接,带轮Ⅰ(1-7)通过皮带Ⅰ(1-8)与张紧带轮(1-9)、带轮Ⅱ(1-10)连接,张紧带轮(1-9)与张紧带轮轴(1-11)相连接,张紧带轮轴(1-11)与张紧带轮支架(1-12)转动连接,张紧带轮支架(1-12)与滑筒(1-13)相连接,滑筒(1-13)与滑柱(1-14)滑动连接,拉簧(1-15)两端分别与张紧带轮支架(1-12)、拉簧固定板(1-16)相连接,拉簧(1-15)处于拉伸状态,滑柱(1-14)与拉簧固定板(1-16)相连接,拉簧固定板(1-16)与底板(1-1)相连接,带轮Ⅱ(1-10)与震荡轴(1-17)相连接,震荡轴(1-17)与震荡轴支架(1-18)转动连接,震荡轴支架(1-18)与震荡箱(1-6)相连接,震荡轴(1-17)与偏心块(1-19)相连接,六个摩擦块(1-20)分别与底板(1-1)、震荡箱(1-6)相连接,三个球头摩擦柱(1-21)两端分别与六个摩擦块(1-20)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树脂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组合体(2)包括锥齿轮Ⅰ(2-1)、锥齿轮Ⅱ(2-2)、锥齿轮Ⅱ轴(2-3)、锥齿轮Ⅱ轴支架(2-4)、离合箱(2-5)、操纵杆支架(2-6)、离合盘Ⅰ(2-7)、输出轴(2-8)、滑筒(2-9)、球槽(2-10)、离合盘Ⅱ(2-11)、拨球(2-12)、拨架(2-13)、离合操纵杆(2-14)、带轮Ⅲ(2-15)、皮带Ⅱ(2-16)、带轮Ⅳ(2-17)、带轮Ⅳ轴(2-18)、支架Ⅰ(2-19)、烘干室(2-20)、烘干室支脚(2-21)、齿轮Ⅰ(2-22)、齿轮Ⅱ(2-23)、齿轮Ⅱ轴(2-24)、轧制辊筒(2-25)、带轮Ⅴ(2-26)、皮带Ⅲ(2-27)、带轮Ⅵ(2-28)、带轮Ⅵ轴(2-29)、支架Ⅱ(2-30)、齿轮Ⅲ(2-31)、齿轮Ⅳ(2-32)、齿轮Ⅳ轴(2-33)、输送辊筒(2-34)、织物通道(2-35)、转盘(2-36)、转盘轴(2-37)、连杆Ⅰ(2-38)、连杆Ⅱ(2-39)、滑轴Ⅰ(2-40)、开关门支架(2-41)、滑轴Ⅱ(2-42)、滑轨Ⅰ(2-43)、滑轨Ⅱ(2-44)、发热柱(2-45)、烘干室门(2-46)和滑轨板(2-47),电机轴(1-4)与锥齿轮Ⅰ(2-1)相连接,锥齿轮Ⅰ(2-1)与锥齿轮Ⅱ(2-2)啮合连接,锥齿轮Ⅱ(2-2)与锥齿轮Ⅱ轴(2-3)相连接,锥齿轮Ⅱ轴(2-3)与锥齿轮Ⅱ轴支架(2-4)、离合箱(2-5)转动连接,锥齿轮Ⅱ轴支架(2-4)、离合箱(2-5)与底板(1-1)相连接,锥齿轮Ⅱ轴(2-3)与离合盘Ⅰ(2-7)相连接,输出轴(2-8)与离合箱(2-5)转动连接,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东霞
申请(专利权)人:单东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