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芳专利>正文

一种古绢布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3899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绢布生产工艺,具体生产工艺步骤为初步脱脂→煮茧处理→缫丝→初步烘干→复摇→织布,通过上述工艺步骤所生产的古绢布其整个工艺过程无化学剂处理,保持天然的蚕丝品质,质感偏硬,颜色偏黄,手感粗糙,编织纹理紧密不均匀,能够很好的还原古代所织得的绢布,保证其真实感,为古代绢画的修复提供了极好的修补材料,让受损的古代绢画再现其原始风貌,展现出中国古代绢画独有的艺术魅力。同时工艺步骤省去了现有的缫丝后需要完全烘干再润湿复摇最后再烘干的繁琐步骤,在烘至5~6层干时便通过新型复摇机进行导丝,络交,烘干最后烘干定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使得生丝丝条具有凹凸纹理从而能够真实还原古绢布的粗糙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绢布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绢布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古绢布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绢,是一种薄的丝织物,它既是古人华丽服饰的主要材质,也是古时书画作品的重要载体。而在绢上作画,便是绢画。举世瞩目的马王堆汉墓发掘中,一号墓和三号墓就分别出土了两幅珍贵绢画。现藏大英博物馆的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它虽然被认为是隋唐时期的摹本,却同样被后人视为罕见的艺术珍品。中国古代绢画以风格古朴。色泽鲜艳和恢弘博大的气度,展现出了中国古代绢画独有的艺术魅力,因而得到了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的钟爱。流传下来的许多作品被博物馆和民间广泛收藏。但中国古代绢画因它的年代、质地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许多藏品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特别是古代绢画上面的霉烂和蛀洞,严重地影响了绢画本身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如何将其复原,再现其原始风貌,对于整个修复工作来讲,选择什么样的丝绢进行修补,严格挑选与原作丝绢经、纬线保持一致的材料,让修补的痕迹更加接近自然状态,是保证古代绢画修复效果的一项重要步骤。明代周嘉胄在其所著《装潢志》里,对古画的修复有这样的论述:“前代书画,传历至今,未有不残脱者。苟欲改装,如病笃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剂而毙。所谓不药当中医,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嗟夫!上品名迹,视之匪轻,邦家用以华国。艺士尊之为师。师犹父也,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宝书画者,不可不究装潢。”可见,我们要认真做好古代绢画的每一道修复工序,而修补材料则是关键与精髓,如何还原修补材料的精髓,保证修复的古绢画的真实感是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现有的古绢布生产工艺中在缫丝后需要完全烘干再润湿复摇最后再次烘干,步骤繁琐,不仅人力资源浪费同时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同时在完全烘干的过程中,将饶有生丝丝条的小盘放于烘干室内进行烘干处理,先卷上的生丝丝条比后卷上的生丝丝条的烘烤时间多八小时以上,从而会导致生丝丝条的烘干程度(回潮率)相差很大,将造成生丝丝条分层、丝色不一、仍有一定丝条粘连、退绕时切断多等质量问题,且现有的复摇机不仅不具有定型的效果同时加热干燥设备采用红外热辐射对生丝进行干燥,但红外热加热设备产生的热量分散不均匀导致生丝受热干燥不均影响生丝质量同时也不具备定型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还原古绢布的真实感,为古画的修复提供最佳的修补材料,而提供一种古绢布生产工艺。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古绢布生产工艺,具体生产工艺步骤如下:S1:初步脱脂:挑选出合格蚕茧,放入清水中进行初步脱脂处理;S2:煮茧处理:将步骤S1中经过初步脱脂处理后的蚕茧进行煮茧脱脂处理;S3:缫丝:将步骤S2中经过煮茧处理后的蚕茧进行缫丝处理,得到生丝丝条;S4:初步烘干:将步骤S3中得到的生丝丝条进行初步烘干;S5:复摇:将步骤S4中经过初步烘干的生丝丝条通过新型复摇机进行复摇处理;S6:织布:将步骤S5中经过新型复摇机复摇处理后的生丝丝条通过织布机进行编织,最后得到古绢布。作为优选,步骤S1中进行初步脱脂处理,处理时间为2h~3h。作为优选,步骤S2中煮茧处理其水温为65℃~85℃,煮茧时间为10分钟~20分钟,PH值为6.8~7.2。作为优选,步骤S3中的所述生丝丝条包括有A生丝和B生丝,所述A生丝的股数为8~12股,所述B生丝的股数为12~16股。作为优选,步骤S4中经过初步烘干的生丝丝条其含水率为50%~60%。作为优选,步骤S6中在织布机编织过程中经线采用A生丝,纬线采用A生丝和B生丝。作为优选,步骤S5中所述新型复摇机其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沿生丝丝条输送方向依次固定有小盘放置装置,导丝装置,络交装置、烘干定型装置以及大盘绕卷装置,所述烘干定型装置包括有热风烘干装置以及位于热风烘干装置后方的热压定型装置,所述热风烘干装置包括有固定于机架上的热风通道,所述热风通道通过进风管固定有热风发生器,所述热风通道为中空矩形环状,其长边与所述生丝丝条相平行,其宽边与所述生丝丝条相垂直,所述热风通道其长边内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长条形的出风口,所述热压定型装置其包括有下压辊,所述下压辊通过轴承固定于机架上,所述下压辊一端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下压辊上方传动连接有上压辊,所述上压辊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上压辊与下压辊其外圆周上均呈凹凸状,其包括有凹槽与凸起。作为优选,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3~5个,所述出风口处固定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长条形且向生丝丝条输送方向倾斜。作为优选,所述热风通道其长边分为上长边与下长边,所述生丝丝条位于其上长边与下长边中心位置处,所述进风管与所述热风通道的宽边相垂直且位于宽边的中点位置。作为优选,所述上压辊与所述下压辊均为加热辊,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的宽度均为0.1mm~0.2mm,所述凹槽其深度为0.05mm~0.08mm,所述凸起其高度为0.05mm~0.08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古绢布生产工艺,具体生产工艺步骤为初步脱脂→煮茧处理→缫丝→初步烘干→复摇→织布,通过上述工艺步骤所生产的古绢布生产过程中无化学剂处理,保持天然的蚕丝品质,质感偏硬,颜色偏黄,手感粗糙,编织纹理紧密不均匀,能够很好的还原古代所织得的绢布,保证其真实感,为古代绢画的修复提供了极好的修补材料,让受损的古代绢画再现其原始风貌,展现出中国古代绢画独有的艺术魅力。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古绢布生产工艺,其煮茧脱脂处理,水温为65℃~85℃,煮茧时间为10分钟~20分钟,PH值为6.8~7.2,所述煮茧过程中需要对于温度时间以及PH严格控制,其目的在于达到膨润软化使其利于缫丝的目的但是又不破坏蚕茧外包覆的丝胶,富于光泽的丝质被丝胶包覆在内,不仅能够使得原料茧消耗低,同时保证编织成的古绢布蚕丝质感稍硬滑爽,光泽度好,颜色偏黄。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古绢布生产工艺,通过织布机编织的过程中经线为A生丝,纬线由A生丝和B生丝组成,且A生丝与B生丝交替分布,由于A生丝与B生丝为粗细不同,从而生产的古绢布纹理密度分布不均匀。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古绢布生产工艺,现有的工艺缫丝后需要完全烘干再润湿复摇最后再烘干的繁琐步骤,不仅浪费人力,设备以及能源,同时在完全烘干的过程中先卷上的生丝丝条比后卷上的生丝丝条的烘烤时间多八小时以上,从而会导致生丝丝条的烘干程度(回潮率)相差很大,将造成生丝丝条分层、丝色不一、仍有一定丝条粘连、退绕时切断多等质量问题,而本专利技术则是进行了初步的烘干就进行复摇处理,不仅大幅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加热和加工对象,减少了烘干的时间,保证了生丝丝条的质量,省去了真空吸湿机给湿的步骤,同时通过新型复摇机能够得到有凹凸纹理的生丝丝条,使得该生丝丝条编织得到的古绢布其粗糙度与古代绢布的粗糙度接近,更能真实还原古代绢布的手感。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古绢布生产工艺,其新型复摇机其包括有烘干定型装置,所述烘干定型装置包括有热风烘干装置所述热风烘干装置不仅能够将生丝丝条的含水量将至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绢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生产工艺步骤如下:/nS1:初步脱脂:挑选出合格蚕茧,放入清水中进行初步脱脂处理;/nS2:煮茧处理:将步骤S1中经过初步脱脂处理后的蚕茧进行煮茧脱脂处理;/nS3:缫丝:将步骤S2中经过煮茧处理后的蚕茧进行缫丝处理,得到生丝丝条;/nS4:初步烘干:将步骤S3中得到的生丝丝条进行初步烘干;/nS5:复摇:将步骤S4中经过初步烘干的生丝丝条通过新型复摇机进行复摇处理;/nS6:织布:将步骤S5中经过新型复摇机复摇处理后的生丝丝条通过织布机进行编织,最后得到古绢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绢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生产工艺步骤如下:
S1:初步脱脂:挑选出合格蚕茧,放入清水中进行初步脱脂处理;
S2:煮茧处理:将步骤S1中经过初步脱脂处理后的蚕茧进行煮茧脱脂处理;
S3:缫丝:将步骤S2中经过煮茧处理后的蚕茧进行缫丝处理,得到生丝丝条;
S4:初步烘干:将步骤S3中得到的生丝丝条进行初步烘干;
S5:复摇:将步骤S4中经过初步烘干的生丝丝条通过新型复摇机进行复摇处理;
S6:织布:将步骤S5中经过新型复摇机复摇处理后的生丝丝条通过织布机进行编织,最后得到古绢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绢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进行初步脱脂处理,处理时间为2h~3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绢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煮茧处理其水温为65℃~85℃,煮茧时间为10分钟~20分钟,PH值为6.8~7.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绢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的所述生丝丝条包括有A生丝和B生丝,所述A生丝的股数为8~12股,所述B生丝的股数为12~16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绢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经过初步烘干的生丝丝条其含水率为50%~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绢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在织布机编织过程中经线采用A生丝,纬线采用A生丝和B生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绢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新型复摇机其包括有机架(1),所述机架(1)沿生丝丝条输送方向依次固定有小盘放置装置,导丝装置,络交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芳
申请(专利权)人:姚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