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胶基锌离子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93892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粘胶基锌离子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浓度为10g/L的分散剂5~10g加入到由18~21g的ZnS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粘胶基锌离子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织物纤维的制备方法,特别是公开一种粘胶基锌离子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如今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对各种产品都有广泛而独到的认知和要求,家纺品占据纺织品的一大片天,床上套件、芯被、凉席、床垫、毯类、毛浴巾类等是营造温馨家居风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不单是具备实用价值即可,多种功用性的产品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将更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目前抗菌、除臭、芳香家纺品已经源源不断的出现在家纺国际博览会、不同品牌的家纺市场,也逐渐融入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中。粘胶纤维是现在被广泛利用的再生纤维素纤维,主要是通过从不能直接用于纺织加工的纤维素原料,如棉短绒、木材、芦苇、甘蔗渣、竹、海藻等中提取纯净的纤维素制成粘胶液,经纺丝而成。粘胶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且易于染色,色牢度较好,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家纺产品中。抗菌功能在床上套件和芯被类产品中得到更多的关注,主要是由于此类产品在平常使用中易滋生较多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隐患。纺织品一般采用抗菌剂整理法获得抗菌功能,但有机抗菌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易产生耐药性菌种;目前市场上应用较广的无机物银离子抗菌产品,易于氧化变色且成本较高,研究发现纳米银可能会进入人体肝脏、血液等,造成潜在伤害。铜离子因为自身带有颜色并不能被广泛应用;纳米锌离子具有独特的表面效应,易与接触的细菌产生亲和力,锌离子具有氧化还原性,当它和细菌细胞膜相结合时,能够与其中地有机物发生反应,破坏膜蛋白结构,使其失去活性,然后锌离子便从细菌体内游离出来,继续杀菌任务,从而达到持久有效的杀菌效果。北京化工研究院通过纳米化分散技术和缓释技术,制备了锌离子抗菌聚酯纤维,可以纺制DT、POY、FDY、DTY、中空纤维等多种锌离子抗菌纤维产品,但此种方式以化学纤维为载体,限制了产品的多样性。申请号为201721719880.3的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锌离子抗菌柔软型沙发面料,其中仅记载了使用的锌离子粒径为0.3~0.6mm,主要是把锌离子填充到面料基层气孔之间达到抗菌效果。申请号为201710845409.7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拉舍尔复合地毯,通过干法纺丝工艺制备而成,其组分中添加了少量的锌离子抗菌剂,由于工艺方法的限制,此类产品的抗菌效果很难持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通过氧化还原方式使锌离子吸附到粘胶纤维上,使得锌离子与粘胶纤维的结合度更加牢固,制得的纤维的抗菌效果更加持久的粘胶基锌离子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粘胶基锌离子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浓度为10g/L的分散剂5~10g加入到由18~21g的ZnSO4·7H2O、200~220g的Na2SO4和110~120g的浓H2SO4混合组成的体积为1~2L酸浴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纺丝液;(2)凝固浴中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进行2~3h后再次加入18~21g的ZnSO4·7H2O,在初生丝开始拉伸时,升高凝固浴温度至60~65℃,然后加入转动棒以120~150r/min进行搅拌加速反应,逐渐得到抗菌成品纤维。步骤(1)中所述分散剂在HB-sy100、BYK-171、TiO2、SHMP、或spin-653中任选一种。用步骤(2)得到的抗菌成品纤维制备抗菌被胎:按质量比,将30~40%的抗菌成品纤维与60~70%的涤纶纤维进行开松混合,在热定型前的入口处通过喷嘴,用4~6Kg/cm2的压力将固含量>40%、PH值为4~6、黏度在15~18mPa•s的白色乳状胶水呈雾状喷到被胎的表面,然后进入110~130℃的烘箱进行烘干。用步骤(2)得到的抗菌成品纤维制备抗菌纱线,并进一步织造抗菌家纺面料:依次经过电子式分条整经机、穿综、穿筘、剑杆织机、验布、修布、坯绸成品;其中,设置整经张力为25~27cN,转速为240~260r/min;面料上机参数为:经密111~115根/cm,纬密89~95根/cm;引纬时进剑时间设置为71~74°,退剑时间为200~28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锌离子附着在粘胶纤维上,使粘胶纤维达到明显的抗菌效果,进而广泛地应用到家纺产品中,拓宽家纺产品的市场。本专利技术的锌离子是通过和有机磷酸盐的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的,在保证抗菌的同时减少了安全隐患,节约了生产成本。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一种粘胶基锌离子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浓度为10g/L的分散剂5~10g加入到由18~21g的ZnSO4·7H2O、200~220g的Na2SO4和110~120g的浓H2SO4混合组成的体积为1~2L酸浴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纺丝液;所述分散剂在HB-sy100、BYK-171、TiO2、SHMP、或spin-653中任选一种。(2)凝固浴中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进行2~3h后再次加入18~21g的ZnSO4·7H2O,在初生丝开始拉伸时,升高凝固浴温度至60~65℃,然后加入转动棒以120~150r/min进行搅拌加速反应,逐渐得到抗菌成品纤维。锌离子与粘胶纤维的结合主要在溶液中完成,其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利用化学还原剂使金属离子还原沉积在纤维表面,形成纤维膜,锌的厚度可达0.1μm,ZnSO4的作用是与纤维素磺酸钠反应,生成纤维素磺酸锌,其在初生丝经过拉伸后才完全分解,要使Zn+沉积在纤维表面,就需要加速磺酸锌的分解,或者在凝固浴中增加硫酸锌的含量,在纤维素形成的过程中使得更多的锌离子游离在凝固浴中,增加其在纤维素上的附着几率。用步骤(2)得到的抗菌成品纤维制备抗菌被胎:按质量比,将30~40%的抗菌成品纤维与60~70%的涤纶纤维进行开松混合,在热定型前的入口处通过喷嘴,用4~6Kg/cm2的压力将固含量>40%、PH值为4~6、黏度在15~18mPa•s的白色乳状胶水呈雾状喷到被胎的表面,然后进入110~130℃的烘箱进行烘干。用步骤(2)得到的抗菌成品纤维制备抗菌纱线,并进一步织造抗菌家纺面料:依次经过电子式分条整经机、穿综、穿筘、剑杆织机、验布、修布、坯绸成品;其中,设置整经张力为25~27cN,转速为240~260r/min;面料上机参数为:经密111~115根/cm,纬密89~95根/cm;引纬时进剑时间设置为71~74°,退剑时间为200~28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粘胶基锌离子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浓度为10g/L的分散剂5g加入到由18g的ZnSO4·7H2O、200g的Na2SO4和110g的浓H2SO4混合组成的体积为1L酸浴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纺丝液;所述分散剂为HB-sy100。(2)凝固浴中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进行2h后再次加入18g的ZnSO4·7H2O,在初生丝开始拉伸时,升高凝固浴温度至60℃,然后加入转动棒以120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粘胶基锌离子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称取浓度为10g/L的分散剂5~10g加入到由18~21g的ZnS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胶基锌离子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浓度为10g/L的分散剂5~10g加入到由18~21g的ZnSO4·7H2O、200~220g的Na2SO4和110~120g的浓H2SO4混合组成的体积为1~2L酸浴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纺丝液;
(2)凝固浴中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进行2~3h后再次加入18~21g的ZnSO4·7H2O,在初生丝开始拉伸时,升高凝固浴温度至60~65℃,然后加入转动棒以120~150r/min进行搅拌加速反应,逐渐得到抗菌成品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胶基锌离子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分散剂在HB-sy100、BYK-171、TiO2、SHMP、或spin-653中任选一种。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苗武亚琼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