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形毛细管的折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3827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U形毛细管的折弯装置,包括工作台、内模、定位组件以及折弯组件,工作台具有朝向上方的台面,内模具有左右对称的第一外侧面和第二外侧面,第一外侧面包括第一弧面和第一平面,第二外侧面包括第二弧面和第二平面,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杆和弹性部件,折弯组件包括设于偏心轮A、偏心轮B、偏心轮C和偏心轮D。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U形管的折弯装置,首先采用定位杆进行初步定位给,然后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和链轮传动机构,仅通过一个手轮即可驱动四个偏心轮旋转,偏心轮将毛细管抚平至内模上,由于毛细管受到相反方向的摩擦力,因此,毛细管在折弯过程中不会错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形毛细管的折弯装置
本技术涉及毛细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形毛细管的折弯装置。
技术介绍
毛细管平面空调主要是通过敷设在顶棚或墙面上的毛细管席向室内辐射换热,而辐射换热的最大优点是:室内没有吹风感,没有空气流动带来的噪音,以及在没有得过敏症危险的前提下调节室内温度。毛细管平面辐射式空调末端由毛细管席和辐射层组成,毛细管席设置在辐射层内,毛细管席包括第一集水管、第二集水管和若干U形毛细管,每一个U形毛细管的一端都与第一集水管相连通,另一端都与第二集水管相连通,第一集水管、第二集水管均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L形管。现有技术中,U形毛细管通常是通过人工进行弯折,弯折精度不高,费时费力,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U形毛细管的折弯装置,可自动折弯毛细管,弯折精度高,省时省力,效率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U形毛细管的折弯装置,包括:工作台,其具有朝向上方的台面;内模,其具有朝向左前侧的第一弧面、朝向右前侧的第二弧面、朝向左侧的第一平面以及朝向右侧的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弧面与所述第二弧面相对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纵向轴线对称且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弧面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弧面的左端相接,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相对所述纵向轴线对称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弧面的后端和所述第二弧面的后端相接;定位组件,其包括定位杆和弹性部件,所述定位杆设于所述内模的前侧并在所述弹性部件的复位力作用下向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的相接处施加径向作用力;折弯组件,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弧面左前侧的偏心轮A、设于所述第二弧面右前侧的偏心轮B、设于所述第一平面左侧的偏心轮C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平面右侧的偏心轮D,所述偏心轮A和所述偏心轮C通过链轮传动机构相互传动,二者转动方向相同,所述偏心轮B和所述偏心轮D通过链轮传动机构相互传动,二者转动方向相同,所述偏心轮A和所述偏心轮B通过齿轮传动机构相互传动,二者相对所述纵向轴线对称、转动方向相反、转速相同,或者所述偏心轮C和所述偏心轮D通过齿轮传动机构相互传动,二者相对所述纵向轴线对称、转动方向相反、转速相同,所述偏心轮A的右侧部向后旋转,所述偏心轮B的左侧部向后旋转,所述偏心轮C的前向右旋转,所述偏心轮D的前侧部向左旋转;所述偏心轮A旋转过程中的某处边缘与所述第一弧面的距离、所述偏心轮B旋转过程中的某处边缘与所述第二弧面的距离、所述偏心轮C旋转过程中的某处边缘与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所述偏心轮D旋转过程中的某处边缘与所述第二平面的距离以及所述毛细管的直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偏心轮A旋转过程中与所述第一弧面的最小距离、所述偏心轮B旋转过程中与所述第二弧面的最小距离、所述偏心轮C旋转过程中与所述第一平面的最小距离、所述偏心轮D旋转过程中与所述第二平面的最小距离以及所述毛细管的直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偏心轮A连接于支撑轴A上,所述偏心轮B连接于支撑轴B上,所述偏心轮C连接于支撑轴C上,所述偏心轮D连接于支撑轴D上,所述支撑轴A、所述支撑轴B、所述支撑轴C以及所述支撑轴D连接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支撑轴A上设有齿轮A,所述支撑轴B上设有齿轮B,所述齿轮A与所述齿轮B相互传动且二者转速相同,转动方向相反,或者所述支撑轴C上设有齿轮C,所述支撑轴D上设有齿轮D,所述齿轮C与所述齿轮D相互传动且二者转速相同,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支撑轴A上设有链轮A,所述支撑轴C上设有链轮C,所述链轮A与所述链轮C相互传动且二者转速相同,转动方向相同,所述支撑轴B上设有链轮B,所述支撑轴D上设有链轮D,所述链轮B与所述链轮D相互传动且二者转速相同,转动方向相反。进一步的,所述齿轮A与所述齿轮B之间还设有偶数个齿轮E。进一步的,所述齿轮C与所述齿轮D之间还设有偶数个齿轮F。进一步的,所述链轮A与所述链轮C的传动比为1:n,所述链轮C与所述链轮D的传动比为1:n,n大于1。进一步的,所述偏心轮A、所述偏心轮B、所述偏心轮C以及所述偏心轮D通过同一手轮带动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上设有把手。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公开的U形毛细管的折弯装置,首先采用定位杆将毛细管定位在内模上,然后通过一个齿轮传动机构和两个链轮传动机构以及一个手轮带动偏心轮A、偏心轮B、偏心轮C以及偏心轮D旋转,先将毛细管的圆弧段抚压在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上,接着将毛细管的直线段抚压在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上,由于毛细管受到相反方向的摩擦力,因此,毛细管在折弯过程中不会错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公开的U形毛细管的折弯装置折弯前的工作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公开的U形毛细管的折弯装置折弯中的工作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公开的U形毛细管的折弯装置折弯后的工作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公开的U形毛细管的折弯装置的传动示意图。其中,10、毛细管;21、台面;31、第一弧面;32、第一平面;33、第二弧面;34、第二平面;41、定位杆;42、弹性部件;51、偏心轮A;52、偏心轮B;53、偏心轮C;54、偏心轮D;61、支撑轴A;62、支撑B;63、支撑轴C;64、支撑轴D;71、齿轮A;72、齿轮B;75、齿轮E;81、链轮A;82、链轮B;83、链轮C;84、链轮D。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4,如其中的图例所示,一种U形毛细管10的折弯装置,包括:工作台,其具有朝向上方的台面21;内模,其具有朝向左前侧的第一弧面31、朝向右前侧的第二弧面32、朝向左侧的第一平面33以及朝向右侧的第二平面34,第一弧面31与第二弧面32相对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纵向轴线对称且同心设置,第一弧面31的右端与第二弧面32的左端相接,第一平面33与第二平面34相对纵向轴线对称且分别与第一弧面31的后端和第二弧面32的后端相接;定位组件,其包括定位杆41和弹性部件42,定位杆41设于内模的前侧并在弹性部件42的复位力作用下向第一弧面31和第二弧面32的相接处施加径向作用力;折弯组件,其包括设于第一弧面31左前侧的偏心轮A41、设于第二弧面32右前侧的偏心轮B42、设于第一平面33左侧的偏心轮C43以及设于第二平面34右侧的偏心轮D44,偏心轮A41和偏心轮C43通过链轮传动机构相互传动,二者转动方向相同,偏心轮B42和偏心轮D44通过链轮传动机构相互传动,二者转动方向相同,偏心轮A41和偏心轮B42通过齿轮传动机构相互传动,二者相对纵向轴线对称、转动方向相反、转速相同,或者偏心轮C43和偏心轮D44通过齿轮传动机构相互传动,二者相对纵向轴线对称、转动方向相反、转速相同,偏心轮A41的右侧部向后旋转,偏心轮B42的左侧部向后旋转,偏心轮C43的前向右旋转,偏心轮D44的前侧部向左旋转;偏心轮A41旋转过程中的某处边缘与第一弧面31的距离、偏心轮B42旋转过程中的某处边缘与第二弧面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形毛细管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工作台,其具有朝向上方的台面;/n内模,其具有朝向左前侧的第一弧面、朝向右前侧的第二弧面、朝向左侧的第一平面以及朝向右侧的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弧面与所述第二弧面相对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纵向轴线对称且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弧面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弧面的左端相接,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相对所述纵向轴线对称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弧面的后端和所述第二弧面的后端相接;/n定位组件,其包括定位杆和弹性部件,所述定位杆设于所述内模的前侧并在所述弹性部件的复位力作用下向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的相接处施加径向作用力;/n折弯组件,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弧面左前侧的偏心轮A、设于所述第二弧面右前侧的偏心轮B、设于所述第一平面左侧的偏心轮C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平面右侧的偏心轮D,所述偏心轮A和所述偏心轮C通过链轮传动机构相互传动,二者转动方向相同,所述偏心轮B和所述偏心轮D通过链轮传动机构相互传动,二者转动方向相同,所述偏心轮A和所述偏心轮B通过齿轮传动机构相互传动,二者相对所述纵向轴线对称、转动方向相反、转速相同,或者所述偏心轮C和所述偏心轮D通过齿轮传动机构相互传动,二者相对所述纵向轴线对称、转动方向相反、转速相同,所述偏心轮A的右侧部向后旋转,所述偏心轮B的左侧部向后旋转,所述偏心轮C的前向右旋转,所述偏心轮D的前侧部向左旋转;所述偏心轮A旋转过程中的某处边缘与所述第一弧面的距离、所述偏心轮B旋转过程中的某处边缘与所述第二弧面的距离、所述偏心轮C旋转过程中的某处边缘与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所述偏心轮D旋转过程中的某处边缘与所述第二平面的距离以及所述毛细管的直径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形毛细管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其具有朝向上方的台面;
内模,其具有朝向左前侧的第一弧面、朝向右前侧的第二弧面、朝向左侧的第一平面以及朝向右侧的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弧面与所述第二弧面相对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纵向轴线对称且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弧面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弧面的左端相接,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相对所述纵向轴线对称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弧面的后端和所述第二弧面的后端相接;
定位组件,其包括定位杆和弹性部件,所述定位杆设于所述内模的前侧并在所述弹性部件的复位力作用下向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的相接处施加径向作用力;
折弯组件,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弧面左前侧的偏心轮A、设于所述第二弧面右前侧的偏心轮B、设于所述第一平面左侧的偏心轮C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平面右侧的偏心轮D,所述偏心轮A和所述偏心轮C通过链轮传动机构相互传动,二者转动方向相同,所述偏心轮B和所述偏心轮D通过链轮传动机构相互传动,二者转动方向相同,所述偏心轮A和所述偏心轮B通过齿轮传动机构相互传动,二者相对所述纵向轴线对称、转动方向相反、转速相同,或者所述偏心轮C和所述偏心轮D通过齿轮传动机构相互传动,二者相对所述纵向轴线对称、转动方向相反、转速相同,所述偏心轮A的右侧部向后旋转,所述偏心轮B的左侧部向后旋转,所述偏心轮C的前向右旋转,所述偏心轮D的前侧部向左旋转;所述偏心轮A旋转过程中的某处边缘与所述第一弧面的距离、所述偏心轮B旋转过程中的某处边缘与所述第二弧面的距离、所述偏心轮C旋转过程中的某处边缘与所述第一平面的距离、所述偏心轮D旋转过程中的某处边缘与所述第二平面的距离以及所述毛细管的直径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形毛细管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A旋转过程中与所述第一弧面的最小距离、所述偏心轮B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塔成周秋明王吉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凯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