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3524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反应釜,涉及反应釜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开设有多组入料口,所述外壳的顶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外壳的顶端并延伸至外壳的内部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外壳的两侧皆开设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内部开设有多组开孔,多组所述开孔贯穿外壳并延伸至外壳的内部,每组所述开孔的数量为两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固定环、缓冲柱、缓冲弹簧、缓冲卡槽以及垫脚,在装置运行时,电机带动叶片对溶液进行搅拌,真空泵启动使溶液进行循环,电机与真空泵运行时会使反应釜整体发生震动,产生的震动传递到固定环内,通过多组缓冲柱在缓冲槽内的移动将震动吸收,有效解决了反应釜工作时产生较大震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他复合材料。如今市场上所使用的循环反应釜在对溶液进行加热时通常会采用蒸汽均匀加热,但是在加热时,温度都是从外向内进行加热,易使溶液受热不均,叶片搅拌时会使溶液堆积在容器的底端,影响搅拌效果,需要对反应釜内溶液进行循环,一般循环装置都是直接连接在外壳上,不易拆卸,且反应釜在使用时,由于搅拌等原因,反应釜会有较大的震动,震动会影响反应釜的稳定性,且会造成反应釜内部零部件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循环结构不便维护、反应釜工作时产生较大震动的问题,提供一种循环反应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反应釜,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开设有多组入料口,所述外壳的顶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外壳的顶端并延伸至外壳的内部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外壳的两侧皆开设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内部开设有多组开孔,多组所述开孔贯穿外壳并延伸至外壳的内部,每组所述开孔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开孔竖直设置在侧板内,所述侧板的端面开设有多组固定槽,所述侧板的两侧皆设置有循环结构,所述循环结构的内部开设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形状为“C型”,所述循环管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真空泵,所述循环管的顶端与底端贯穿循环结构的一侧并延伸至循环结构的外侧,所述循环结构的顶端与底端皆连接有套环,所述循环结构的外侧开设有多组与固定槽相匹配的固定柱,所述外壳的内壁连接有多组内套管,所述外壳的底端外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壁设置有多组缓冲卡槽,所述外壳的底端外壁开设有多组与缓冲卡槽相匹配的缓冲柱,所述缓冲卡槽的外侧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固定环的外侧设置有多组垫脚,所述外壳的底端开设有出料口。优选地,多组所述入料口围绕电机设置在外壳的顶端,每组所述入料口的内部设置有滤网。优选地,所述套环的内部开设有限位环,所述套环通过限位环与循环管活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套环远离限位环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开孔的外侧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环通过内螺纹、外螺纹与开孔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循环结构通过多组固定柱与固定槽卡合连接,所述固定柱的长度大于固定槽的长度。优选地,多组所述缓冲柱通过外侧的缓冲弹簧与缓冲卡槽活动连接,所述缓冲柱不与缓冲卡槽接触。优选地,多组所述内套管的顶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贯穿外壳并延伸至外壳的外侧,所述连接管与外界蒸汽结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循环结构、循环管、套环、开孔、固定柱以及固定槽,在需要对循环结构进行维护时,通过转动套环,使套环与开孔外侧的螺纹分离,套环通过限位环在循环管的外侧转动,与此同时,将固定柱从固定槽中拔出,将循环结构从侧板上拆卸下来,随后对循环结构内的部件进行维护,在维护完毕后,将循环结构安装回原位,首先将固定柱与固定槽卡合连接,推动循环结构使固定柱不断在固定槽内移动,直至套环与开孔外侧螺纹贴合,随后依次转动套环,使套环与开孔固定连接,将开孔与循环管紧贴,完成对循环结构的安装,有效解决了循环结构不便维护的问题;2.通过设置的固定环、缓冲柱、缓冲弹簧、缓冲卡槽以及垫脚,在装置运行时,电机带动叶片对溶液进行搅拌,真空泵启动使溶液进行循环,电机与真空泵运行时会使反应釜整体发生震动,产生的震动传递到固定环内,通过多组缓冲柱在缓冲槽内的移动将震动吸收,缓冲弹簧使反应釜在发生偏移后恢复原位,使反应釜保持稳定,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解决了反应釜工作时产生较大震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循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缓冲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限位环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侧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电机;3、入料口;4、固定环;5、垫脚;6、出料口;7、循环结构;8、连接管;9、内套管;10、循环管;11、真空泵;12、缓冲柱;13、套环;14、固定柱;15、缓冲弹簧;16、缓冲卡槽;17、限位环;18、侧板;19、固定槽;20、开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中提到的电机(型号为:80yyjt)、真空泵(型号为:D16C)均可在市场或者私人订购所得。请参阅图1-7,一种循环反应釜,包括外壳1,外壳1的顶端开设有多组入料口3,外壳1的顶端安装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外壳1的顶端并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连接有搅拌叶片,外壳1的两侧皆开设有侧板18,侧板18的内部开设有多组开孔20,多组开孔20贯穿外壳1并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每组开孔20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开孔20竖直设置在侧板18内,侧板18的端面开设有多组固定槽19,侧板18的两侧皆设置有循环结构7,循环结构7的内部开设有循环管10,循环管10的形状为“C型”,循环管10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真空泵11,循环管10的顶端与底端贯穿循环结构7的一侧并延伸至循环结构7的外侧,循环结构7的顶端与底端皆连接有套环13,循环结构7的外侧开设有多组与固定槽19相匹配的固定柱14,外壳1的内壁连接有多组内套管9,外壳1的底端外侧设置有固定环4,固定环4的内壁设置有多组缓冲卡槽16,外壳1的底端外壁开设有多组与缓冲卡槽16相匹配的缓冲柱12,缓冲卡槽16的外侧设置有缓冲弹簧15,固定环4的外侧设置有多组垫脚5,外壳1的底端开设有出料口6。请着重参阅图2,多组入料口3围绕电机2设置在外壳1的顶端,每组入料口3的内部设置有滤网,多组入料口3能够对反应釜在不同的时间添加不同的原料,提高反应釜的工作效率。请着重参阅图3与图5,套环13的内部开设有限位环17,套环13通过限位环17与循环管10活动连接,使套环13能够在循环管10的外侧转动,使套环13能够在转动的同时不脱离循环管10。请着重参阅图3,套环13远离限位环17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开孔20的外侧开设有外螺纹,套环13通过内螺纹、外螺纹与开孔20固定连接,通过螺纹能够将套环13与开孔20固定连接,使反应釜内的原料能够进入到循环管10内进行循环。请着重参阅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反应釜,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端开设有多组入料口(3),所述外壳(1)的顶端安装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外壳(1)的顶端并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外壳(1)的两侧皆开设有侧板(18),所述侧板(18)的内部开设有多组开孔(20),多组所述开孔(20)贯穿外壳(1)并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每组所述开孔(20)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开孔(20)竖直设置在侧板(18)内,所述侧板(18)的端面开设有多组固定槽(19),所述侧板(18)的两侧皆设置有循环结构(7),所述循环结构(7)的内部开设有循环管(10),所述循环管(10)的形状为“C型”,所述循环管(10)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真空泵(11),所述循环管(10)的顶端与底端贯穿循环结构(7)的一侧并延伸至循环结构(7)的外侧,所述循环结构(7)的顶端与底端皆连接有套环(13),所述循环结构(7)的外侧开设有多组与固定槽(19)相匹配的固定柱(14),所述外壳(1)的内壁连接有多组内套管(9),所述外壳(1)的底端外侧设置有固定环(4),所述固定环(4)的内壁设置有多组缓冲卡槽(16),所述外壳(1)的底端外壁开设有多组与缓冲卡槽(16)相匹配的缓冲柱(12),所述缓冲卡槽(16)的外侧设置有缓冲弹簧(15),所述固定环(4)的外侧设置有多组垫脚(5),所述外壳(1)的底端开设有出料口(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反应釜,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端开设有多组入料口(3),所述外壳(1)的顶端安装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外壳(1)的顶端并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外壳(1)的两侧皆开设有侧板(18),所述侧板(18)的内部开设有多组开孔(20),多组所述开孔(20)贯穿外壳(1)并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每组所述开孔(20)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开孔(20)竖直设置在侧板(18)内,所述侧板(18)的端面开设有多组固定槽(19),所述侧板(18)的两侧皆设置有循环结构(7),所述循环结构(7)的内部开设有循环管(10),所述循环管(10)的形状为“C型”,所述循环管(10)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真空泵(11),所述循环管(10)的顶端与底端贯穿循环结构(7)的一侧并延伸至循环结构(7)的外侧,所述循环结构(7)的顶端与底端皆连接有套环(13),所述循环结构(7)的外侧开设有多组与固定槽(19)相匹配的固定柱(14),所述外壳(1)的内壁连接有多组内套管(9),所述外壳(1)的底端外侧设置有固定环(4),所述固定环(4)的内壁设置有多组缓冲卡槽(16),所述外壳(1)的底端外壁开设有多组与缓冲卡槽(16)相匹配的缓冲柱(12),所述缓冲卡槽(16)的外侧设置有缓冲弹簧(15),所述固定环(4)的外侧设置有多组垫脚(5),所述外壳(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辰格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