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配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350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抗生素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精度配液系统,其包括多组沿送液方向顺次连接的配液罐、进液管道、输液泵和输液管道、以及总混罐,所述进液管道的出液端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液管道和所述进气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控制所述输液泵选择性连通于所述进液管道或所述进气管的液气阀门,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设置有空气压缩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液气阀门控制输液泵选择性与进气管和进液管道连通,使得输液操作与残余药液下料操作互不干扰,并辅以空气压缩机迫使输液泵以及输液管道内的药液朝向总混罐流动,完成残余药液的下料,减少药液的浪费,以使得混入总混罐中的药液比例与预先设定的比例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配液系统
本技术涉及抗生素生产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高精度配液系统。
技术介绍
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抗生素的生产过程包括原辅料的配制、过滤、包装、质检等多道复杂工序,其中原辅料的配制是其中极为关键的一道工序。在原辅料配置的过程中,通常将不同配液罐中的药液在总混罐中进行混合。其中,主要通过泵以及连接配液罐和总混罐的管路将不同种类的药液导入总混罐中。在现有技术中,采用泵抽取配液罐中的药液过程中,在大部分药液从配液罐被抽至总混罐后,管路内仍会存留剩余的药液。当泵关闭后,药液会回流至配液罐中,不仅造成药品大量浪费,还会导致混入总混罐中的药液比例与预先设定的比例不一致,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泵关闭后将残留在管路内的药液导入总混罐中的高精度配液系统。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精度配液系统,包括多组沿送液方向顺次连接的配液罐、进液管道、输液泵和输液管道、以及总混罐,所述输液泵用于将药液从配液罐输送至总混罐,所述进液管道的出液端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液管道和所述进气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控制所述输液泵选择性连通于所述进液管道或所述进气管的液气阀门,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设置有空气压缩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液系统工作时,液气阀门控制进液管道与输液泵连通,以便输液泵抽取配液罐内的药液;配液系统停止配液时,液气阀门控制进气管与输液泵连通,此时进气管内预先存储的压缩空气会限制输液泵内药液的回流,同时空气压缩机开始输送压缩空气,以迫使输液泵以及输液管道内的药液朝向总混罐流动,完成残余药液的下料,减少药液的浪费,并使得混入总混罐中的药液比例与预先设定的比例一致。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总混罐上连通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出气端设置有用于抽取所述总混罐内气体的真空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总混罐内抽气的方式能使得输液管道内药液两侧存在压差,以加快药液的移动,加快出液效率。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输液管道的出液端设置有超声波流量计,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超声波流量计的检测信号、并控制所述空气压缩机和真空泵启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配液系统停止配液时,超声波流量计检测到药液流量减小,此时控制器接收超声波流量计的检测信号、并控制所述空气压缩机和真空泵开启,以完成残余药液的下料;残余药液下料完成后,超声波流量计检测到药液流量趋近于零,此时控制器接收超声波流量计的检测信号、并控制所述空气压缩机和真空泵关闭,实现自动控制。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管上连通有清洁管,所述清洁管的进料端设置有用于输送干冰的干冰泵、出料端设置有控制其启闭的清洁阀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配液罐需要更换药液时,启动干冰泵、空气压缩机以及对应的各个阀门,干冰泵输送的干冰以空气压缩机输送的压缩空气作为动力载体,干冰气体输送至待清洗部位清洗,以使残余的药液冷冻剥离,避免下一批药液中混入杂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液气阀门控制输液泵选择性与进气管和进液管道连通,使得输液操作与残余药液下料操作互不干扰,并辅以空气压缩机迫使输液泵以及输液管道内的药液朝向总混罐流动,完成残余药液的下料,减少药液的浪费,以使得混入总混罐中的药液比例与预先设定的比例一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配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输液单元、进气单元和干冰泵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总混罐和真空泵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1、输液单元;11、配液罐;12、进液管道;13、输液泵;14、输液管道;2、总混罐;3、进气单元;31、进气管;32、空气压缩机;33、液气阀门;4、干冰泵;41、清洁管;42、清洁阀门;5、真空泵;51、抽气管;6、控制器;7、超声波流量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一种高精度配液系统,包括多个输液单元1、总混罐2,输液管道14用于输送不同的药液至总混罐2内混合。每个输液单元1包括沿送液方向顺次连接的配液罐11、进液管道12、输液泵13和输液管道14。为完成输液泵13和输液管道14内残余药液的下料,在进液管道12的出液端设置有迫使药液朝向总混罐2运动的进气单元3。进气单元3包括设置于进液管道12的出液端的进气管31、设置于进气管31的进气端的空气压缩机32、设置于进液管道12和进气管31的连接处的液气阀门33,液气阀门33用于控制输液泵13选择性连通于进液管道12或进气管31。另外,进气管31上连通有清洁管41,清洁管41的进料端设置有用于输送干冰的干冰泵4、出料端设置有控制其启闭的清洁阀门42。当配液罐11需要更换药液时,启动干冰泵4、空气压缩机32以及对应的各个阀门,干冰泵4输送的干冰以空气压缩机32输送的压缩空气作为动力载体,干冰气体输送至待清洗部位清洗,以使残余的药液冷冻剥离,避免下一批药液中混入杂质。同时,总混罐2上设置有位于总混罐2上部的抽气管51、布置于其外壁的控制器6,抽气管51的出气端设置有用于抽取总混罐2内气体的真空泵5。输液管道14的出液端设置有超声波流量计7,控制器6接收超声波流量计7的检测信号、并控制空气压缩机32和真空泵5启闭。对总混罐2内抽气的方式能使得输液管道14内药液两侧存在压差,以加快药液的移动。当配液系统停止配液时,超声波流量计7检测到药液流量减小,此时控制器6接收超声波流量计7的检测信号、并控制空气压缩机32和真空泵5开启,以完成残余药液的下料。残余药液下料完成后,超声波流量计7检测到药液流量趋近于零,此时控制器6接收超声波流量计7的检测信号、并控制空气压缩机32和真空泵5关闭,实现自动控制。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配液系统工作时,液气阀门33控制进液管道12与输液泵13连通,以便输液泵13抽取配液罐11内的药液;配液系统停止配液时,液气阀门33控制进气管31与输液泵13连通,此时进气管31内预先存储的压缩空气会限制输液泵13内药液的回流,同时空气压缩机32开始输送压缩空气,以迫使输液泵13以及输液管道14内的药液朝向总混罐2流动,完成残余药液的下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配液系统,包括多组沿送液方向顺次连接的配液罐(11)、进液管道(12)、输液泵(13)和输液管道(14)、以及总混罐(2),所述输液泵(13)用于将药液从配液罐(11)输送至总混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道(12)的出液端连通有进气管(31),所述进液管道(12)和所述进气管(31)的连接处设置有控制所述输液泵(13)选择性连通于所述进液管道(12)或所述进气管(31)的液气阀门(33),所述进气管(31)的进气端设置有空气压缩机(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配液系统,包括多组沿送液方向顺次连接的配液罐(11)、进液管道(12)、输液泵(13)和输液管道(14)、以及总混罐(2),所述输液泵(13)用于将药液从配液罐(11)输送至总混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道(12)的出液端连通有进气管(31),所述进液管道(12)和所述进气管(31)的连接处设置有控制所述输液泵(13)选择性连通于所述进液管道(12)或所述进气管(31)的液气阀门(33),所述进气管(31)的进气端设置有空气压缩机(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配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混罐(2)上连通有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本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宝仕康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