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混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泥药剂混合搅拌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混料改性装置虽然操作简单方便,能将团絮状污泥分裂,缩短搅拌时间,从而达到较理想的混合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发现了一些新问题:1、当进料污泥湿度偏大时,混料装置短时间内无法将污泥分布均匀,导致污泥在到达出料口3的位置时仍处于粘结状态,无法与药剂达到较理想的混合状态;2、受污泥湿度与螺旋叶片的螺距等影响,污泥易粘结在螺旋轴上,不易清理,且因螺距的原因,易形成大小不均的泥块,对后面的布料效果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将团状污泥破碎,且污泥与药剂能充分混合的新型混料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是一种新型混料装置,包括壳体,第一螺旋轴和第二螺旋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壳体的腔体内,第一螺旋轴通过壳体外侧的电机带动,在处于壳体外侧的第一螺旋轴和第二螺旋轴的一端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轮,在靠近齿轮的壳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在第一螺旋轴和第二螺旋轴上均设置有两段内圈螺旋叶片,两段内圈螺旋叶片的旋向相同,两段内圈螺旋叶片焊接在第一螺旋轴或第二螺旋轴上,且第一螺旋轴与第二螺旋轴上的两段内圈螺旋叶片的位置对应,在第一螺旋轴和第二螺旋轴上均设置有实心圆柱,外圈螺旋叶片固定在第一螺旋轴或第二螺旋轴上的数个实心圆柱上,外圈螺旋叶片与内圈螺旋叶片的旋向相反。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靠近电机的外圈螺旋叶片前端设置有沿轴向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混料装置,包括壳体,第一螺旋轴(1)和第二螺旋轴(2)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壳体的腔体内,所述第一螺旋轴(1)通过所述壳体外侧的电机带动,在处于所述壳体外侧的所述第一螺旋轴(1)和所述第二螺旋轴(2)的一端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轮,在靠近所述齿轮的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螺旋轴(1)和所述第二螺旋轴(2)上均设置有两段内圈螺旋叶片(4),两端所述内圈螺旋叶片(4)的旋向相同,所述两段内圈螺旋叶片(4)焊接在所述第一螺旋轴(1)或第二螺旋轴(2)上,且所述第一螺旋轴(1)与所述第二螺旋轴(2)上的两端所述内圈螺旋叶片(4)的位置对应,在所述第一螺旋轴(1)和所述第二螺旋轴(2)上均设置有实心圆柱(6),外圈螺旋叶片(5)固定在所述第一螺旋轴(1)或第二螺旋轴(2)上的数个所述实心圆柱(6)上,所述外圈螺旋叶片(5)与所述内圈螺旋叶片(4)的旋向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混料装置,包括壳体,第一螺旋轴(1)和第二螺旋轴(2)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壳体的腔体内,所述第一螺旋轴(1)通过所述壳体外侧的电机带动,在处于所述壳体外侧的所述第一螺旋轴(1)和所述第二螺旋轴(2)的一端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轮,在靠近所述齿轮的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螺旋轴(1)和所述第二螺旋轴(2)上均设置有两段内圈螺旋叶片(4),两端所述内圈螺旋叶片(4)的旋向相同,所述两段内圈螺旋叶片(4)焊接在所述第一螺旋轴(1)或第二螺旋轴(2)上,且所述第一螺旋轴(1)与所述第二螺旋轴(2)上的两端所述内圈螺旋叶片(4)的位置对应,在所述第一螺旋轴(1)和所述第二螺旋轴(2)上均设置有实心圆柱(6),外圈螺旋叶片(5)固定在所述第一螺旋轴(1)或第二螺旋轴(2)上的数个所述实心圆柱(6)上,所述外圈螺旋叶片(5)与所述内圈螺旋叶片(4)的旋向相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花成巍,周顺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泰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