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连续式干粉砂浆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3151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砂浆生产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智能连续式干粉砂浆生产线,包括支撑台、控制器、壳体、进料箱和搅拌桶,所述进料箱的顶部分别连通有进料管和外管,所述外管的上方设置有加料斗,所述加料斗的底部连通有竖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配料的添加进行自动控制,使配料的比例更加精确,且能够对块状的物料进行粉碎,并避免块状物料参与混合,解决了目前干粉砂浆在生产过程中,对于配料的添加大都是人工控制的,易造成配料与原料的比例存有较大的误差,且原料中掺杂着一些块状物料,直接参与混合易造成原料与配料混合不够充分的问题,该生产线同时能够对原料和配料进行预热,有助于提升原料和配料的混合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连续式干粉砂浆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砂浆生产
,具体为一种智能连续式干粉砂浆生产线。
技术介绍
干粉砂浆,是指经干燥筛分处理的骨料(如石英砂)、无机胶凝材料(如水泥)和添加剂(如聚合物)等按一定比例进行物理混合而成的一种颗粒状或粉状,以袋装或散装的形式运至工地,加水拌和后即可直接使用的物料。又称作砂浆干粉料、干混砂浆、干拌粉,有些建筑黏合剂也属于此类。干粉砂浆在建筑业中以薄层发挥粘结、衬垫、防护和装饰作用,建筑和装修工程应用极为广泛。目前干粉砂浆在生产过程中,对于配料的添加大都是人工控制的,易造成配料与原料的比例存有较大的误差,且原料中掺杂着一些块状物料,直接参与混合易造成原料与配料混合的不够充分,同时在天气较为寒冷的季节,原料与配料的温度较低,进而造成混合效率低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能够对配料的添加进行自动控制,且能够对块状的物料进行粉碎,同时能够对原料和配料进行预热的生产线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连续式干粉砂浆生产线,其能够对配料的添加进行自动控制,且能够对块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连续式干粉砂浆生产线,包括支撑台(1)、控制器(2)、壳体(3)、进料箱(4)和搅拌桶(5),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箱(4)的顶部分别连通有进料管(6)和外管(7),所述外管(7)的上方设置有加料斗(8),所述加料斗(8)的底部连通有竖管(9),且竖管(9)的底端延伸至进料箱(4)的内部,所述竖管(9)的左右两侧均栓接有滑块(10),所述外管(7)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1),且滑块(10)与滑槽(1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0)的底部栓接有竖杆(12),所述竖杆(12)的底端栓接有底板(13),所述外管(7)内腔左右两侧的下方均安装有称重传感器(14),且底板(13)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连续式干粉砂浆生产线,包括支撑台(1)、控制器(2)、壳体(3)、进料箱(4)和搅拌桶(5),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箱(4)的顶部分别连通有进料管(6)和外管(7),所述外管(7)的上方设置有加料斗(8),所述加料斗(8)的底部连通有竖管(9),且竖管(9)的底端延伸至进料箱(4)的内部,所述竖管(9)的左右两侧均栓接有滑块(10),所述外管(7)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1),且滑块(10)与滑槽(1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0)的底部栓接有竖杆(12),所述竖杆(12)的底端栓接有底板(13),所述外管(7)内腔左右两侧的下方均安装有称重传感器(14),且底板(13)与称重传感器(14)的表面相互接触,所述竖管(9)的表面安装有电磁阀(15),所述进料箱(4)内腔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粉碎辊(16)和第二粉碎辊(17),所述第一粉碎辊(16)和第二粉碎辊(17)的背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柱(18)和第二转动柱(19),且第一转动柱(18)和第二转动柱(19)的后端均贯穿至进料箱(4)的后方并与其贯穿处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进料箱(4)的后方设置有驱动机构(20),所述壳体(3)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螺旋输送机(21)和驱动电机(22),所述进料箱(4)的底部与螺旋输送机(21)的进口相互连通,且搅拌桶(5)与螺旋输送机(21)出口相互连通,所述壳体(3)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内壳(23),所述内壳(23)的内部安装有加热管(32),且内壳(23)与螺旋输送机(21)的表面紧密接触,所述搅拌桶(5)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连续式干粉砂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传感器(14)的输出端与控制器(2)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所述控制器(2)的输出端与电磁阀(15)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连续式干粉砂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0)包括第一电机(201)、第一齿轮(202)和第二齿轮(203),所述第一齿轮(202)和第二齿轮(203)分别栓接在第一转动柱(18)和第二转动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祥来何士林周苏红储瑞华徐婷婷田爱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晨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