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右心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314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右心辅助装置,包括双腔管道、动力装置、控制装置、氧合装置和传感器;双腔管道中第一管道的一端设置于右心房,第一管道上设置所述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氧合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氧合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双腔管道中的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利用房间隔穿刺管设置于左心房,所述传感器、动力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其效果是:通过双腔管道直接将右心房的静脉血泵出体外,经氧合装置氧合后再经房间隔穿刺管泵入左心房,不易导致血管损伤,降低了并发症风险,同时也达到了减轻右心容量负荷和压力负荷的目的,适用于右心衰竭及重度肺高压病人在围术期的辅助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右心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心脏辅助设置
,具体涉及一种右心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心脏辅助装置主要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心室辅助装置(VAD)和体外膜肺氧合装置(ECMO)。IABP和VAD不适用于右心衰竭病人和严重肺动脉高压病人的围术期治疗。ECMO主要用于左心衰或全心衰的辅助,也可用于右心衰竭或严重肺动脉高压病人的围术期治疗,但是存在以下不足:采用穿刺法外周大血管植入插管时,股静脉穿刺管行程过长,容易导致血管损伤;股动脉穿刺管的血供是逆向血流,不符合生理,且容易出现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左心室后负荷增加/肺水肿、下肢缺血性损伤(甚至缺血性肌坏死)等,导致严重并发症;远期存在股动脉狭窄或动脉瘤形成的风险;采用中心植入插管时,因需要延迟关胸,有可能导致严重的感染并发症;且因在转机过程中需要持续的抗凝治疗,手术野出血的风险较高,或者抗凝不足导致膜肺栓塞,影响机器的使用效果;而且需要再次手术撤机和关胸,创伤较大。同时,很多心脏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压力负荷增加,影响右心功能。当肺动脉压力升高到超过体循环压力时,会导致右心的静脉血分流到左心动脉血系统中,临床上会出现发绀的体征,这时称为艾森曼格综合症(Eisenmenger'ssyndrome),是外科手术的禁忌症,只能靠昂贵的靶向药物延缓死亡。很多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病人,即使没有达到艾森曼格综合症的诊断,但在围术期因各种不良因素刺激可能会诱发肺动脉高压危象,危及生命。因此,现有技术中,缺乏适用于对右心衰竭病人和严重肺动脉高压病人在围术期的辅助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右心辅助装置,以达到更适用于右心衰竭病人在围术期的辅助治疗。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右心辅助装置,包括双腔管道、动力装置和控制装置,还包括氧合装置和设置在所述双腔管道上的传感器;所述双腔管道中第一管道的一端设置于右心房,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氧合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氧合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双腔管道中的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利用房间隔穿刺管设置于左心房,所述传感器、动力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连接口,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连接口与外部的监测仪器连接。优选的,所述氧合装置包括备用连接通道,所述氧合装置的两端均设置有三通控制阀。优选的,所述氧合装置采用膜式氧合器。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的两端还并联有负荷调节装置,在并联支路上均设置有一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还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右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抗凝预防与监测中和系统,所述抗凝预防与监测中和系统包括抗凝预防装置和抗凝监测中和装置;所述抗凝预防装置设置在所述动力装置的前端,所述抗凝监测中和装置设置在所述氧合装置的后端,所述抗凝预防装置和抗凝监测中和装置还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采用磁悬浮轴流泵。优选的,所述负荷调节装置采用真空储血室。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右心辅助装置,通过双腔管道直接将右心房的静脉血泵出体外,经氧合装置氧合后再经房间隔穿刺管泵入左心房,不易导致血管损伤,降低了并发症风险,同时也达到了减轻右心容量负荷和压力负荷的目的;在装置运转过程中,控制装置根据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数据,及时调整从静脉引出的血量及输入左心房的血流量,从而保证安全性以达到最佳的效果,适用于右心衰竭病人在围术期的辅助治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右心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考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右心辅助装置,一种右心辅助装置,包括双腔管道、动力装置3、控制装置1、氧合装置7和设置在所述双腔管道上的传感器2;所述双腔管道中第一管道8的一端设置于右心房11,所述第一管道8上设置所述动力装置3,所述动力装置3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管道8的另一端与所述氧合装置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氧合装置7的输出端与所述双腔管道中的第二管道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道9的另一端利用房间隔穿刺管设置于左心房12,所述传感器2、动力装置3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1连接。具体地,本实施还设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可采用蓄电池或是包括开关电源和蓄电池的组合,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正常情况下经皮途径导管不能顺行直接到达左心房,虽然可以逆行通过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的两个转弯进入左心房,但导管操作上很麻烦;房间隔位于右心房和左心房之间,在右心房后部偏左,与额面和矢状面均呈约45度夹角。房间隔呈长方形,厚约2mm,高约为宽的2倍,中下1/3处为卵圆窝,卵圆窝直径为2cm,边缘隆起,前缘和上缘明显,中心窝底部很薄,厚约lmm,此位置是房间隔穿刺进入左心房的理想部位。卵圆窝为胚胎时期卵圆孔的所在,约20-30%正常的心脏,在出生后虽在生理上闭合,但仍在窝底部上方残留已潜在性的解剖通道,正常情况下无血液分流现象,在右心房压力高于左心房时无需穿刺可经此通道进入左心房,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右心辅助设备所采用的方法导致的血管损伤,降低了并发症风险;应用中,心脏置管的方式,既可以通过颈静脉-上腔静脉穿刺/切开置管,也可以通过股静脉-下腔静脉穿刺/切开置管的方式来实现,在此不做限制;本实施例的方案在工作时,所述第一管道8用于将右心静脉血引出体外;所述动力装置3采用磁悬浮轴流泵,用于将引出体外的所述右心静脉血推送至所述氧合装置7中;所述氧合装置7用于将所述右心静脉血转换成动脉血,并通过所述双腔管道中的第二管道9将氧合后的所述动脉血导入左心房12,所述氧合装置7采用膜式氧合器,膜式氧合器又称膜式人工肺,是一种能进行血气交换的一次性使用人工装置,它根据生物肺、肺泡气体交换的原理,集氧合、变温、储血、过滤、回收血等功能于一体,用于替代心脏功能和肺脏功能进行血液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所述控制装置1采用中央处理器;其中,所述传感器2的数量为多个,包括微型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用于血流参数的获取;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1还包括连接口,所述控制装置1通过所述连接口与外部的监测仪器连接,用于生命监测数据的获取,例如,中心静脉压(CVP)、血压(bloodpressure,BP)、心率(HR)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等;本方案通过直接将右心房的静脉血泵出体外,经氧合装置氧合后再经房间隔穿刺管泵入左心房,不易导致血管损伤,降低了并发症风险,同时也达到了减轻右心容量负荷和压力负荷的目的;在装置运转过程中,控制装置根据接收到的血流参数和生命监测数据,及时调整从静脉回抽的血量及输入左心房的血流量,从而保证安全性以达到最佳的效果,适用于不合并左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右心辅助装置,包括双腔管道、动力装置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氧合装置和设置在所述双腔管道上的传感器;所述双腔管道中第一管道的一端设置于右心房,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氧合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氧合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双腔管道中的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利用房间隔穿刺管设置于左心房,所述传感器、动力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右心辅助装置,包括双腔管道、动力装置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氧合装置和设置在所述双腔管道上的传感器;所述双腔管道中第一管道的一端设置于右心房,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氧合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氧合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双腔管道中的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利用房间隔穿刺管设置于左心房,所述传感器、动力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右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连接口,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连接口与外部的监测仪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右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合装置包括备用连接通道,所述氧合装置的两端均设置有三通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右心辅助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弘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