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式马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300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穿戴式马桶,其中,所述可穿戴式马桶包括马桶主体,其内部形成有排污腔,所述排污腔包括小便部和位于小便部下方的大便部,所述小便部和所述大便部连通;所述马桶主体上形成有穿戴开口,且与所述排污腔连通,所述穿戴开口位于所述大便部的正上方;所述马桶主体上安装有排污管,且与所述大便部的底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采用了小便部在上、大便部在小便部下方的结构,液体排泄物在重力作用下直接流到大便部;以及位于大便部底部的排污管,排泄物由机器自吸到主机收集箱内,便于护理人员更方便地处理排泄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穿戴式马桶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
,特别涉及一种可穿戴式马桶。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因为伤病或长期卧床都会导致下半身活动能力减退。对于这些日益愈加的老年人群,由于他们行动不便,当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时,不仅需要专门的护工去照顾,费时费力,也会对影响老人的恢复情况。因此,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群,市场上有相关的护理器械,但是现有这种器械存在有一些问题。比如由于体积过大不便于生产制造,而且成本也会比较高;有的护理器械只设有排污腔,并没有考虑到小便部和大便部的具体位置,有的护理仪器,没有排污装置或者设置的位置不佳,这些都会造成护理器械的排污腔堵塞、后续清理的工作量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穿戴式马桶,旨在便于排泄物可以通畅地流向到排污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可穿戴式马桶包括:马桶主体,内部形成有排污腔,所述排污腔包括小便部和位于小便部下方的大便部,所述小便部和所述大便部连通;穿戴开口,形成于所述马桶主体上,且与所述排污腔连通,所述穿戴开口的部分位于所述大便部的正上方,所述穿戴开口的边缘用于与人体的排泄部位相贴合;以及排污管,安装于所述马桶主体上,且与所述大便部的底部相连通。优选地,所述马桶主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具有朝下设置的第一敞口,所述下壳体具有朝上设置的第二敞口,所述第一敞口的边缘与所述第二敞口的边缘密封连接;所述上壳体内形成有所述小便部,所述下壳体内形成有所述大便部,所述穿戴开口形成于所述上壳体,所述排污管与所述下壳体的底部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敞口的边缘沿其周向设有朝上延伸的密封筋,所述第一敞口的边缘沿其周向设有密封环槽,所述密封筋密封插接于所述密封环槽内;和/或所述上壳体为柔性材料所制成,所述下壳体为硬质材料或柔性材料所制成。优选地,所述可穿戴式马桶还包括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第一清洗水管,所述第一清洗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小便部的上部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水源连接。优选地,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第二清洗水管,所述第二清洗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大便部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水源连接,所述大便部的腔壁设有与所述第二清洗水管相连通的第一冲洗孔,所述第一冲洗孔的开口朝向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的交界处设置。优选地,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第三清洗水管,所述第三清洗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大便部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水源连接,所述大便部的腔壁设有与所述第二清洗水管相连通的第二冲洗孔,所述第二冲洗孔的开口朝向大便部的中部设置。优选地,所述上壳体上靠近所述第一敞口的位置处设置有小便感应器,所述下壳体的相对两侧设置有用于感应大便的红外对射感应器。优选地,所述下壳体上靠近所述排污管的位置处设置有大小便感应器。优选地,所述可穿戴式马桶还包括与所述小便部的上部相连通的烘干管,以将热风送入排泄腔内。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具有穿戴开口的可穿戴式马桶,可以实现直接与人体排泄部位相贴合,行动不便的老人可以通过可穿戴式马桶直接排便;该可穿戴式马桶的排污腔设置了密封连接的小便部和位于小便部下方的大便部,排污管与大便部的底部相连通。由于小便部和大便部采用了上下设置的结构,在重力的作用下,液体排泄物可以直接流到马桶主体的底部;排污管设于排污腔底部,排泄物由机器自吸到主机收集箱内,而不需要护工人员再去收集排泄物,方便在日常护理中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可穿戴式马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可穿戴式马桶一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可穿戴式马桶A处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图4为可穿戴式马桶的下壳体-辅助装置的爆炸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马桶主体400清洗装置2排污腔410第一清洗水管3穿戴开口420第二清洗水管4排污管430第三清洗水管5烘干管311转轴10上壳体312枢轴20下壳体421第一冲洗孔21小便部431第二冲洗孔22大便部501小便感应器100第一敞口502大小便感应器110密封筋503红外对射感应器200第二敞口11可穿戴式马桶210密封环槽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可穿戴式马桶,参照图1至图4,可穿戴式马桶11包括:马桶主体1,内部形成有排污腔2,排污腔2包括小便部21和位于小便部21下方的大便部22,小便部21和大便部22连通;穿戴开口3,形成于马桶主体1上,且与排污腔2连通,穿戴开口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戴式马桶,其特征在于,包括:/n马桶主体,内部形成有排污腔,所述排污腔包括小便部和位于小便部下方的大便部,所述小便部和所述大便部连通;/n穿戴开口,形成于所述马桶主体上,且与所述排污腔连通,所述穿戴开口的部分位于所述大便部的正上方,所述穿戴开口的边缘用于与人体的排泄部位相贴合;以及/n排污管,安装于所述马桶主体上,且与所述大便部的底部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式马桶,其特征在于,包括:
马桶主体,内部形成有排污腔,所述排污腔包括小便部和位于小便部下方的大便部,所述小便部和所述大便部连通;
穿戴开口,形成于所述马桶主体上,且与所述排污腔连通,所述穿戴开口的部分位于所述大便部的正上方,所述穿戴开口的边缘用于与人体的排泄部位相贴合;以及
排污管,安装于所述马桶主体上,且与所述大便部的底部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桶主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具有朝下设置的第一敞口,所述下壳体具有朝上设置的第二敞口,所述第一敞口的边缘与所述第二敞口的边缘密封连接;
所述上壳体内形成有所述小便部,所述下壳体内形成有所述大便部,所述穿戴开口形成于所述上壳体,所述排污管与所述下壳体的底部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式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敞口的边缘沿其周向设有朝上延伸的密封筋,所述第一敞口的边缘沿其周向设有密封环槽,所述密封筋密封插接于所述密封环槽内;和/或
所述上壳体为柔性材料所制成,所述下壳体为硬质材料或柔性材料所制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式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式马桶还包括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第一清洗水管,所述第一清洗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小便部的上部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水源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式马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荣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惠百家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