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肛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937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肛袋,包括:防漏袋、黏贴环、贴口、第一连接管、三通、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负压引流瓶及灌肠装置;黏贴环设置于防漏袋上;防漏袋内部为空腔结构,防漏袋上开设有通孔,贴口设置于通孔内,且位于黏贴环内;第一连接管一端设置于空腔结构内,另一端伸出防漏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负压引流瓶的设置,将患者排出的大便引流到引流瓶内,减少对大便收集的过程中,大便与患者皮肤的接触,减少其他疾病和感染的发生,对患者健康进行保护;当患者排便困难,大便失禁或者腹胀,通过手动按压负压引流瓶,即可在患者腹腔内产生负压对提高患者的排便效率减轻患者腹胀,同时不需要对肛袋进行取下,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肛袋
本技术涉及肛袋引流
,具体为一种负压肛袋。
技术介绍
现有的肛袋多为一次性造口袋,使用时将其贴合于患者的肛门处,对患者排出的粪便进行收集,但其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1、在其对患者排出的粪便进行收集过程中,收集的粪便多集中在肛门周围,这样在使用中,排出的粪便聚集在肛门周围,长时间浸泡易使肛门皮肤出现受损;2、其对于能够主动排便患者可以使用,对于一些不能自主排便或者排便费力的患者使用并不便捷;其功能性单一,只能够对患者排便进行收集,在对腹腔进行灌肠时需要将其取下,增大操作的复杂性,同时造成医疗用品的浪费,增大医院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负压肛袋。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负压肛袋,包括:防漏袋、黏贴环、贴口、第一连接管、三通、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负压引流瓶及灌肠装置;所述黏贴环设置于所述防漏袋上;所述防漏袋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防漏袋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贴口设置于所述通孔内,且位于所述黏贴环内;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设置于所述空腔结构内,另一端伸出所述防漏袋;所述三通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相连接,所述三通另两接口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所述负压引流瓶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相连接;所述灌肠装置可与所述第三连接管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在所述防漏袋内部的长度为15厘米-20厘米。优选的,所述三通上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相连接一侧设置有第一控制阀。优选的,所述三通上与所述第三连接管相连接一侧设置有第二控制阀。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管上设置有调节器。优选的,所述贴口上设置有刻度线。优选的,所述黏贴环上设置有揭口条。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负压肛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负压引流瓶的设置,将患者排出的大便引流到引流瓶内,减少对大便收集的过程中,大便与患者皮肤的接触,减少其他疾病和感染的发生,对患者健康进行保护;2、当患者排便困难,大便失禁或者腹胀,通过手动按压负压引流瓶,即可在患者腹腔内产生负压对提高患者的排便效率减轻患者腹胀,同时不需要对肛袋进行取下,操作简单;3、通过三通结构,可对患者进行大便收集的同时,也可对患者进行灌肠,使用功能增多,同时不需要对肛袋取下,减少医护人员工作强度的同时,有效的节省医疗用品,减少医院的成本和资源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负压肛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负压肛袋的图1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负压肛袋防漏袋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漏袋;2、黏贴环;3、贴口;4、第一连接管;5、三通;6、第二连接管;7、第三连接管;8、负压引流瓶;9、灌肠装置;10、第一控制阀;11、第二控制阀;12、调节器;13、刻度线;14、揭口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附图1-3所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负压肛袋,包括:防漏袋1、黏贴环2、贴口3、第一连接管4、三通5、第二连接管6、第三连接管7、负压引流瓶8及灌肠装置9;所述黏贴环2设置于所述防漏袋1上;所述防漏袋1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防漏袋1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贴口3设置于所述通孔内,且位于所述黏贴环2内;所述第一连接管4一端设置于所述空腔结构内,另一端伸出所述防漏袋1;所述三通5与所述第一连接管4相连接,所述三通5另两接口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管6和第三连接管7;所述负压引流瓶8与所述第二连接管6相连接;所述灌肠装置9可与所述第三连接管7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4在所述防漏袋1内部的长度为15厘米-20厘米;所述三通5上与所述第二连接管6相连接一侧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0;所述三通5上与所述第三连接管7相连接一侧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1;所述第三连接管7上设置有调节器12;所述贴口3上设置有刻度线13;所述黏贴环2上设置有揭口条14。实施例: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压肛袋,使用时,首先,根据患者的肛门裁剪贴口3到4cm的大小,贴口3上标注有刻度线13,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裁切,裁切尺寸准确、便捷,裁切完毕后防漏袋1内的空腔结构与裁切口相连通,将第一连接管4从防漏袋1内部通过裁切口取出,第一连接管在防漏袋内部的长度为15厘米到20厘米,将其深入到患者的肛门内,深入距离为七厘米到十厘米,然后医护人员通过揭口条14将黏贴环2上端的防护膜揭开,漏出内部的黏贴部分,将裁剪后的贴口3对准患者的肛门,将黏贴环2与患者的皮肤黏贴固定,黏贴部分上的胶为防过敏材料,防止黏贴时间长,导致患者肛门周边的皮肤过敏,黏贴环2与患者的皮肤固定,即将防漏袋1和第一连接管4固定于患者的肛门处;其次,对患者进行大便收集时,将三通5上的第二控制阀11关闭,第一控制阀10打开,患者能够自主排便时,体内的大便经过第一连接管4通过三通5流经第二连接管6进入到负压引流瓶8,当患者不能进行自主排便时,医护人员可以手动按压负压引流瓶8,使负压引流瓶8内产生负压,通过负压即可引流出患者腹腔内的大便,操作方便,灵活,对于可自主排便和不可自主排便的患者均可使用,如果在排便过程中,腹腔内的大便通过第一连接管4周边发生渗透,在黏贴环2的密封下,会经过贴口3进入到密封袋内,防止大便排出污染床单,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更换,增加工作强度,同时通过将粪便引流到负压引流瓶8内,有效的避免使用普通肛袋时患者排出的粪便集在肛门周围,长时间浸泡易使肛门皮肤受损,同时由于女性患者肛门与外阴处距离较近容易导致妇科疾病的产生;最后,当需要对患者进行灌肠时,将三通5上的第一控制阀10关闭,将三通5上的第二控制阀11打开,灌肠装置9与第三连接管7相连接,第三连接管7的长度为40-60厘米,通过第三连接管7三通5和第一连接管4即可对患者进行灌肠,操作方便,安全卫生。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4在所述防漏袋1内部的长度为15厘米-20厘米。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三通5上与所述第二连接管6相连接一侧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0。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三通5上与所述第三连接管7相连接一侧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1。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连接管7上设置有调节器12。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贴口3上设置有刻度线13。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黏贴环2上设置有揭口条1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肛袋,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漏袋(1)、黏贴环(2)、贴口(3)、第一连接管(4)、三通(5)、第二连接管(6)、第三连接管(7)、负压引流瓶(8)及灌肠装置(9);/n所述黏贴环(2)设置于所述防漏袋(1)上;/n所述防漏袋(1)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防漏袋(1)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贴口(3)设置于所述通孔内,且位于所述黏贴环(2)内;/n所述第一连接管(4)一端设置于所述空腔结构内,另一端伸出所述防漏袋(1);/n所述三通(5)与所述第一连接管(4)相连接,所述三通(5)另两接口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管(6)和第三连接管(7);/n所述负压引流瓶(8)与所述第二连接管(6)相连接;/n所述灌肠装置(9)可与所述第三连接管(7)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肛袋,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漏袋(1)、黏贴环(2)、贴口(3)、第一连接管(4)、三通(5)、第二连接管(6)、第三连接管(7)、负压引流瓶(8)及灌肠装置(9);
所述黏贴环(2)设置于所述防漏袋(1)上;
所述防漏袋(1)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防漏袋(1)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贴口(3)设置于所述通孔内,且位于所述黏贴环(2)内;
所述第一连接管(4)一端设置于所述空腔结构内,另一端伸出所述防漏袋(1);
所述三通(5)与所述第一连接管(4)相连接,所述三通(5)另两接口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管(6)和第三连接管(7);
所述负压引流瓶(8)与所述第二连接管(6)相连接;
所述灌肠装置(9)可与所述第三连接管(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亭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