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外科护理吊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63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外科护理吊板结构,包括用于装卡在病床上的可调节底座、用于调节高度的伸缩缸、用于支撑患者下肢的软托,所述伸缩缸的底端安装在可调节底座中部,所述伸缩缸的顶端固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螺接有两根对称的铰接轴,每根铰接轴上转动安装一根摆臂,所述摆臂的底部固接有水平向外突出的托架,所述软托安装在托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可调节底座装卡在病床上,便于安装、拆卸;利用伸缩缸调节摆臂的高度,以适应患者不同的高度需求;设置能够转动的摆臂,使患者的下肢能够通过自身的力量进行活动,有利于患者下肢关节的锻炼,有助于患者下肢的恢复,避免患者下肢的肌肉萎缩;软托提高了对患者支撑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外科护理吊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外科护理吊板结构。
技术介绍
“伤筋动骨一百天”,这是民间针对骨伤病患者进行术后恢复的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而对于骨外科的病患,骨折往往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骨外科伤患,术后护理对骨伤病人的整个恢复阶段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而对于骨伤病人来说,四肢的骨折就比较难以处理,因为骨折的病患不能进行剧烈的活动,否则接好的伤口会受到二次伤害,假设一名病患小腿骨折,腿部不能发力移动,时间久了会造成肌肉萎缩,同时下肢关节也得不到有效锻炼,对术后的恢复造成不利影响。现有技术中,对于骨伤患者的术后护理仅仅只有牵引,达不到有效锻炼以及活动肢体关节的效果,不能充分得活动关节,对肌肉没有很好的锻炼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骨外科护理吊板结构。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骨外科护理吊板结构,包括用于装卡在病床上的可调节底座、用于调节高度的伸缩缸、用于支撑患者下肢的软托,所述伸缩缸的底端安装在可调节底座中部,所述伸缩缸的顶端固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螺接有两根对称的铰接轴,每根铰接轴上转动安装一根摆臂,所述摆臂的底部固接有水平向外突出的托架,所述软托安装在托架上。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节底座包括矩形的安装座、第一空心杆、第二空心杆、螺杆、圆螺母,所述安装座的侧面固接有两根左右对称的第一空心杆,所述螺杆的一头固接在第一空心杆中,所述第二空心杆的一头插入第一空心杆中,所述螺杆从第二空心杆中穿过,所述圆螺母螺接在螺杆远离第一空心杆的一头,所述第二空心杆远离第一空心杆的一头底端设有L型钩板。进一步的,所述L型钩板的内侧粘贴有U型的硅胶垫。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方管型的第一导向筒,所述支撑块上安装有方管型的第二导向筒,所述第二导向筒套在第一导向筒中。进一步的,所述摆臂的顶部设有一个左右贯通的圆孔,所述圆孔套在铰接轴上。进一步的,所述软托顶部沿其长轴方向设有下凹的弧形凹槽。进一步的,所述软托为乳胶垫。进一步的,所述软托上开设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透气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可调节底座装卡在病床上,便于安装、拆卸;利用伸缩缸调节摆臂的高度,以适应患者不同的高度需求;设置能够转动的摆臂,使患者的下肢能够通过自身的力量进行活动,有利于患者下肢关节的锻炼,有助于患者下肢的恢复,避免患者下肢的肌肉萎缩;软托提高了对患者支撑的舒适度。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骨外科护理吊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骨外科护理吊板去除第一导向筒和第二导向筒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可调节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软托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摆臂、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骨外科护理吊板结构,包括用于装卡在病床上的可调节底座1、用于调节高度的伸缩缸2、用于支撑患者下肢的软托3,伸缩缸2的底端安装在可调节底座1中部,伸缩缸2的顶端固接有支撑块4,支撑块4上螺接有两根对称的铰接轴5,每根铰接轴5上转动安装一根摆臂6,摆臂6的底部固接有水平向外突出的托架7,软托3安装在托架7上。可调节底座1包括矩形的安装座9、第一空心杆10、第二空心杆11、螺杆12、圆螺母13,安装座9的侧面固接有两根左右对称的第一空心杆10,螺杆12的一头固接在第一空心杆10中,第二空心杆11的一头插入第一空心杆10中,螺杆12从第二空心杆11中穿过,圆螺母13螺接在螺杆12远离第一空心杆10的一头,第二空心杆11远离第一空心杆10的一头底端设有L型钩板14。L型钩板14的内侧粘贴有U型的硅胶垫15。安装座9上安装有方管型的第一导向筒16,支撑块上安装有方管型的第二导向筒17,第二导向筒17套在第一导向筒16中。摆臂6的顶部设有一个左右贯通的圆孔17,圆孔17套在铰接轴5上。软托7顶部沿其长轴方向设有下凹的弧形凹槽18。软托7为乳胶垫。软托7上开设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透气孔1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外科护理吊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装卡在病床上的可调节底座、用于调节高度的伸缩缸、用于支撑患者下肢的软托,所述伸缩缸的底端安装在可调节底座中部,所述伸缩缸的顶端固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螺接有两根对称的铰接轴,每根铰接轴上转动安装一根摆臂,所述摆臂的底部固接有水平向外突出的托架,所述软托安装在托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外科护理吊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装卡在病床上的可调节底座、用于调节高度的伸缩缸、用于支撑患者下肢的软托,所述伸缩缸的底端安装在可调节底座中部,所述伸缩缸的顶端固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螺接有两根对称的铰接轴,每根铰接轴上转动安装一根摆臂,所述摆臂的底部固接有水平向外突出的托架,所述软托安装在托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外科护理吊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底座包括矩形的安装座、第一空心杆、第二空心杆、螺杆、圆螺母,所述安装座的侧面固接有两根左右对称的第一空心杆,所述螺杆的一头固接在第一空心杆中,所述第二空心杆的一头插入第一空心杆中,所述螺杆从第二空心杆中穿过,所述圆螺母螺接在螺杆远离第一空心杆的一头,所述第二空心杆远离第一空心杆的一头底端设有L型钩板。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