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通风的甘薯育苗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40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便于通风的甘薯育苗大棚,包括棚体和水箱,棚体上设有集水斗、滤水网、导流管、输送泵、粮食输送装置、棚顶、支撑架、雾化喷头、空气过滤装置和通风换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通风换气装置能够在农作物进行有氧呼吸时进行大棚内空气的更新;同时集水斗、水箱和雾化喷头能够收集雨水进行农作物的灌溉;最后粮食输送装置的设置便于将装入收集筐的农作物方便而轻松地运到房门,大大降低了采集工的运送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通风的甘薯育苗大棚
本技术涉及育苗大棚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通风的甘薯育苗大棚。
技术介绍
大棚是一种具有出色保温性能的框架覆膜结构,它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吃到反季节蔬菜,一般大棚使用钢结构的骨架,上面覆上一层或多层保温塑料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温室空间,外膜很好地阻止内部蔬菜生长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流失,使棚内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在甘薯进行大棚化培育时通常需要进行翻土,然后将甘薯从地里翻出,此时就需要大量的人力将甘薯运出大棚,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通风的甘薯育苗大棚。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通风的甘薯育苗大棚,包括与地面连接的棚体以及棚体下方地面中埋设的水箱,棚体前侧铰接有房门,棚体外一侧设有集水斗,集水斗内设有滤水网,集水斗底端设有若干与水箱顶部连通的导流管,水箱内设有输入端与水箱内部连通的输送泵,棚体内两侧中上部均设有便于运送农作物的粮食输送装置,棚体顶端两侧均设有弧形棚顶,一个棚顶高于另一个棚顶且高处的棚顶远离棚体一端位于另一个棚顶上方,两个棚顶远离棚体一侧通过若干支撑杆固定连接,两个棚顶之间中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底面设有若干与输送泵输出端连接的雾化喷头,支撑架顶面设有空气过滤装置,两个棚顶顶端之间设有若干通风换气装置。特别的,粮食输送装置包括若干与棚体内壁固接的连接杆,若干连接杆远离棚体内壁的一端共同连有一根导轨,导轨上方滚动设有滚轮,滚轮的轴孔转动设有C形架,C形架中底杆靠近棚体内壁一侧连有运粮杆,运粮杆底端设有挂钩。特别的,连接杆顶面或底面与棚体内壁之间设有加强杆。特别的,C形架中底杆靠近棚体内壁一侧设有贯穿孔,运粮杆顶端设有螺柱且螺柱插入贯穿孔内,C形架中底杆上方的螺柱上螺接有锁紧螺母。特别的,空气过滤装置包括顶底面均有若干换气孔的过滤箱,过滤箱内下部设有风机,上部设有若干过滤网。特别的,通风换气装置包括通过支架与下方棚顶远离棚体一端连接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与上方棚顶转动连接的丝杠,丝杠上螺接有丝母,丝杠一侧设有与上下棚顶固接的滑轨,滑轨上滑动设有滑块,滑块与丝母共接有换气杆,换气杆底面设有挡雨布,挡雨布的底端与下方棚顶固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通风换气装置能够在农作物进行有氧呼吸时进行大棚内空气的更新;同时集水斗、水箱和雾化喷头能够收集雨水进行农作物的灌溉;最后粮食输送装置的设置便于将装入收集筐的农作物方便而轻松地运到房门,大大降低了采集工的运送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图3为两个棚顶连接处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集水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棚体;2-水箱;3-集水斗;4-导流管;5-滤水网;6-输送泵;7-粮食输送装置;71-连接杆;72-导轨;73-滚轮;74-C形架;75-运粮杆;76-挂钩;77-锁紧螺母;8-棚顶;9-支撑杆;10-支撑架;11-雾化喷头;12-空气过滤装置;121-过滤箱;122-风机;123-过滤网;13-通风换气装置;131-电机;132-丝杠;133-丝母;134-滑轨;135-滑块;136-换气杆;137-挡雨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便于通风的甘薯育苗大棚,包括与地面连接的棚体1以及棚体1下方地面中埋设的水箱2,棚体1前侧铰接有房门,棚体1外一侧设有集水斗3,集水斗3内设有滤水网5,集水斗3底端设有若干与水箱2顶部连通的导流管4,水箱2内设有输入端与水箱2内部连通的输送泵6,棚体1内两侧中上部均设有便于运送农作物的粮食输送装置7,棚体1顶端两侧均设有弧形棚顶8,棚体1和棚顶8均为钢结构骨架且骨架上覆有保温塑料膜,一个棚顶8高于另一个棚顶8且高处的棚顶8远离棚体1一端位于另一个棚顶8上方,两个棚顶8远离棚体1一侧通过若干支撑杆9固定连接,两个棚顶8之间中部设有支撑架10,支撑架10底面设有若干与输送泵6输出端连接的雾化喷头11,支撑架10顶面设有空气过滤装置12,两个棚顶8顶端之间设有若干通风换气装置13。特别的,粮食输送装置7包括若干与棚体1内壁固接的连接杆71,若干连接杆71远离棚体1内壁的一端共同连有一根导轨72,导轨72上方滚动设有滚轮73,滚轮73的轴孔转动设有C形架74,C形架74中底杆靠近棚体1内壁一侧连有运粮杆75,运粮杆75底端设有挂钩76。特别的,连接杆71顶面或底面与棚体1内壁之间设有加强杆。特别的,C形架74中底杆靠近棚体1内壁一侧设有贯穿孔,运粮杆75顶端设有螺柱且螺柱插入贯穿孔内,C形架74中底杆上方的螺柱上螺接有锁紧螺母77。特别的,空气过滤装置12包括顶底面均有若干换气孔的过滤箱121,过滤箱121内下部设有风机122,上部设有若干过滤网123。特别的,通风换气装置13包括通过支架与下方棚顶8远离棚体1一端连接的电机131,电机131的输出端设有与上方棚顶8转动连接的丝杠132,丝杠132上螺接有丝母133,丝杠132一侧设有与上下棚顶8固接的滑轨134,滑轨134上滑动设有滑块135,滑块135与丝母133共接有换气杆136,换气杆136底面设有挡雨布137,挡雨布137的底端与下方棚顶8固接。本技术在使用时,在农作物进行有氧呼吸作用时,控制电机131转动使得换气杆136将挡雨布137下移,此时两个棚顶8之间的换气孔打开从而进行换气;下雨时雨水沿棚顶8流入集水斗3中,雨水经过滤水网5过滤后进入水箱2积存,然后控制输送泵6将水箱2的雨水通过雾化喷头11喷出进而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在农作物成熟后对其进行收取时,由于翻土时会产生大量的土尘,此时在风机122和过滤网123的作用下能够保证大棚内的空气适宜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工作人员将农作物装入收集筐后将收集筐挂在挂钩76上,然后推动收集筐进而将收集筐移动至房门处,将收集筐取下后送出房门,然后将滚轮73从导轨72上取下,待下次使用时将滚轮73放在导轨72上,再将收集筐挂在挂钩76上即可。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通风的甘薯育苗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地面连接的棚体(1)以及棚体(1)下方地面中埋设的水箱(2),棚体(1)前侧铰接有房门,棚体(1)外一侧设有集水斗(3),集水斗(3)内设有滤水网(5),集水斗(3)底端设有若干与水箱(2)顶部连通的导流管(4),水箱(2)内设有输入端与水箱(2)内部连通的输送泵(6),棚体(1)内两侧中上部均设有便于运送农作物的粮食输送装置(7),棚体(1)顶端两侧均设有弧形棚顶(8),一个棚顶(8)高于另一个棚顶(8)且高处的棚顶(8)远离棚体(1)一端位于另一个棚顶(8)上方,两个棚顶(8)远离棚体(1)一侧通过若干支撑杆(9)固定连接,两个棚顶(8)之间中部设有支撑架(10),支撑架(10)底面设有若干与输送泵(6)输出端连接的雾化喷头(11),支撑架(10)顶面设有空气过滤装置(12),两个棚顶(8)顶端之间设有若干通风换气装置(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通风的甘薯育苗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地面连接的棚体(1)以及棚体(1)下方地面中埋设的水箱(2),棚体(1)前侧铰接有房门,棚体(1)外一侧设有集水斗(3),集水斗(3)内设有滤水网(5),集水斗(3)底端设有若干与水箱(2)顶部连通的导流管(4),水箱(2)内设有输入端与水箱(2)内部连通的输送泵(6),棚体(1)内两侧中上部均设有便于运送农作物的粮食输送装置(7),棚体(1)顶端两侧均设有弧形棚顶(8),一个棚顶(8)高于另一个棚顶(8)且高处的棚顶(8)远离棚体(1)一端位于另一个棚顶(8)上方,两个棚顶(8)远离棚体(1)一侧通过若干支撑杆(9)固定连接,两个棚顶(8)之间中部设有支撑架(10),支撑架(10)底面设有若干与输送泵(6)输出端连接的雾化喷头(11),支撑架(10)顶面设有空气过滤装置(12),两个棚顶(8)顶端之间设有若干通风换气装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通风的甘薯育苗大棚,其特征在于,粮食输送装置(7)包括若干与棚体(1)内壁固接的连接杆(71),若干连接杆(71)远离棚体(1)内壁的一端共同连有一根导轨(72),导轨(72)上方滚动设有滚轮(73),滚轮(73)的轴孔转动设有C形架(74),C形架(74)中底杆靠近棚体(1)内壁一侧连有运粮杆(75),运粮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丰华裕隆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