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蝌蚪幼苗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239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蝌蚪幼苗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一侧外壁开有缺口,所述收集箱底部内壁一侧两端均固定有第一波浪板,所述收集箱底部内壁一侧两端均固定有第二波浪板,且第二波浪板均位于两个第一波浪板内部,两个所述第二波浪板一侧外壁均固定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之间转动连接有转环,所述转环外壁固定有多个扇叶,所述收集箱靠近第一波浪板的一侧两端均固定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之间固定有进料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的第一玻璃板和第二波浪板能够限制水中体积较大的生物进入到收集箱,避免蝌蚪被使食用,而且随水流转动的扇叶能够阻拦水草能其他杂物的进入,同时设置的滞留槽空气流通较快,吸引蝌蚪聚集,便于后续的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蝌蚪幼苗收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蝌蚪幼苗
,尤其涉及一种蝌蚪幼苗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蝌蚪是蛙、蟾蜍的幼体,又称蛤蟆蛋蛋。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以群居为主。当蝌蚪成熟了,它们开始脱变,渐渐长出四肢,然后则透过细胞凋亡逐渐退化了它们的尾巴,最终长为青蛙或蟾蜍,为了对蝌蚪进行研究,通常需要在河里或稻田中收集野生的蝌蚪,通过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但是,常规对的蝌蚪幼苗收集装置在工作时,无法隔绝其他生物进入收集装置,这会导致当收集装置中收集一定的蝌蚪后,其他的生物,如虾、蟹或蛇等也会被收集装置所收集,继而这些生物会将收集在收集装置中的蝌蚪全部吃掉,导致收集效率低,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蝌蚪幼苗收集装置来改善这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蝌蚪幼苗收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蝌蚪幼苗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一侧外壁开有缺口,所述收集箱底部内壁一侧两端均固定有第一波浪板,所述收集箱底部内壁一侧两端均固定有第二波浪板,且第二波浪板均位于两个第一波浪板内部,两个所述第二波浪板相对的一侧外壁均固定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之间转动连接有转环,所述转环外壁固定有多个扇叶,且扇叶为波浪型结构,所述收集箱靠近第一波浪板的一侧两端均固定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之间固定有进料网板。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箱底部外壁四角均固定有支撑柱,且支撑柱靠近进水端的一侧开有限位槽。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箱远离第一波浪板的一侧外壁开有多个渗水孔。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箱底部内壁固定有滞留槽,且滞留槽位于进料网板与渗水孔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箱相对的两端内壁均固定有转动电机,且转动电机一端转动连接有装杆,两个所述转杆外壁均固定有搅拌叶,且搅拌叶为折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箱相对的两端内壁均固定有防护罩,且防护罩恰好罩住搅拌叶和转动电机。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箱顶部外壁两端位于中间的位置均固定有把手杆。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箱顶部外壁盖有箱盖,且箱盖顶部开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恰好与把手杆相匹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的第一波浪板、第二波浪板、转环、扇叶、斜板和网板,将收集箱的缺口放在水流的反方向,使水流能够自然流经收集箱,使蝌蚪沿着水流进入到收集装置,设置的第一波浪板和第二波浪板的波浪型结构,能够避免较大的其他生物进入到本装置,而且随着水流的流动,扇叶在转环上随着水流转动,能够拦截其他生物以及水草能杂物,使收集箱内只收集蝌蚪幼苗,便于后续的蝌蚪幼苗提取;2.通过设置得转动电机、搅拌叶和滞留槽,当蝌蚪被收集进收集箱内部时,不断转动的转动电机和搅拌叶,能够保持滞留槽上部的空间水的流速较大,从而保证滞留槽上部的空气流通较快,保证蝌蚪的存活率的同时吸引蝌蚪在此时聚集,便于后续的蝌蚪提取工作;3.通过设置的箱盖和凹槽,当蝌蚪聚集在收集箱内后,设置的箱盖能够避免阳光直射,导致蝌蚪的存活率下降,提高蝌蚪的收集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蝌蚪幼苗收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蝌蚪幼苗收集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蝌蚪幼苗收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柱、2收集箱、3把手杆、4渗水孔、5进料网板、6限位板、7缺口、8第一波浪板、9第二波浪板、10限位槽、11滞留槽、12搅拌叶、13防护罩、14转动电机、15固定杆、16扇叶、17转环、18凹槽、19箱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照图1-2,一种蝌蚪幼苗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2,收集箱2一侧外壁开有缺口7,收集箱2底部内壁一侧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波浪板8,收集箱2底部内壁一侧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波浪板9,且第二波浪板9均位于两个第一波浪板8内部,两个第二波浪板9相对的一侧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杆15,且固定杆15之间转动连接有转环17,转环17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多个扇叶16,且扇叶16为波浪型结构,收集箱2靠近第一波浪板8的一侧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限位板6,且限位板6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进料网板5。其中,收集箱2底部外壁四角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柱1,且支撑柱1靠近进水端的一侧开有限位槽10,收集箱2远离第一波浪板8的一侧外壁开有多个渗水孔4,收集箱2底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滞留槽11,且滞留槽11位于进料网板5与渗水孔4之间,收集箱2相对的两端内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转动电机14,且转动电机14一端转动连接有装杆,两个转杆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搅拌叶12,且搅拌叶12为折型结构,收集箱2相对的两端内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防护罩13,且防护罩13恰好罩住搅拌叶12和转动电机14,收集箱2顶部外壁两端位于中间的位置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把手杆3。工作原理:使用时,先提高把手杆3将收集箱2放置水流下游,将缺口7正对着水流,使水流流经收集箱2内部,然后将支撑柱1插入的土里,开设的限位槽10使固定更加的稳固,蝌蚪会随着水流从第一波浪板8和第二波浪板9进入到收集箱2中,两个波浪型结构能够限位其他体积较大的生物进入到收集箱2中,将所收集的蝌蚪食用掉,而且在转环17上设置的扇叶16随着水流的流向而转动,起到一定的驱逐作用的同事还能限制水草等杂物进入到收集箱2中,当蝌蚪在收集箱2内部时,打开转动电机14使搅拌叶12保持转动,使滞留槽11上部的水流加速,而且增加空气的流通,氧气更加充裕,便于蝌蚪的存活,当收集完成后拉动把手杆3将本装置从水里取出即可。实施例2参照图3,一种蝌蚪幼苗收集装置,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收集箱2顶部外壁盖有箱盖19,且箱盖19顶部开有两个凹槽18,两个凹槽18恰好与把手杆3相匹配。工作原理:使用时,先提高把手杆3将收集箱2放置水流下游,将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蝌蚪幼苗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2)一侧外壁开有缺口(7),所述收集箱(2)底部内壁一侧两端均固定有第一波浪板(8),所述收集箱(2)底部内壁一侧两端均固定有第二波浪板(9),且第二波浪板(9)均位于两个第一波浪板(8)内部,两个所述第二波浪板(9)相对的一侧外壁均固定有固定杆(15),且固定杆(15)之间转动连接有转环(17),所述转环(17)外壁固定有多个扇叶(16),且扇叶(16)为波浪型结构,所述收集箱(2)靠近第一波浪板(8)的一侧两端均固定有限位板(6),且限位板(6)之间固定有进料网板(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蝌蚪幼苗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2)一侧外壁开有缺口(7),所述收集箱(2)底部内壁一侧两端均固定有第一波浪板(8),所述收集箱(2)底部内壁一侧两端均固定有第二波浪板(9),且第二波浪板(9)均位于两个第一波浪板(8)内部,两个所述第二波浪板(9)相对的一侧外壁均固定有固定杆(15),且固定杆(15)之间转动连接有转环(17),所述转环(17)外壁固定有多个扇叶(16),且扇叶(16)为波浪型结构,所述收集箱(2)靠近第一波浪板(8)的一侧两端均固定有限位板(6),且限位板(6)之间固定有进料网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蝌蚪幼苗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2)底部外壁四角均固定有支撑柱(1),且支撑柱(1)靠近进水端的一侧开有限位槽(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蝌蚪幼苗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2)远离第一波浪板(8)的一侧外壁开有多个渗水孔(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艳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富高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