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田生态养殖小龙虾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2390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08
一种稻田生态养殖小龙虾的方法,包括:稻田选址;田沟改造;进排水设置;防逃防涝;清田消毒;施肥;种草;放螺;虾苗选择;放养密度;放养;水稻品种选择;栽种方法;小龙虾投喂:亲虾、虾种投喂发酵配合饲料为主,配料为大豆饼30kg、玉米粉15 kg、小麦粉6 kg、麦麸10 kg、油糠8kg、鱼粉25kg、碳酸钙3kg、黏合剂2kg、磷酸二氢钾0.5kg、食盐0.5kg、红糖5kg、强微靓水素250g和强微豆粕发酵剂250g,水15‑20kg;水质调节;水草管理;水稻管理;捕捞。本发明专利技术构建起完整的生态化养殖体系,真正实现保粮增收,减少杂草和病虫害,同时可降低小龙虾发病率,提高成活率,增大规格,并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田生态养殖小龙虾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尤其是一种稻田生态养殖小龙虾的方法,属于水产养殖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不断明确,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国家大力发展稻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推进了新一轮稻田综合种养的创新和发展,全国上下掀起新一轮稻田综合种养浪潮。目前我国稻田综合种养以稻田养殖小龙虾为主,养殖面积在逐年大幅增加,但是从事稻虾种养企业(合作社)专业化水平较低、养殖技术不精,人燥、心急想挣钱,准备不足、仓促上马导致部分单位产量低、效益差等问题,养殖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养成的小龙虾个体小、病害多、色泽差。养殖企业(合作社)为了追求产量和效益最大化,将稻田环沟挖的过宽,稻田面积和环沟面积比严重失调,基本演变成高密度精养模式,还有的虾不进田,基本失去了稻虾综合种养的意义。另外很多养殖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购买低廉的小龙虾的专用饲料,这种饲料适口性差,利用率低,残饵败坏水质,小龙虾会出现蜕壳激素和酶类分泌紊乱现象,导致蜕壳不隧甚至死亡现象,也是导致稻田养殖小龙虾效益的不高主要的因素。目前,稻田养殖小龙虾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将亲虾直接放在稻田虾沟内,让其自然繁殖,第二年进行养殖。这种养殖模式的缺点在于如果3月苗种规格仅达到1cm,小龙虾的成虾上市晚,高温季节尚有大量虾未能达到上市规格,捕捞难度加大,病害也较多,导致最终的产量和效益不稳定。因此,8月份将亲虾直接放在稻田虾沟内,让其自然繁殖,尽早开展繁育工作,实现早春有大规格苗种,提早大规格商品虾上市,是整个养殖中的关键环节。另外一种模式是直接从市场收购或者人工繁育虾苗进行放养,一般这种模式新开挖的稻田比较常见,弊端在于购买的虾苗不是同一批次,生长规格参差不齐;幼虾在运输过程中体表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成活率低,导致部分养殖户养殖风险大,养殖效益低,养殖积极性不高。综上,现有的各种稻虾共作生态养殖方法,其养殖方式较为简单,本质上来说,都只是两者的简单结合养殖,并没有细致深入地针对稻田种植、小龙虾养殖的各自生态特性和生长需求,解决养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更没能真正地构建并维持起互补共生的生态环境,达到“稻养虾,虾养稻”的生态健康养殖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稻田生态养殖小龙虾的方法,该方法是根据稻田养殖小龙虾共生原理,全方位地精细化地优化养殖的方法步骤,构建起真正的生态化养殖体系;真正能实现保粮增收,减少水稻杂草和病虫害,同时可降低小龙虾发病率,提高成活率,提早商品龙虾的上市时间,增大商品龙虾的规格,错时销售,提升龙虾的价格,大大增加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稻田选址;2)田沟改造:在稻田四周开挖环沟,环沟面积不超过稻田面积的10%;3)进排水设置;4)防逃防涝;5)清田消毒;6)施肥;7)种草:构建动物、植物、微生物循环共生的水体生物生态系统:一月初种植伊乐藻和菹草;清明前后撒上轮叶黑藻、苦草,同时在水面上移养适量的浮萍、水花生;8)虾苗选择;9)放养密度:8月中旬投放或自留亲虾15Kg/亩,规格35-50g/尾;10)水稻品种选择;11)栽种方法;12)小龙虾投喂:虾苗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各种昆虫、杂草嫩芽为食;亲虾、虾种投喂发酵配合饲料为主,同时搭配麦芽、螺蛳、杂鱼和黄豆,日投喂量为龙虾群体重量的5-8%;其中,发酵配合饲料配方为大豆饼30kg、玉米粉15kg、小麦粉6kg、麦麸10kg、油糠8kg、鱼粉25kg、碳酸钙3kg、黏合剂2kg、磷酸二氢钾0.5kg、食盐0.5kg、红糖5kg、强微靓水素250g和强微豆粕发酵剂250g,再加水15-20kg;制备方法是将配料放入饲料机搅拌,饲料干湿程度达到既能成团又能散开即可,搅拌均匀后在温度20℃时密封发酵4天后,PH值达到4即可投喂;13)水质调节:初春时期田水保持水深10-15cm,增加水温,促进小龙虾摄食、活动;随着小龙虾不断地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四月上旬水位在30cm左右,四月中旬将水深漫至稻田,5月底6月初降低水位,使龙虾回到回形沟中,捕大留小并整田插秧;14)水草管理;15)水稻管理:在稻田施肥方面,不需要施肥,如确需施肥,要施复合肥并控制施用量,不能将肥料直接撒入环形沟内;在病害防治方面,水稻病虫害结合杀虫灯、性诱剂进行防治,能不用药时坚决不用药,需要用药时选用高效低毒的无公害农药和生物制剂,避免使用含菊酯类和有机磷类的杀虫剂;16)捕捞。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稻田生态养殖小龙虾的方法,养殖步骤较多,全方位地细化和深入管理,特别是在种草和小龙虾投喂等方面,整个饲养过程营造并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在水稻和小龙虾的产量和品质方面双赢。真正能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优势,既能有效促进粮食生产、农渔民增收,又减少水稻杂草和病虫害,同时可降低小龙虾发病率,提高成活率,提早了商品龙虾的上市时间,增大了商品龙虾的规格,错时销售,提升了龙虾的价格,增加了单位收入,发挥了发挥巨大的生态效益。在小龙虾方面的体现:1)运用科学的种草方法,保持水草多样性、层次性、阶段性、季节性,根据水草的不同特性分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季节种植以沉水植物为主,挺水植物、浮水植物为辅,打造水体生物系统多样性,促进水体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抑制水体有害藻类的释放物,创建一个可循环共生的生态系统,为小龙虾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健康环境。伊乐藻、菹草适应能力极强,菹草秋季发芽,冬春季生长,伊乐藻耐低温气温在5℃即可生长,当其他水草还没发芽伊乐藻已经长大,为稻虾轮作模式小龙虾提供适口的植物性饵料。轮叶黑藻、苦草最大的优点是抗高温,水温22-32℃适宜生长,与伊乐藻、菹草形成优势互补,为小龙虾不同的生长阶段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2)稻田和环沟内放螺也是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措施之一。螺蛳具有价格低,来源广,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利用率高,繁殖力强的优势,是小龙虾重要的天然动物性饵料来源。螺蛳作为底栖性生物能及时清除底部残饵粪便、改善稻田底质、防止底部细菌滋生,同时在养殖中后期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龙虾夹草的发生率。在养殖过程中,螺蛳是小龙虾适口的天然动物性饵料,同时螺蛳壳也是一种矿物质饵料,可提供大量钙质。运用科学的放螺方法,既能及时清除底部残饵粪便、改善稻田底质、防止底部细菌滋生,同时又解决了小龙虾养殖过程中蜕壳难,蜕壳后快速硬壳的问题,加快了小龙虾的脱壳过程,促进小龙虾生长,增强了小龙虾的品质(青壳虾居多),加大了小龙虾的上市规格,增加了小龙虾的产量,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3)本专利技术自制发酵配合饲料在养殖过程中具有改良底质,嫩水爽水,降氨氮,降PH值,抑制水体“有害细菌”的作用;并能有效促进小龙虾脱壳后快速硬壳,增加小龙虾蜕壳的成活率,降低了病害的发生,养殖出的小龙虾离岸活力强、品质好(青壳虾较多)、规格大、肉质紧凑。在水稻方面的体现:运用种草、放螺、利用生物制剂、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田生态养殖小龙虾的方法,其特征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n1)稻田选址;/n2)田沟改造:在稻田四周开挖环沟,环沟面积不超过稻田面积的10%;/n3)进排水设置;/n4)防逃防涝;/n5)清田消毒;/n6)施肥;/n7)种草:构建动物、植物、微生物循环共生的水体生物生态系统:一月初种植伊乐藻和菹草;清明前后撒上轮叶黑藻、苦草,同时在水面上移养适量的浮萍、水花生;/n8)虾苗选择;/n9)放养密度:8月中旬投放或自留亲虾15Kg/亩,规格35-50g/尾;/n10)水稻品种选择;/n11)栽种方法;/n12)小龙虾投喂:虾苗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各种昆虫、杂草嫩芽为食;亲虾、虾种投喂发酵配合饲料为主,同时搭配麦芽、螺蛳、杂鱼和黄豆,日投喂量为龙虾群体重量的5-8%;其中,发酵配合饲料配方为大豆饼30kg、玉米粉15 kg、小麦粉6 kg 、麦麸10 kg、油糠8kg、鱼粉25kg、碳酸钙3kg、黏合剂2kg、磷酸二氢钾0.5kg、食盐0.5kg、红糖5kg、强微靓水素250g和强微豆粕发酵剂250g,再加水15-20kg;制备方法是将配料放入饲料机搅拌,饲料干湿程度达到既能成团又能散开即可,温度在20℃时搅拌均匀后密封发酵4天后,PH值达到4即可投喂;/n13)水质调节:初春时期田水保持水深10-15cm,增加水温,促进小龙虾摄食、活动;随着小龙虾不断地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四月上旬水位在30cm,四月中旬将水深漫至稻田,5月底6月初降低水位,使龙虾回到回形沟中,捕大留小并整田插秧;/n14)水草管理;/n15)水稻管理:在稻田施肥方面,不需要施肥,如确需施肥,要施复合肥并控制施用量,不能将肥料直接撒入环形沟内;在病害防治方面,水稻病虫害结合杀虫灯、性诱剂进行防治,能不用药时坚决不用药,需要用药时选用高效低毒的无公害农药和生物制剂,避免使用含菊酯类和有机磷类的杀虫剂;/n16)捕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田生态养殖小龙虾的方法,其特征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稻田选址;
2)田沟改造:在稻田四周开挖环沟,环沟面积不超过稻田面积的10%;
3)进排水设置;
4)防逃防涝;
5)清田消毒;
6)施肥;
7)种草:构建动物、植物、微生物循环共生的水体生物生态系统:一月初种植伊乐藻和菹草;清明前后撒上轮叶黑藻、苦草,同时在水面上移养适量的浮萍、水花生;
8)虾苗选择;
9)放养密度:8月中旬投放或自留亲虾15Kg/亩,规格35-50g/尾;
10)水稻品种选择;
11)栽种方法;
12)小龙虾投喂:虾苗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各种昆虫、杂草嫩芽为食;亲虾、虾种投喂发酵配合饲料为主,同时搭配麦芽、螺蛳、杂鱼和黄豆,日投喂量为龙虾群体重量的5-8%;其中,发酵配合饲料配方为大豆饼30kg、玉米粉15kg、小麦粉6kg、麦麸10kg、油糠8kg、鱼粉25kg、碳酸钙3kg、黏合剂2kg、磷酸二氢钾0.5kg、食盐0.5kg、红糖5kg、强微靓水素250g和强微豆粕发酵剂250g,再加水15-20kg;制备方法是将配料放入饲料机搅拌,饲料干湿程度达到既能成团又能散开即可,温度在20℃时搅拌均匀后密封发酵4天后,PH值达到4即可投喂;
13)水质调节:初春时期田水保持水深10-15cm,增加水温,促进小龙虾摄食、活动;随着小龙虾不断地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四月上旬水位在30cm,四月中旬将水深漫至稻田,5月底6月初降低水位,使龙虾回到回形沟中,捕大留小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茜喻梅尹静王珍张平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