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性细菌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24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减少微生物菌落生长(包括感染)的方法和组合物,并且包括治疗性组合物,用于治疗感染的方法以及鉴定另外的此类组合物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治疗性细菌素专利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减少微生物菌落生长(包括感染)的方法和组合物,并且包括可能是治疗性的抗微生物组合物、用于治疗感染的方法以及用于鉴定另外的此类组合物的方法。专利技术背景细菌无处不在,生态多样,并且为存活找到了不寻常的生态位。它们存在于整个环境中,例如土壤、灰尘、水和几乎所有表面上。许多是正常的和有益的菌株,其提供与宿主的协作关系。其他的则是有害的,或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会引起问题。致病菌可以在人类、其它动物和植物中引起传染性疾病。一些细菌只能感染特定宿主或引起特定宿主的问题,而其它细菌具有更广泛的宿主特异性,并可能在许多宿主中引起麻烦。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几乎与细菌本身一样多样化,例如食物中毒、龋齿、炭疽、一般传染性疾病、甚至某些形式的癌症。某些细菌通常是无害的,但是在适当的时机会变成致病的,或者在引入异常部位或情况时会变成问题。缺乏有效免疫系统的人最容易受到伤害,并且某些细菌利用弱化的宿主在整个群体中增殖和传播。在统计学上,传染病是主要的医学问题。参见例如Watstein和Jovanovic(2003)的《传染性疾病统计手册》(StatisticalHandbookonInfectiousDiseases)(Greenwood)。在美国,每年有大约40-70K的死亡是由血液医院内(源于医院的)感染引起的。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抗生素彻底改变了临床医学。自从最初发现抗生素现象以来,这类非凡的治疗性实体的作用机制和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参见,例如,Therrien和Levesque(2000)FEMSMicrobiolRev.24:251-62;Durgess(1999)Chest115(增刊3):19S-23S;Medeiros(1997)Clin.Infect.Dis.24(增刊1):S19-45;Jones(1996)Am.J.Med.100(6A):3S-12S;Ford和Hait(1993)Cytotechnology12(1-3):171-212;和Liu(1992)ComprTher.18:35-42。抗生素在2002年的全球销售额约为$32B。然而,抗生素抗性细菌的广泛出现强调了当前抗微生物治疗在细菌适应方面的弱点。参见,例如,Walsh(1992)Antibiotics:Actions,Origins,ResistanceAmer.Soc.Microbiol.,(1992);Cunha(1992)AntibioticEssentials(内科医生出版社(PhysiciansPress));Amyes(2003)MagicBullets,LostHorizons:TheRiseandFallofAntibiotics(Taylor&Francis);Axelsen(2001)EssentialsofAntimicrobialPharmacology:AGuidetoFundamentalsforPractice(Humana出版社);以及Mainous和Pomeroy(编辑2001)ManagementofAntimicrobialsinInfectiousDiseases:ImpactofAntibioticResistance(Humana出版社)。最近,已经报道了高度令人担忧的多重抗性质粒NDM-1的发现(Kumarasamy等人,(2010)LancetInfectiousDiseases10:597-602;andWalshetal.(2011)LancetInfectiousDiseases,早期在线出版(EarlyOnlinePublication),2011年4月7日,doi:10.1016/S1473-3099(11)70059-7)。因此,用于降低靶细菌生长或存活或限制细菌致病性的改进方法具有很大的实用性,特别是对于抗生素抗性细菌,其最常见的是革兰氏阴性菌。抗微生物作用可应用于环境、局部、局部地区,特别是体内定殖。本专利技术解决了这些和其它重要的问题。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部分地基于以下认识:细菌素可以是天然发现的蛋白质,其具有可用于在适当情况下靶向某些宿主细菌的特定特征和功能。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靶向革兰氏阴性细菌组中的宿主细菌的那些细菌。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案中,鉴定了天然序列的细菌素(例如细菌素或其部分),其具有被用于杀死或标记靶宿主的所期望特性的组合。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制备了某些嵌合细菌素构建体,其中将异源结构域组合以提供所期望的功能和/或特异性。在这些实施方案中,多肽中的组分被取代,其可以类似地实现或改善这些所期望的性质,例如,替代或取代细菌素上发现的组分。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特征在于被外膜(其在革兰氏阳性细菌中是缺乏的)包围的薄的肽聚糖细胞壁。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外膜用作渗透性屏障,其防止外部施用的肽接近细胞的周质空间和细胞内区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使用细菌素(其包含天然存在的序列)或嵌合细菌素构建体的方法,所述细菌素或嵌合细菌素构建体选择性地识别和穿过靶菌株的膜屏障(此处被称为受体介导的易位),以将适当的被转运体(cargo)结构域递送到所期望的细胞区室中。一旦到达,被转运体结构域可以影响它们的预期活性,这可以是可检测的标记或杀死细胞。例如,当外膜通常阻止来自外部介质的胞壁质水解(muralytic)活性进入时,胞壁质水解酶可以消化革兰氏阴性细胞的薄肽聚糖层。将酶促活性的胞壁质水解区段(片段)连接到提供用于跨外膜转移胞壁质水解区段的易位细菌素区段上,允许酶活性接触肽聚糖层,这导致肽聚糖层的降解。肽聚糖层的失效会导致细胞破裂,这是由于跨内细胞膜上的巨大渗透压所致。可替代地,如果受体介导的易位细菌素区段可以将被转运体结构域易位到细胞中,则可以使用许多不同的机制来干扰细胞功能。核酸酶、毒素、毒性缀合物、代谢阻断物和易位到细胞质中的其它破坏性区段可严重影响细胞存活力和健康。可以引入可检测标记,例如,以允许检测细胞来评价生物体内的分布。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能够杀死靶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基本上分离的细菌素多肽(即细菌素或嵌合细菌素构建体),其包含:(a)受体介导的易位区段,其任选地包含与细菌素的易位区段(TS)至少70%的匹配和/或与细菌素的受体结合区段(RBS)至少70%的匹配;和(b)杀伤性区段,其当与所述受体介导的易位区段可操作地连接时能够杀死所述靶细菌;其中所述细菌素多肽:(i)能够杀死与所述嵌合细菌素构建体接触时的所述靶细菌;和(ii)包含不同于天然S型绿脓杆菌素的序列。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细菌素多肽与另一种抗微生物剂、抗生素或其它治疗性干预组合使用。在其它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细菌素多肽是这样的多肽,其中一个区段的70%的匹配是至少80%;TS和RBS均源自单一细菌素;靶标是混合的细菌培养物;靶标包括不同种的细菌;靶标包括不同属的细菌;杀伤性区段衍生自细菌素;杀伤性区段衍生自同源细菌素;杀伤性区段衍生自异源细菌素;或者不同的序列包含纯化标签。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细菌素多肽是如所述的一种,其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能够杀死靶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基本上分离的嵌合细菌素构建体,其包含:/na)受体介导的易位结构域,其任选地包含与细菌素的易位区段(TS)至少70%的匹配和/或与细菌素的受体结合区段(RBS)至少70%的匹配;和/nb)被转运体结构域,其当与所述受体介导的易位区段可操作地连接时能够杀死所述靶细菌;/n其中所述嵌合细菌素构建体:/ni)能够杀死与所述嵌合细菌素构建体接触时的所述靶细菌;和/nii)包含不同于天然S型绿脓杆菌素的序列。/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14 IN 2017410450691.能够杀死靶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基本上分离的嵌合细菌素构建体,其包含:
a)受体介导的易位结构域,其任选地包含与细菌素的易位区段(TS)至少70%的匹配和/或与细菌素的受体结合区段(RBS)至少70%的匹配;和
b)被转运体结构域,其当与所述受体介导的易位区段可操作地连接时能够杀死所述靶细菌;
其中所述嵌合细菌素构建体:
i)能够杀死与所述嵌合细菌素构建体接触时的所述靶细菌;和
ii)包含不同于天然S型绿脓杆菌素的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合细菌素构建体,其与另一种抗微生物剂、抗生素或其它治疗性干预组合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合细菌素构建体,其中所述:
a)一个区段的70%的匹配为至少80%;
b)TS和RBS均源自单一细菌素;
c)靶标为混合的细菌培养物;
d)靶标包括不同种的细菌;
e)靶标包括不同属的细菌;
f)杀伤性区段衍生自细菌素;
g)杀伤性区段衍生自同源细菌素;
h)杀伤性区段衍生自异源细菌素;或
i)不同的序列包含纯化标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合细菌素构建体,其中:
a)所述靶细菌包括易感的克雷伯氏菌属靶标;
b)所述TS和/或RBS来自克雷伯氏菌素;
c)所述杀伤性区段来自克雷伯氏菌素;
d)所有所述TS、RBS和杀伤性区段来自克雷伯氏菌素;
e)所有所述TS、RBS和杀伤性区段来自单一克雷伯氏菌素;或
f)所述TS、RBS和杀伤性区段中的每一个来自不同的克雷伯氏菌素。


5.分离的核酸,其编码权利要求4所述的嵌合细菌素构建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合细菌素构建体,其中:
a)所述靶细菌含有易感假单胞菌靶标;
b)所述TS和/或RBS来自S型绿脓杆菌素;
c)所述杀伤性区段来自S型绿脓杆菌素;
d)所有所述TS、RBS和杀伤性区段都来自S型绿脓杆菌素;
e)所有所述TS、RBS和杀伤性区段都来自单一S型绿脓杆菌素;或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尼莎·安巴迪切姆拉·比达帕·阿帕伊迪帕克·巴拉苏不拉曼尼安维韦克·丹尼尔·保罗R·桑杰夫·萨拉瓦南尤门德·库玛·沙玛
申请(专利权)人:拜克多科利尔私人控股有限公司艾尼莎·安巴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