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162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马达,能够防止从旋转角传感器引出的布线与汇流条接触。一种马达(1),其具有:转子(11),其能够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进行旋转;定子(12),其配置于转子(11)的径向外侧;以及旋转角传感器(20),其检测转子(11)的旋转角度,其特征在于,马达(1)具有对汇流条(23)进行保持的汇流条保持架(30),该汇流条(23)与从定子(12)引出的引出线(22)连接,汇流条保持架(30)具有卡定部(32),该卡定部(32)对从旋转角传感器(20)延伸的布线(21)进行卡定,卡定部(32)将布线(21)卡定于远离汇流条(23)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
本技术涉及马达。
技术介绍
为了检测转子的旋转角,公知有安装有旋转变压器(旋转角传感器)的马达。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旋转变压器配置于马达外壳(壳体)的底部。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马达中,从旋转变压器引出的旋转变压器线束(布线)由送出冷却油的送出管引导,由此在不遮挡冷却油路径的情况下与设置在马达外壳的侧面的端子台连接。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325717号公报但是,从旋转变压器等旋转角传感器引出的布线在与向定子提供电力的汇流条接触的情况下,有可能受到噪声的影响。具有旋转角传感器的马达的组装的顺序通常是:将从旋转角传感器引出的布线的端部伸出到壳体外,并且在布线的端部安装端子台之后,将端子台固定于壳体。此时,布线以松弛的状态被收纳在壳体内。当布线的松弛部分位于接近汇流条的位置时,布线的松弛部分有可能与汇流条接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从旋转角传感器引出的布线与汇流条接触的马达。本申请的例示的第1技术的马达具有:转子,其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定子,其配置于该转子的径向外侧;以及旋转角传感器,其检测该转子的旋转角度,其特征在于,该马达具有汇流条进行保持的汇流条保持架,该汇流条与从所述定子引出的引出线连接,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具有卡定部,该卡定部对从所述旋转角传感器延伸的布线进行卡定,所述卡定部将所述布线卡定于远离所述汇流条的位置。本申请的例示的第2技术的马达的特征在于,在第1技术的马达中,该马达还具有:壳体,其收纳所述转子、所述定子以及所述旋转角传感器;以及托架,其对在所述壳体的轴向侧开口的开口部进行覆盖,所述托架具有供所述引出线和所述布线穿过的贯通孔或切口,所述汇流条配置在所述托架内。本申请的例示的第3技术的马达的特征在于,在第1技术的马达中,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和所述卡定部由一个部件构成。本申请的例示的第4技术的马达的特征在于,在第2技术的马达中,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和所述卡定部由一个部件构成。本申请的例示的第5技术的马达的特征在于,在第1至第4技术中的任意一个马达中,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具有对所述汇流条进行保持的汇流条保持架主体,所述卡定部具有:第一臂部,其向远离所述汇流条保持架主体的方向延伸;以及第二臂部,其从所述第一臂部沿与所述第一臂部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汇流条保持架主体对置,所述布线位于所述第二臂部与所述汇流条保持架主体之间。本申请的例示的第6技术的马达的特征在于,在第5技术的马达中,所述汇流条保持架主体具有从该汇流条保持架主体向所述第二臂部这一侧突出的突出部,所述布线位于所述第二臂部与所述突出部之间。本申请的例示的第7技术的马达的特征在于,在第5技术的马达中,所述卡定部设置有防脱部,该防脱部从所述第二臂部向接近所述汇流条保持架主体的方向延伸。本申请的例示的第8技术的马达的特征在于,在第1至第4技术中的任意一个马达中,所述布线从所述卡定部向远离所述汇流条的方向引出。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的技术,能够提供能够防止从旋转角传感器引出的布线与汇流条接触的马达。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从轴向上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保持架的立体图。图3A是以具有布线和汇流条的状态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保持架的主要部分的局部立体图。图3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保持架的主要部分的局部立体图。标号说明1:马达;10:轴;11:转子;12:定子,13:壳体;14:轴承;15:托架;16:贯通孔;20:旋转角传感器;21:布线;22:引出线;23:汇流条;30:汇流条保持架;31:汇流条保持架主体;32:卡定部;32A:第一臂部;32B:第二臂部;32C:突出部;32D:防脱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技术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不脱离实现本技术的效果的范围的范围内,能够进行适当变更。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与马达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称为“径向”。另外,以轴向作为上下方向,将附图的上侧简称为“上侧”,将下侧简称为“下侧”。但是,该上下方向并不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实际组装于设备时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另外,汇流条保持架的上下方向是为了说明汇流条保持架而规定的方向,不一定与马达的轴向一致。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结构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具有:轴10,其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进行旋转;转子11,其固定于轴10;以及定子12,其配置于转子11的径向外侧。另外,马达1在比定子12靠轴向下侧的位置具有对转子11的旋转角度进行检测的旋转角传感器20。另外,旋转角传感器20也可以位于比定子12靠轴向上侧的位置。旋转角传感器20没有特别限定,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角传感器20是旋转变压器定子20A和旋转变压器转子20B。旋转变压器定子20A和旋转变压器转子20B在轴向上配置于定子12与下侧轴承14B之间。旋转变压器定子20A固定于壳体13的底部13B。从旋转变压器定子20A引出布线21。旋转变压器转子20B配置于比旋转变压器定子20A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旋转变压器转子20B固定于轴10。转子11、定子12以及旋转角传感器20被收纳于壳体13。壳体13具有底部13B和筒部13C。底部13B位于比定子12靠轴向下侧的位置。筒部13C从底部13B的外缘部向轴向上侧延伸,并包围定子12的径向外侧。另外,壳体13在比定子12靠轴向上侧的位置具有开口。而且,壳体13的开口被托架15覆盖。托架15包括托架主体部15A和盖部15B。轴10在转子11的轴向上侧具有上侧轴承14A,在转子11的轴向下侧具有下侧轴承14B。上侧轴承14A固定于托架15。下侧轴承14B固定于壳体13。由此,轴10被上侧轴承14A和下侧轴承14B支承为能够旋转。托架15具有:贯通孔16,其将壳体13的内部与外部连通;以及作业窗90,其将托架15的内部与外部连通。贯通孔16不限于设置在托架15上的孔,例如,也可以是,在托架15上设置切口而由托架15的切口和壳体13包围的孔。在作业者将引出线22与汇流条23连接时,作业窗90用于从托架15的外部进行连接作业。定子12具有:筒状的铁芯背部12A,其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多个齿部12B,它们从铁芯背部12A向径向内侧延伸;以及线圈12C,其安装于各齿部12B。线圈12C隔着绝缘性的绝缘件(未图示)安装于齿部12B。从定子12延伸的引出线22穿过贯通孔16而从壳体13内向托架15内引出。更详细而言,引出线22从定子12的线圈12C引出。从旋转角传感器20延伸的布线21穿过贯通孔16而从壳体13内向托架15内引出。在托架15内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达,其具有:/n转子,其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n定子,其配置于该转子的径向外侧;以及/n旋转角传感器,其检测该转子的旋转角度,/n其特征在于,/n该马达具有对汇流条进行保持的汇流条保持架,该汇流条与从所述定子引出的引出线连接,/n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具有卡定部,该卡定部对从所述旋转角传感器延伸的布线进行卡定,/n所述卡定部将所述布线卡定于远离所述汇流条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9 JP 2019-0690911.一种马达,其具有:
转子,其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
定子,其配置于该转子的径向外侧;以及
旋转角传感器,其检测该转子的旋转角度,
其特征在于,
该马达具有对汇流条进行保持的汇流条保持架,该汇流条与从所述定子引出的引出线连接,
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具有卡定部,该卡定部对从所述旋转角传感器延伸的布线进行卡定,
所述卡定部将所述布线卡定于远离所述汇流条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该马达还具有:
壳体,其收纳所述转子、所述定子以及所述旋转角传感器;以及
托架,其对在所述壳体的轴向侧开口的开口部进行覆盖,
所述托架具有供所述引出线和所述布线穿过的贯通孔或切口,
所述汇流条配置在所述托架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和所述卡定部由一个部件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圭吾牧野隆之松尾秀明青野嘉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