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线缆固定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13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双层线缆固定夹,包括底层固定座、中间固定层和上层固定盖,底层固定座的顶面和上层固定盖的底面均开设半槽,中间固定层的上下表面均开设半槽,使底层固定座、中间固定层和上层固定盖连接后,半槽拼接形成两层完整的柱状线槽;中间固定层的上下表面均固定设置限位插销,底层固定座和上层固定盖上均相应开设贯通的插孔,限位插销的端部设有螺纹,使限位插销分别穿过上方和下方的插孔后,通过在端部螺接螺母,将底层固定座、中间固定层和上层固定盖夹紧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操作省时省力,且便于后期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线缆固定夹
本技术涉及线缆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层线缆固定夹。
技术介绍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在输送安装的过程中为了方便固定定位,需要将线缆通过线夹夹持固定,线夹不仅要起到夹持固定线缆的作用,还需要具备线缆分线的作用,可以对线缆进行排序和整理,保证设备的正常维护和使用安全。在实际的工程作业中,由于线缆数量和种类杂多,往往需要双层甚至多层的线缆固定夹。现有的双层固定夹结构如图1所示,在使用时,需要先将下层的线缆排布在线槽中,再排布上层,而在排布上层线缆的过程中,需要工程师一手将下层的夹子一直固定住,防止下层线缆松动,另一手去操作排布上层的线缆,因此操作非常不便,且操作过程费时费力。另外,现有的双层固定夹也存在维修不便的问题,当任一线缆需要维修或更换时,需要将整个固定夹的拆解,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线缆固定夹,解决现有双层线缆固定夹使用不便,操作费时费力,且不便于维修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层线缆固定夹,包括底层固定座、中间固定层和上层固定盖,所述底层固定座的顶面和上层固定盖的底面均开设若干半槽,所述中间固定层的上下表面均相应开设若干半槽,使底层固定座、中间固定层和上层固定盖连接后,所述半槽拼接形成两层完整的柱状线槽;所述中间固定层的上下表面均固定设置限位插销,所述底层固定座和上层固定盖上,对应所述限位插销的位置均相应开设贯通的插孔,所述限位插销的端部设有螺纹,使限位插销分别穿过上方和下方的插孔后,通过在端部螺接螺母,将所述底层固定座、中间固定层和上层固定盖夹紧固定。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固定夹座,所述固定夹座的连接面与底层固定座的表面尺寸相一致,且连接面上,对应底层固定座的插孔位置相应开设通孔,使所述中间固定层下表面的限位插销端部可依次穿过底层固定座和固定夹座。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夹座的两端为固定面,且两端的固定面上均开设螺孔。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半槽内壁均设置防滑橡胶垫,所述防滑橡胶垫上沿半槽轴向设置多条凸棱。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固定层的上下表面均固定设置两根限位插销,且分别设置于中间固定层的两侧。本技术的双层线缆固定夹结构简单,能够将线缆有效固定,在操作过程中,上下层的线缆排布过程相对独立,不会相互干扰,便于操作,省时省力。而且,在后期的维护过程中,不需要将整个固定夹拆开,仅需将对应层的螺栓打开即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双层线缆固定夹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双层线缆固定夹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双层线缆固定夹组装固定后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图2-3所示,说明本技术的双层线缆固定夹,包括底层固定座3、中间固定层2和上层固定盖1,所述底层固定座3的顶面和上层固定盖1的底面均开设若干半槽,所述中间固定层2的上下表面均相应开设若干半槽,使底层固定座3、中间固定层2和上层固定盖1连接后,所述半槽拼接形成两层完整的柱状线槽5;所述中间固定层2的上下表面均固定设置限位插销,上方限位插销2-1和下方限位插销2-2,所述底层固定3和上层固定盖1上,对应所述限位插销的位置均相应开设贯通的插孔,上方插孔1-1和下方插孔3-1,所述限位插销的端部设有螺纹,使上方限位插销2-1和下方限位插销2-2分别穿过上方插孔1-1和下方插孔3-1后,通过在端部螺接螺母6,将所述底层固定座3、中间固定层2和上层固定盖1夹紧固定。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固定夹座4,所述固定夹座4的连接面与底层固定座3的表面尺寸相一致,且连接面上,对应底层固定座3的插孔位置相应开设通孔,使所述中间固定层的下方限位插销2-2端部可依次穿过底层固定座3和固定夹座4。所述固定夹座4的两端为固定面,且两端的固定面上均开设螺孔4-1。本技术的双层线缆固定夹在使用时,先将线缆分别整理排布在底层固定座的半槽内,再将其上方的中间固定层的限位插销依次穿过底层固定座的插孔和固定夹座的通孔,再在限位插销的端部拧上螺母,将下层线缆固定。再在中间固定层的上表面半槽中整理排布好上层线缆,最后将上层固定盖盖上,中间固定层的上方限位插销穿过上方插孔,并在其端部拧上螺母,将上层线缆固定,最后可将该线缆固定夹整体通过固定夹座两端的螺孔固定在墙面等位置上。该操作过程中,先固定下层线缆,再固定上层线缆,且当固定上层线缆时,工程师不需要再用手固定住下层,因此下层也不会受到影响,上下层的线缆排布过程相对独立,不会相互干扰,操作方便。同时,当后期需要对某一根线缆进行维护时,仅需松开对应层的螺母即可,不用将整个固定夹拆卸,便于维护。为了进一步保证线缆固定不松动,且线槽内壁不会对线缆表面有损伤,所述半槽内壁均设置防滑橡胶垫,所述防滑橡胶垫上沿半槽轴向设置多条凸棱。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固定层的上下表面均固定设置两根限位插销,且分别设置于中间固定层的两侧,即可将该双层线缆固定夹紧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双层线缆固定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固定座、中间固定层和上层固定盖,所述底层固定座的顶面和上层固定盖的底面均开设若干半槽,所述中间固定层的上下表面均相应开设若干半槽,使底层固定座、中间固定层和上层固定盖连接后,所述半槽拼接形成两层完整的柱状线槽;所述中间固定层的上下表面均固定设置限位插销,所述底层固定座和上层固定盖上,对应所述限位插销的位置均相应开设贯通的插孔,所述限位插销的端部设有螺纹,使限位插销分别穿过上方和下方的插孔后,通过在端部螺接螺母,将所述底层固定座、中间固定层和上层固定盖夹紧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层线缆固定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固定座、中间固定层和上层固定盖,所述底层固定座的顶面和上层固定盖的底面均开设若干半槽,所述中间固定层的上下表面均相应开设若干半槽,使底层固定座、中间固定层和上层固定盖连接后,所述半槽拼接形成两层完整的柱状线槽;所述中间固定层的上下表面均固定设置限位插销,所述底层固定座和上层固定盖上,对应所述限位插销的位置均相应开设贯通的插孔,所述限位插销的端部设有螺纹,使限位插销分别穿过上方和下方的插孔后,通过在端部螺接螺母,将所述底层固定座、中间固定层和上层固定盖夹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线缆固定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夹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泰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绿孚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