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电工程的配电箱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11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箱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机电工程的配电箱安装结构,包括外壳,外壳为中空长方体结构,外壳的上表面前后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为圆柱体结构,支撑杆向上垂直于外壳的上表面,外壳的上方设置有雨棚,雨棚为弧形板状结构,雨棚的内凹面正对外壳的上表面与两组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雨棚的上表面前后端均固定安装有挡板,挡板为弧形板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雨棚设置为弧形结构,且在雨棚的前后端均固定安装了挡板,使得下雨时雨水之间同雨棚的左右侧边落下,不会从配电箱的正前方落下,达到了防止风雨过大时从配电箱雨棚正前方落下的雨水通过门与配电箱之间形成的空隙进入配电箱中造成安全隐患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机电工程的配电箱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电工程的配电箱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配电箱具有合理的分配电、方便对电路的开合操作等用途。有较高的安全防护等级,能直观的显示电路的导通状态。目前市场上已有的配电箱一般通过穿过配电箱的螺丝与墙面进行连接,配电箱和螺丝之间会有一定的空隙,当下雨时,雨水易通过空隙流入配电箱造成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机电工程的配电箱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机电工程的配电箱安装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机电工程的配电箱安装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前后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支撑杆向上垂直于外壳的上表面,所述外壳的上方设置有雨棚,所述雨棚为弧形板状结构,所述雨棚的内凹面正对外壳的上表面与两组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雨棚的上表面前后端均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为弧形板状结构,所述外壳的前侧边通过合页活动安装有门,所述外壳的后侧边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两组夹板,所述夹板为L形结构,两组所述夹板呈镜像设置在外壳的后侧边,所述夹板的上表面前后端均开设有夹板孔,所述夹板孔延伸到夹板的底面,所述夹板孔的内圆处开设有螺纹,所述夹板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夹板螺丝,所述夹板的后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固定板的前侧边中间位置开设有豁口,所述豁口的厚度是固定板厚度的一半,所述豁口后侧边内壁面前后端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延伸到固定板的后侧边,所述固定孔共有两组,两组所述固定孔的内圆处均开设有螺纹,两组所述固定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的前侧边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卡块。作为优选,所述卡块的横截面为T形结构,所述卡块共有两组,两组所述卡块分别位于固定板的前侧边左右端,两组所述卡块的上表面均开设有限位孔。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孔的内圆处开设有螺纹,所述卡块的前端位于两组夹板之间。作为优选,所述夹板螺丝通过夹板孔与开设于卡块上表面的限位孔螺纹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机电工程的配电箱安装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用于机电工程的配电箱安装结构,将需要安装配电箱的墙壁打孔,将固定板前侧边设置的豁口侧边开设的固定孔对准墙面开设的孔,将固定螺丝通过膨胀螺丝从固定孔插入到墙面开设的孔的内部使固定板固定,此时将外壳固定板前侧边设置的卡块对准外壳后侧边设置的两组夹板的中间位置,从侧边将卡块推入两组夹板之间,此时将夹板螺丝通过夹板孔旋转到卡块表面开设的限位孔的内部将卡块固定在两组夹板之间,达到了将配电箱固定的效果,此时配电箱后侧壁为一个整体,与传统配电箱相比,本用于机电工程的配电箱安装结构在安装好配电箱之后没有可供雨水从安装处进入配电箱的空隙,达到了降低配电箱安全隐患的效果。(2)、该用于机电工程的配电箱安装结构,将雨棚设置为弧形结构,且在雨棚的前后端均固定安装了挡板,使得下雨时雨水之间同雨棚的左右侧边落下,不会从配电箱的正前方落下,达到了防止风雨过大时从配电箱雨棚正前方落下的雨水通过门与配电箱之间形成的空隙进入配电箱中造成安全隐患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夹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卡块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外壳、2支撑杆、3雨棚、4挡板、5门、6夹板、7夹板孔、8夹板螺丝、9固定板、10豁口、11固定孔、12固定螺丝、13卡块、14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种用于机电工程的配电箱安装结构,如图1-图4所示,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为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外壳1的上表面前后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支撑杆2向上垂直于外壳1的上表面,所述外壳1的上方设置有雨棚3,所述雨棚3为弧形板状结构,所述雨棚3的内凹面正对外壳1的上表面与两组支撑杆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雨棚3的上表面前后端均固定安装有挡板4,所述挡板4为弧形板状结构,所述外壳1的前侧边通过合页活动安装有门5,所述外壳1的后侧边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两组夹板6,所述夹板6为L形结构,两组所述夹板6呈镜像设置在外壳1的后侧边,两组所述夹板6相远离的一侧前后端均开设有夹板孔7,所述夹板孔7延伸到两组夹板6相趋近的一侧,所述夹板孔7的内圆处开设有螺纹,所述夹板孔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夹板螺丝8,所述夹板6的后侧设置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固定板9的前侧边中间位置开设有豁口10,所述豁口10的厚度是固定板9厚度的一半,所述豁口10后侧边内壁面前后端均开设有固定孔11,所述固定孔11延伸到固定板9的后侧边,所述固定孔11共有两组,两组所述固定孔11的内圆处均开设有螺纹,两组所述固定孔11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12,所述固定板9的前侧边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卡块13,所述卡块13的横截面为T形结构,所述卡块13共有两组,两组所述卡块13分别位于固定板9的前侧边左右端,两组所述卡块13的上表面均开设有限位孔14,所述限位孔14的内圆处开设有螺纹,所述卡块13的前端位于两组夹板6之间,所述夹板螺丝8通过夹板孔7与开设于卡块13上表面的限位孔14螺纹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需要安装配电箱的墙壁打孔,将固定板9前侧边设置的豁口10侧边开设的固定孔11对准墙面开设的孔,将固定螺丝12通过膨胀螺丝从固定孔11插入到墙面开设的孔的内部使固定板9固定,此时将外壳1固定板9前侧边设置的卡块13对准外壳1后侧边设置的两组夹板6的中间位置,从侧边将卡块13推入两组夹板6之间,此时将夹板螺丝8通过夹板孔7旋转到卡块13表面开设的限位孔14的内部将卡块13固定在两组夹板6之间。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技术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电工程的配电箱安装结构,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为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外壳(1)的上表面前后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支撑杆(2)向上垂直于外壳(1)的上表面,所述外壳(1)的上方设置有雨棚(3),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棚(3)为弧形板状结构,所述外壳(1)的前侧边通过合页活动安装有门(5),所述外壳(1)的后侧边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两组夹板(6),两组所述夹板(6)相互远离的一侧前后端均开设有夹板孔(7),所述夹板孔(7)的内圆处开设有螺纹,所述夹板孔(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夹板螺丝(8),所述夹板(6)的后侧设置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前侧边中间位置开设有豁口(10),所述豁口(10)的厚度是固定板(9)厚度的一半,所述豁口(10)后侧边内壁面前后端均开设有固定孔(11),所述固定板(9)的前侧边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卡块(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电工程的配电箱安装结构,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为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外壳(1)的上表面前后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支撑杆(2)向上垂直于外壳(1)的上表面,所述外壳(1)的上方设置有雨棚(3),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棚(3)为弧形板状结构,所述外壳(1)的前侧边通过合页活动安装有门(5),所述外壳(1)的后侧边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两组夹板(6),两组所述夹板(6)相互远离的一侧前后端均开设有夹板孔(7),所述夹板孔(7)的内圆处开设有螺纹,所述夹板孔(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夹板螺丝(8),所述夹板(6)的后侧设置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前侧边中间位置开设有豁口(10),所述豁口(10)的厚度是固定板(9)厚度的一半,所述豁口(10)后侧边内壁面前后端均开设有固定孔(11),所述固定板(9)的前侧边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卡块(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电工程的配电箱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棚(3)的内凹面正对外壳(1)的上表面与两组支撑杆(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陈丽娟王艳慧吴正波武东杰武文龙张梅张森毛立举李流辉史芩娜王娟娟张远刘红磊刘大欣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四通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